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兒童心理學以及兒童的認知局限性,在數學教育教學中,將抽象的數學關系轉化為生活中較為熟悉的實例,通過生活化的情景再現,來培養學生對數學理解和認知能力,發現數學的樂趣及數學規律,將使學生學得更主動,避免填鴨式教學、演講式教學。本文旨在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相關內容,從而為保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可行性,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知識掌握和運用能力,促進多方位長遠發展。
關鍵詞:基礎教育;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生活化;數學認知;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基礎學科,是一切學科的理論基礎。小學數學則是通過教材,對小學生進行數學相關知識的啟蒙教育。主要包含數字的認識、四則運算、圖形認識、面積長度的計算、單位的認識和轉換,以及統計與概率等一系列的知識,為今后學習和日常生活的數學認知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荷蘭教育家弗賴登諾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生活,也必須扎根于生活,并且應用于生活。”,
數學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應當根據學生心理和認知力的發展規律,在數學教育中積極探討生活化教學的方法,落實到教學設計、課件、課中教學、課后作業,形成一套生活的教材銜接良好可執行的教學方法。將抽象的數學關系轉化為生活中熟悉的事例,通過一系列案例情景再現,為每個知識點找到對應的生活來源和運用,培養數學認知力,發現數學規律,避免填鴨式教學,將使學生學得更主動,理解更容易,引導學生運用數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夠從實際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能夠解決問題。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有以下幾點淺薄的看法:
一、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引出數學問題。
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很容易被分散,所以在數學教學中一定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需創造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而不是諸如等級或往后的競爭便利等外來目標。”即濃厚的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當然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師就需創造與學生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的“生活化情景”,讓學生自覺地參與數學活動。
教室想象為一個社會,各種角色扮演。在數學教學中,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創造生活化情景,導入數學問題。例如,我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時,選用學生很熟悉的體育館為背景,把自己想象成看比賽的一員,利用情景圖用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呈現數學信息,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再說一說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然后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最后根據提出的數學問題一起探討和解決問題。比如,學生看到“A區有10排,每排48個座位”,就很容易想到“體育館A區有多少個座位”,由此就可以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例如,關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問題解決學習中,以學生最喜歡的體育課引出問題,“體育課集合,一排站18人,共4排,一共多少人?”,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到,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用到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的重要性,同時還能讓學生體會到《兩位數成兩位數的乘法》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二、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展現數學知識。
提出大家都會遇到的,或者個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討論怎么通過數學知識來解決。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為我們編排的能啟用學生生活經驗的現實情境,例如在五年級上冊《小數乘整數》的教學中,我先通過“買菜”的這個生活情景,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將4.2元看成42角來思考,這樣就將小數乘法轉換成已經學過的整數乘法,讓學生意識到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乘法得計算方法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要考慮怎么在積幾面確定小數點的所在位置。在此過程中,學生運用生活常識將復雜的數學問題轉化成簡單的以往學過的知識。
三、 在練習中安排以生活為素材的問題,應用數學知識
以生活中的方式來完成作業內容。如果學生只能作答固定習題和固定的題型,但不能轉化引用,拓展思考,知識并不是真正的掌握,教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總之,生活離不開數學,就讓我們的教學與生活也緊密相連,在教學中引入一系列案例情景,讓學生切身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數學探索的樂趣。例如,在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為學生呈現的以生活實際為素材的問題,如,“學校購買這些學具需要多少元?”,教材第19頁第11題,讓學生聯想到平時安排學生領書的情景,“每一包有書本25本,已經領了13包,再領15本就夠了,三年級有學生多少人?”,利用生活化的問題,幫助學生通過借助生活經驗去理解、掌握、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同時還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得過程中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結語
“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學方法林林總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讓數學教育回歸到生活,融入生活,不能從單一的方面去入手,而是需要從多角度入手。通過不斷引導學生很好的將數學運用到生活中去,將生活體驗帶入課堂中來,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體驗數學的價值和魅力,才能真正提升學習效率,進一步鞏固知識點,把生活與數學學習緊密聯系起來。我們老師更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課堂和作業,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欣榮.讓數學與生活相伴而行.《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年.22期
[2] 韓菲.小學數學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研究試題與研究》:2020(13)
[3] 李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和情景化策略研究.國校外教育:2020(11)
[4] 西師版小學《數學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于嬌,1992--,女,漢,籍貫:重慶開州區,學歷:大學本科,單位:四川省鄰水縣高灘鎮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