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班是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等一切工作的基礎,班主任則是教學班的靈魂,尤其是中小學段班主任工作更顯得重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班主任的身上和工作中體現得最為充分。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在對學生的德育工作中必定是高度重視班風建設的,而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也必定具有良好的班風。因為班風反映了一個教學班的精神風貌和形象。良好的班風能使學生處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關鍵詞:班級管理;藝術;探究
一、建設好良好的班風
為了建設良好的班風,班主任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并與該班所有的任課教師通力合作,發揮少先隊和班委會學生干部的中堅骨干作用。要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從管理入手,寓教于管,管中施教,針對中小學不同年級、不同教學班學生的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年齡和不同心理特征等,采取課內外、校內外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方法,使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所在的班集體,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為班集體做好事,為班集體增光添彩。
中小學教育是育人系統工程的基礎工程,而小學生最突出的特征是年齡幼小可塑性大,如同一張白紙下。因此,教師要堅持正面教育,循循善誘,將管理與教育緊緊揉在一起,圍繞“養成”教育,耐心細致地向學生講清應當怎樣做,進而講清為什么要這樣做,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自覺地把老師的要求成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從而使班風建設的教育,推動對學生德育工作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為了建設良好的班風,班主任要針對本班班風和學生的實際,提出班風建設的目標作為“班訓”,并使之成為全班學生的群體意識和自覺行動。比如,針對師生、學生與家長的關系,對待班集體的態度、學習、紀律等方面的情況、問題和不良現象等,確定“尊師、愛班、團結、勤學、守紀”為班風建設的目標(班訓),班主任、任課老師和學生家長步調一致,統一向學生進行這幾個方面的管理教育,并把尊師與尊敬家長、尊敬老人,把愛班與愛校、愛集體、愛國,把勤學與學習目的、態度、方法,把守紀與守法,勇于同不良現象、違法行為做斗爭等方面的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不僅充實和拓寬班風建設教育的內容和范圍而且得到了升華,使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實施。
班風建設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的有效舉措,堅持了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體現在學生的愛班、愛集體、愛學校,為做合格的祖國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勤奮學習的實際行動中。任課教師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將班風建設的各項目標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除此之外,還堅持開展國與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開展為班集體做好事的教育活動等。
班風建設教育優化了教學班的小環境。良好的班風是無聲的教師,增強了學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時時受到熏陶感染和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從而為其升入高一年級或高一學段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提升班主任的管理藝術
(一)班主任工作應細心
校園無小事,事事都育人,學校里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是校園因素,每一個學生都是個性鮮明的個體,一言一行都有所不同,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細心,處處留心,關注校園的每一處育人因素,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細微的言行舉止,判斷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行提前引導,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二)班主任工作應有童心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根據對應的中小學的年齡,調節自己的心理年齡與孩子的年齡一致。教師的年齡有兩種,一種是心理年齡,一種是生理年齡,教師的生理年齡是不能改變的,但心理年齡則可以改變,因此,教師要調整自己的心理年齡,用兒童的學生的思維看待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學生的朋友,“蹲下來和孩子們講話”,只有這樣,才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做,進一步更好地管理學生。
(三)班主任工作應放心
俗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班主任選用班干部最基本的原則,放手讓你選出來的干部干工作,主動地發揮學生的管理能力,調動班級管理的活力。
(四)談心之功在于理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談心,關鍵是抓住一個“理”字,把道理講清楚,方能以理服人,理從何來?首先要建立個“理”的正確的認識和“理”的判斷標準。否則,會使學生拿“不是”當“情理”,拿“謬論”當“真理”,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明辨是非,分清對錯,才能運用正確的思想去戰勝錯誤的認識,才能運用正確的思想去指導正確的行動,從對“理”的認識中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以此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參考文獻:
[1]諶啟標,王晞.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08.
[2]梁釗華.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的理論與實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08.
作者簡介:劉鳳剛(1970.04—)男,漢族,甘肅會寧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校(班級)管理。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