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蓮
摘 要:化學知識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都有廣泛的應用,而且化學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因此,學校和教師一定要重視化學這門學科,努力將基地建設成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齊全的實驗設備和器材,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新平臺。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先對目前我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對高中化學課程基地建設的實踐提出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程基地;理論與實踐;研究
農村學校的教學條件要比城市差很多,就拿高中化學教學為例,農村教學條件簡陋,缺乏教學用具、實驗器材、藥品等,導致很多化學實驗無法操作,影響了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熱情,也阻礙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深入探究。而課程基地的創設正是為了解決上面的所有問題,為學生探究化學知識打開了一扇窗,讓學生有條件去驗證教材中的化學實驗,或是自己針對某個化學問題進行深入探究等。優越的學習條件能滿足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單一、落后
有些教師在面對00后時,仍然使用教授80后的教學方法,不論面對哪個時代的學生都采用同樣的教學方式在當代已經行不通了?,F在是信息時代,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和電腦來查詢自己想學習的知識,學生在不斷地進步,教師如果原地踏步就跟不上學生的步伐,因此教師必須動起來,不斷地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爭取為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
2.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
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主要是因為學生在課堂上一直是跟隨教師的節奏走,他們缺乏自主探究的機會,對化學沒有產生好奇心,所以使得學生對化學的學習提不起興趣,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的學習成績無法提高。學生由于缺乏學習的內在動力,所以很難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使得化學課堂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3.對化學實驗不夠重視
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講解理論知識和題海戰術上,一心只想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卻忽視了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及時開展實驗教學,學生做什么樣的實驗、怎么做實驗以及什么時候做實驗,學生都沒有任何的選擇權利,都是由教師決定的。有些學生可能對某個實驗比較感興趣,但是受到學校的限制,無法操作,使得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索還沒有開始就被扼殺在搖籃中。事實上,化學實驗與理論知識同樣重要。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需要理論知識做支撐,而實驗又能充分驗證理論知識,二者相輔相成,沒有孰輕孰重之分。而且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操作時,還能被神奇的化學現象所吸引,逐漸喜歡上這門學科,進而提高化學成績。
二、課程基地建設的實踐
1.豐富探究型實驗的開展
根據高中化學課程展開的基地建設,首先要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高中的化學知識更為深奧、復雜,教師只是通過理論講解無法使學生完全掌握各個知識點,這就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實驗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吸收知識,探析問題。因此,在進行化學課程的基地建設時,教師一方面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環境和先進的實驗器材。豐富探究型實驗的開展,有利于學生提升綜合實驗技能及學科素養。學校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精神,為學生提供可以進行自主實驗的條件。學生通過掌握教材知識進行實驗,然后通過實驗探索更深層次的化學知識,鍛煉其發散思維,提升其綜合能力。
2.創建科研實驗室
課程基地的建設還應該覆蓋更多的內容。比如,教師想要引導學生對化學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就需要學校配備相應的教學條件。教學條件是指優良的教學環境和一應俱全的化學實驗器材及藥品。而在農村的普通高中,教學條件比較簡陋,缺少實驗設備和實驗儀器,導致很多化學實驗學生都無法完成。所以,在展開課程基地建設時,首先要完善實驗室的全部需求。其次,隨著科研實驗室的創建要建立相應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在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實驗時,教師要進行相應的監督與指導,這樣對精密儀器能起到保護作用,也能使學生安全地進行實驗操作。
3.創建網絡交流平臺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教學也要與時俱進,緊隨時代步伐,利用互聯網建立學校的學習網站,讓學生可以隨時查看這個網站里的學習內容,這樣不僅方便學生查閱資料,還有利于學生之間就某個問題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和研究,他們之間可以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課程基地以圍繞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為中心。高中化學課程基地建設的實踐主要從豐富探究型實驗的開展、創建科研實驗室、創建網絡交流平臺等這幾方面來滿足學生對化學的學習需求,也更有利于推進學校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實現學生成績與能力的雙向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從“教育”向“學習”轉變:江蘇省淮安市高中化學學科基地建設介紹[J].化學教學,2015(8).
[2]共同發展 共享成功 江蘇省普通高中化學課程基地:江蘇省東臺中學簡介[J].化學教學,2014(9).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規劃課題《農村普通高中化學學科基地建設理論和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9]GHBZ00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