馮珊珊
快手近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引發市場關注。無獨有偶,關于抖音單獨在香港上市的消息此前亦有傳出,對此,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在考慮部分業務上市計劃,但還沒有最后確定。”
快手和抖音的賽跑,一路從用戶規模、產品形態、直播電商延伸至資本市場。“短視頻第一股”花落誰家尚未有定數。
短視頻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頭部馬太效應凸顯。快手和抖音作為行業雙雄,在供給端、運營端、用戶端已經建立各自的規模優勢和算法優勢,并不斷探索多元化變現渠道和新商業模式。
爭相上市 沖刺“短視頻第一股”
抖音和快手雙雙曝出上市計劃,表明在IPO時間點上,雙方已經呈現競跑態勢。作為短視頻領域的“兩極”,快手、抖音爭相上市的好處是,兩家企業能夠面向二級市場,降低融資成本。
招股書顯示,快手2019年營收391億元,今年上半年(截至2020年6月30日)營收253億元,同比增長48%。截至2020年6月30日,快手內容平臺累計擁有260多億條短視頻。快手中國應用程序及小程序平均日活躍、月活躍用戶分別為3.02億和7.76億,快手主應用的日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應用時長超過85分鐘,日均訪問次數超過10次。
據招股書,直播收入是快手最主要的營收部分。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快手自直播賺取的收入分別為79億元、186億元和314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95.3%、91.7%和80.4%。近年來,快手正在向營收多元化轉型,2018年8月,快手上線電商平臺。疫情帶來流量紅利,2020年年初至今,線上服務的需求增加令快手用戶群體強勁增長,繼而吸引更多廣告客戶;與此同時,更多的線上購物取代線下交易,促進快手電商業務增長。2019年快手電商交易總額596億元,今年上半年總額1096億元,用戶平均復購率超過60%。
字節跳動作為抖音母公司,IPO的消息自2018年起層出不窮。從收入看,字節跳動2019年收入預估近1400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收入最高的公司之一;從產品看,今日頭條、抖音在各自賽道已做到綜合數據第一。
在短視頻行業爆發增長階段,抖音深耕一二線城市用戶,由單一的短視頻業務拓展更多應用場景,形成完整生態鏈,變現渠道包括廣告、電商等,服務方包括攝影解決方案、服務器等,并連接眾多消費品牌商。同時,字節跳動先后投資了塔讀文學、鼎甜文娛、秀聞科技等公司,充實網絡文學版權。游戲也是字節跳動布局的重點,從小游戲、休閑游戲、大型游戲到移動游戲平臺全面布局。目前,抖音已經成為游戲公司重要的營銷平臺。
差異化發展 構建核心競爭力
在碎片化信息獲取的需求下,短視頻具備更強的時間黏性,更易融入人們生活,影響力持續深入。《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網絡視聽產業規模為4541.3億元,其中短視頻市場規模占比最高,為1302.4億元。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9.01億,短視頻用戶規模8.18億。
短視頻的下半場,將是抖音和快手在業務、生態、資本的全方位爭奪。二者的用戶需求相似,即滿足用戶休閑娛樂、社交、信息分享、信息獲取等內容消費需求的產品;但在產品內容分發、算法邏輯、社區運營、變現方式上,也存在一定差異。
從公開資料看,快手和抖音兩個平臺在變現方式上的差異,主要來自平臺的底層定位和流量生態的差異。抖音流量集中度高、可調配的公域流量多,在廣告變現方面表現較好;快手在強社交關系的驅動下,挖掘粉絲價值,用戶和達人之間的信任度、互動性更高,在直播電商方面走得更快。
目前,快手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直播打賞。隨著商業化、電商體系的逐步完善,廣告收入、直播電商也在快速增長。快手方面表示,提高電商收入的能力取決于內容。快手在招股書中將自己定義為“全球領先的內容社區和社交平臺”。對于未來發展,快手計劃在增強生態系統、加強研發和技術能力、擴展產品服務與業務方面持續加大投入。
秉承字節跳動高效的商業化能力,抖音商業化的起點時間比微博、快手、B站等產品都要早。從抖音產業鏈來看,內容方包括游戲、影視、動漫等。抖音影視合作方包括萬達電影、光線傳媒、阿里影業、新麗電影、芒果超媒等,抖音與影視公司將在雙屏聯動、品牌蓄勢、宣發資源合作、音樂賦能四個方面加強合作。
短視頻賽道競爭加劇,抖音和快手作為短視頻行業雙雄,正迎來流量增長和商業變現的終極一戰。隨著UGC(用戶生成內容)向PGC(專業生產內容)、PU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轉變,優質內容成為短視頻行業競爭核心,給MCN的爆發創造機遇。此外,長視頻影視劇和自研游戲也有望成為短視頻平臺內容新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