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岳文
三才
天、地、人謂之三才。混沌之氣,輕清為天,重濁為地。天為陽,地為陰。人稟陰陽之氣,生生不息,與天地參,故曰三才。(《天文部·象緯》)
“天”“地”“人”三者被稱為“三才”。世界初成時的混沌之氣中,輕而清的上升為天,重而濁的下降為地。天是陽,地是陰,而人承受陰陽之氣,生生不息,從而與天地并列為三,所以就稱為“三才”。
熒惑守心
熒惑,火星也。守心,謂行經心度,住而不過也。宋景公時,熒惑守心。公問子韋,對曰:“禍當君,可移之相。”公曰:“相,吾輔也。不可!”曰:“移之民。”曰:“民死,吾誰與為君?”曰:“移之歲。”曰:“歲饑則民死。”子韋曰:“君有至德之言三,熒惑必三徙。”果徙三舍。(《天文部·星》)
熒惑是指火星。守心,說的是火星經過心度時停下不走了。宋景公的時候,碰上了一次熒惑守心。宋景公問子韋這有什么預兆,子韋回答說:“這個災禍是針對君王的,可以移到宰相身上。”宋景公說:“宰相是我的輔臣,不可以啊!”子韋又說:“那就轉移給百姓。”宋景公說:“百姓要是死了,我給誰當君主啊!”子韋再說:“移給收成吧。”宋景公說:“收成不好百姓還是會餓死。”子韋說:“君主有三次充滿仁德的話,火星一定會有三次遷徙。”后來火星果然移了三座星宿的位置。
柳絮因風
晉謝太傅大雪家宴,子女侍坐。公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道韞曰:“不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稱賞。(《天文部·雨霜》)
東晉謝太傅(謝安)在大雪時擺開家宴,子女都在坐侍候。謝安說:“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他兄長的兒子謝朗說:“勉強可以用在空中撒鹽來比擬吧。”他另一個兄長的女兒謝道韞則說:“不如說像柳絮因風而飛舞。”謝安大為贊賞。
三墳五典
三皇之書曰《三墳》,五帝之書曰《五典》。《抱樸子》云:《五典》為笙簧,《三墳》為金玉。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墳,大也。三墳者,山墳、氣墳、形墳也。山墳,言君臣、民物、陰陽、兵象。氣墳,言歸藏、發動、長育、生殺。形墳,言天地,日月、山川、云氣,即伏羲、神農、黃帝之書。(《文學部·經史》)
三皇的書籍叫作《三墳》,五帝的書籍叫作《五典》。《抱樸子》記載說:《五典》就是音樂中的笙簧,《三墳》就是金玉。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的書被稱為《五典》。墳,就是“大”的意思。三墳,是指山墳、氣墳、形墳三部分。山墳,主要說君臣、民眾的財物、陰陽、兵象;氣墳,主要說蟄藏、發動、成長、生殺;形墳,主要說天地、日月、山川、云氣。就是伏羲、神農、黃帝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