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龍
摘 要:中學實驗室與固定教室不同的是,它除了具有學生高度密集特點之外,還有學生流動性強等特點,介紹初高中開展微生物實驗的學生特點、進行微生物實驗必需的安全防護以及如何培養中學生微生物實驗安全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絕師生感染、實驗污染、實驗室泄漏等情況發生。
關鍵詞:中學;微生物實驗;安全
一、初高中開展微生物實驗的特點
1.初高中微生物實驗有哪些
初高中教材中與微生物有關的實驗多種多樣,按實驗的類型可分為分組實驗、演示實驗和探究實驗。實驗內容包括了對細菌和真菌的檢測、觀察、培養、分離和計數。學生通過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制作培養基培養微生物,利用發酵現象制作米酒、果酒和果醋。另外,很多初高中會開展生物課外興趣小組,學生需要接觸野外水體、土壤或動植物,過程中也有可能會遇到各種微生物。
2.初高中學生學情特點
不同于高校學生,初高中生由于認知局限性,基本沒有微生物實驗的安全防護意識,經常出現帶食物和飲料進入實驗室,在實驗過程中隨意進食、喝水,把實驗室當成普通課室。而且有些學生心理發育不健全,會故意違反實驗操作以滿足表現欲,這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行為反映了學生對微生物污染可能造成危害的無知和防護意識的薄弱。
3.初高中學校微生物實驗室特點
中學生物類實驗室存在配套設施落后、實驗頻率高、師生密集、流動性大等特點。很多學校實驗室沒有與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級相配套的硬件建設,沒有配備基本的微生物安全防護耗材和儀器,其實生物實驗室需要配備的耗材有橡膠手套、醫用口罩、消毒酒精、急救箱等,需要配備的儀器設備有無菌工作臺、消毒紫光燈、高壓蒸汽滅菌鍋、恒溫培養箱等。有的學校甚至一室多用,因為場地緊張,一個實驗室除了做微生物實驗,還做其他各種生物實驗,而且同一個年級所有班級輪流使用一個實驗室,短時間內人口流量較大。
二、如何在初高中開展微生物實驗
1.實驗開始前對實驗室進行消毒滅菌
在微生物實驗開始前,我們需要對實驗室進行消毒滅菌,可以打開紫光燈對實驗室內進行整體消毒殺菌,開啟紫光燈的時候要在實驗室外做好警示標志,防止其他人誤入實驗室,對實驗桌進行酒精擦拭消毒,其他耐高溫儀器可以放入高溫蒸汽滅菌鍋進行滅菌,一些金屬儀器可以通過灼燒達到殺死微生物的目的。
2.學生進入實驗室做好安全防護
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微生物實驗前需戴好口罩,有條件的學校最好每人一件實驗袍,不得帶食物及飲料進入實驗室,加強對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職業暴露的防護理念。
3.實驗過程注意防止雜菌感染
學生進行微生物實驗過程需要注意防止雜菌感染,實驗開始前可以用酒精棉球消毒雙手,在技術操作上,要求并強調學生牢固樹立無菌操作觀念,比如在平板劃線實驗操作中,從菌液的挑取到劃線接種,接種環使用前后必須進行燒灼滅菌,在酒精燈火焰附近操作,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讓學生在無菌工作臺上進行實驗。學生操作不規范,可能造成實驗結果被外來雜菌污染,使得發酵實驗的果酒果醋變質,微生物培養實驗的培養基上長出其他的細菌和真菌,嚴重的可造成整個實驗室污染。
4.實驗后做好消毒滅菌
學生進行實驗后同樣要消毒雙手,將發酵瓶密封放到指定的實驗桌上,微生物培養實驗需要把培養基放到恒溫培養箱進行培養,培養過程中要把培養皿倒置,如果恒溫培養箱并不是完全密封的,最好用保鮮袋把培養皿包起來,因為如果實驗過程中培養基上有果蠅的卵或者培養過程中有果蠅被培養基吸引在其中產卵都會影響實驗結果,而有保鮮膜包裹可以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5.處理實驗后的廢棄物
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含有活性的細菌和其他有害物質,如果處置不當,易造成實驗室環境污染、外界環境污染。每次實驗結束后,老師應當安排學生進行廢棄物處理。使用過的培養皿應經高溫消毒后方可清洗。實驗使用后的廢棄物品,如手套、口罩、酒精棉等,應先滅菌然后再丟棄,有害廢液應由環保認證的單位回收處理。
三、培養中學生微生物實驗安全意識
1.實驗前對學生宣講實驗守則
學校在學生即將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之前,需事先宣講實驗守則,讓學生提前得知微生物實驗室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可以提前給學生心理上打預防針,減少在實驗過程中發生的突發狀況。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知識的考核,加強學生對實驗室基本安全知識及補救措施的掌握。
2.學生進入實驗室的前期準備
讓學生在上實驗課前認真預習實驗操作的主要內容,可以有效改善學生實驗課上不知道做什么和不知道如何操作的情況,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并且對實驗有自己的總結和反思,使學生更順利地完成實驗,充分地了解實驗的目的及意義。
四、結語
近年來,微生物污染事故時有發生,警示了人類微生物污染的嚴重后果,社會各行各業都應該做好微生物污染防護措施,學校微生物實驗室人員密集而且流動量大,更應該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絕師生感染、實驗污染、實驗室泄漏等情況的發生。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