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偉
摘 要:學習數學,就是鍛煉思維和培養邏輯的過程,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更是要如此,教師更要重視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在小學期間學習有關多邊形的內容,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鍛煉和引導。同時學生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的高低,也影響著學生對學習數學興趣的濃厚程度,所以在小學數學的多邊形面積內容教學中,老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
關鍵詞:多邊形面積;數學;邏輯思維
小學數學中關于圖形知識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學習有關多邊形面積的過程,也是老師對于學生數學思維邏輯的培養和引導過程。所以,搞好小學數學的多邊形面積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老師在教學中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這需要老師的教學方式從多方面進行改變,將陳舊的觀念更新。那么,應該如何在多邊形面積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這是個值得研究的重點課題。
多邊形面積的學習和計算,不僅考驗學生的運算能力,更考驗著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同時也是對學生思維邏輯的重大挑戰。它的呈現方式靈活,很多數學問題源于日常生活,具有現實意義。所以,在新的教學形勢下,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
我國著名的大數學家華羅庚就曾說過:“數缺少形的時候就少了一份直觀,而形缺少數的時候就難以深入微觀?!彼?,在小學數學的教育工作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和思維,讓學生有意識地養成這樣的思考問題的習慣,這樣一來,也有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和提高[1]。老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使用這種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多邊形面積的教學,讓學生的思維邏輯在抽象公式概念和具象的圖形之間建立良好的聯系,以便其能互相靈活轉換,這也有利于學生對圖形的空間形式和面積的數量關系的理解。同時,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適當地為學生畫出圖形講解相關知識,發揮圖形的具象作用,這樣也可以幫助小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知識。那么,教師在課堂上應多引導學生主動地將數量和圖形的關系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數學水平。
例如,在講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這一部分的內容時,老師讓學生死記硬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從短期的角度來看,學生能記住計算方法和面積公式,但是從長期的角度來說,當學生碰到一些不是長方形和正方形或者是變化了的圖形時,就很難解決這樣的問題。所以,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就要著重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進行培養,以引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掌握多邊形的面積公式。同時,老師還要用數形結合的思想來啟發學生,讓學生能夠在解題時,一邊畫圖一邊答題計算,達到提高學生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的目的。
二、給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對于小學生來說,一切事物都是嶄新的,他們所有的能力都有待開發和挖掘,尤其是對抽象事物學習的能力。因而,在注重學生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時,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就要善于將教材課本中的知識內容形象化和具體化,并以教材中的知識內容為依托,給學生創設有趣生動的教學情境,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加直觀和深刻的理解,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讓學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學習中去,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2]。給學生創設有趣生動的教學情境也是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數學實踐能力的一種鍛煉和提高。
在多邊形面積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能只按照教材中的概念和公式,照本宣科,死板地給學生灌輸知識,這樣不能讓學生對各多邊形的特點有深刻的了解,也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老師可以根據知識內容結構并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給學生創設有趣生動的教學情境,例如,可以找出五位同學“圍”成一個五邊形,然后讓其他同學根據所圍成的五邊形來計算面積。這樣有趣生動的教學場景更能使得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有益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
三、讓學生貼近生活思考
數學是一門能夠貼近生活的學科,人們日常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數學現象和數學問題[3],如,支架的形狀常見的是三角形,蜂巢的形狀是正六邊形,鉆石的切面也是正六邊形等。這樣一來,也給老師的教育工作帶來了啟發,可以讓學生貼近生活去思考,充分發揮實際生活的極大作用,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并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結合,進一步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
總的來說,老師要在多邊形面積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數學思維邏輯能力進行培養和引導,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一來,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和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A].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C],2019:623-626.
[2]李宇.為學生思維發展而教:以《多邊形的面積》單元教學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93-94.
[3]吳海平.在活動中體驗,在經歷中獲得:以“多邊形的面積”教學為例談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J].小學教學研究,2018(5):54-5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