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龍

【摘要】目的 探究丹參川芎嗪聯合穩心顆粒對不穩定心絞痛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效果,為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病例選自本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循環內科收治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為不穩定心絞痛合并心律失常,分為兩組進行治療,對照組行常規藥物治療,實驗組患者聯合丹參川芎嗪+穩心顆粒,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5.71%,與對照組71.42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丹參川芎嗪聯合穩心顆粒在不穩定型心絞痛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中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值得廣泛推廣及深入研究探討。
【關鍵詞】丹參川芎嗪;穩心顆粒;冠心病;心律失常;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02
冠心病是一種國內外的常見疾病,主要好發于老年人,目前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較為常見的為心絞痛,其中不穩定性心絞痛合并心律失常屬于冠心病的嚴重情況,病情突然發作且進展迅速,容易演變成心肌梗死甚至出現猝死,此時對患者進行積極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丹參川芎嗪聯合穩心顆粒對不穩定性心絞痛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效果,特此選擇了我院進行診治的60例患者進行研究,將本次分組研究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研究者均為我院循環內科收治,經過篩選符合本次的研究標準,其一般資料分組如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45~72歲,平均(60.13±2.54)歲;冠心病病程0.5~10.50年,平均(5.50±1.50)年;其中男18例,女12例;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4例,中學10例,中學以下6例。實驗組:患者的年齡44~73歲,平均(60.25±2.83)歲;冠心病病程0.5~10.50年,平均(5.60±1.60)年;其中男19例,女11例;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5例,中學10例,中學以下5例。上述資料錄入SPSS 23.0軟件進行對比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篩選標準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診斷標準,且合并心律失常(2)申請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患者授權人知情同意;(3)無嚴重疾病或既往心肌梗死等病史。排除標準:(1)患者不清醒、拒絕參與研究等;(2)近期使用過β受體阻滯劑進行治療;(3)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房室傳導阻滯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冠心病的常規治療: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吸氧、鎮靜、抗凝等。對照組患者給予普萘洛爾、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進行治療,普萘洛爾3次/d,20 mg/次,阿司匹林75 mg/d/次,硝酸甘油5~10 mg靜脈注射。實驗組患者聯合丹參川芎嗪+穩心顆粒進行治療,丹參川芎嗪為貴州拜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52020959,劑量為10 ml/d靜脈滴注,穩心顆粒為山東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Z10959926,1袋/次,3次/d口服治療。所有患者的治療以2 w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比較臨床療效。
1.4 觀察指標
觀察主要項目為患者心絞痛的發作次數、疼痛情況、持續時間、心電圖情況等,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個指標,發作次數較之前減少80%以上,且癥狀明顯減輕為顯效;發作次數減少50%以上,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其余患者判定為治療無效。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應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具體的資料分為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為例數,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0.00%,與對照組70.00%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心電圖改變情況
所有患者經過治療后,其心電圖存在著明顯的改善,ST段改善明顯,同時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也有明顯的降低,心率較為平穩,實驗組患者采用丹參川芎嗪+穩心顆粒治療后,患者的ST段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各項心律失常的治療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老齡化的加重,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在逐漸的升高,冠心病已經成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國家衛生部門對冠心病的防治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重視。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冠心病常見的一種病種,而不穩定型心絞痛常常并發心律失常,此時患者處于病情非常嚴重的階段,不積極進行治療和干預可能演變成為心肌梗死[2]。目前常規治療為吸氧、硝酸甘油、鎮靜、改變體位等,常用藥物為阿司匹林、普萘洛爾,常規治療和用藥對患者的病情控制和緩解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其治療效果仍然不盡人意。中醫學方面認為此疾病屬于心悸、胸痹等疾病范疇[3],主要是由于血脈不暢、功能失調、心悸阻痹所致,應從根本上對疾病進行治療。其治療原則為活血通脈[4]、養生益氣、定神除悸。本次研究中聯合治療采用丹參川芎嗪+穩心顆粒,其中丹參川芎嗪能夠改善血流情況,具有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同時具有正性肌力、正性傳導的作用,明顯降低心臟和心肌的負荷量;而穩心顆粒中含有三七、黨參、甘松等,聯合丹參川芎嗪能夠起到安神、活血等作用[5],對心律失常的改善和控制具有較高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選擇60例患者,實驗組治療效果明顯較高,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丹參川芎嗪聯合穩心顆粒在不穩定型心絞痛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中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值得廣泛推廣及深入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1] 張春新.丹參川芎嗪聯合穩心顆粒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合并心律失常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6):60-62.
[2] 張璞玉.丹參川芎嗪聯合穩心顆粒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合并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6,8(24):39-40.
[3] 朱苑芳,林加鋒.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及對其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11):1655-1657.
[4] 潘曉芹.曲美他嗪與穩心顆粒聯合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J].健康必讀,2019,(27):90.
[5] 后 璞.穩心顆粒輔助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有效性、安全性評價[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