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麗萍
新基礎教育,是在當代中國社會發生偉大變革的現實背景下,有針對性地提出的反映21世紀中國社會培育新人的新理念的教育要求。新基礎教育關注每一個學生,將學生的主動性、潛在性、差異性聚集到具體個人的概念上,要求把學生當作具體個人去認識和研究。在學生個人的發展上,有兩個關鍵詞尤為重要:主動與健康。新基礎教育提倡,在學生與其相關的各種關系和本人參與的各種活動的交互作用中去實現人的主動發展。而這種發展是健康的發展,不僅包括身體的健康,還包括學生個體的精神和心理健康,以及思想品德和社會性的健康發展。
剛參加工作時,我接了一個班,認識了一個被人稱為“惡魔天使”的孩子。剛開學不到半個月,他就開始拿同學文具、跟同學打架、上課下座、打斷老師上課……每一天,甚至每一個課間,我都要幫他解決糾紛,有時候真的失去耐性了,不免批評他,可是越批評他越帶勁,真是讓人頭疼不已。在請教別的老教師依然改變不了現狀的情況下,我主動地與孩子家長溝通了幾次,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況。原來這個孩子的媽媽精神方面有些問題,而爸爸又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文化水平也不高,孩子從小得到的關愛遠遠不夠。我終于明白,這個孩子在拿別人東西、在課堂上出了怪聲后,總是觀察別人的反應,一直以來,我覺得他是故意氣我,其實不然,這是一個特別希望別人注意自己的孩子。發現了這一點,我跟孩子說:“你知道嗎,老師一直在關注著你,你不用特意做出什么與別人不一樣的行為來吸引我的注意。老師更希望能看到你的愉快、進步。”不僅如此,我還讓班上的同學多關注這個孩子,只要他做一次改變,做一件好事,同學們就大聲表揚他,我也會及時為他點贊。從此以后,雖然孩子還是會惹出一些事情,但是當全班同學的贊揚一聲聲傳來時,他就會適時終止那些不好的行為。由于眾口一詞的表揚,他樹立了很大的信心,“惡魔天使”終于變成了真正的天使。
在整個過程中,全體學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和課堂教學相比,學生工作是一個經常被忽視、弱化的學校基礎性教育領域。學生工作中兒童立場的缺失、被代替,使得學生們鮮活的生活體驗被代替了,成長需要被遮蔽了,主動、健康發展的健全人格、公民素養和自我意識當然也就無從實現。
學生主動發展,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價值。教師要積極引導,讓學生淡化做班干部的思想,增強自己的公共意識、服務意識,創造條件,鍛煉每個學生在不同范圍和任務驅動下的策劃、組織和協調管理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建立班級公約,讓每個班級都初步形成班級崗位公約,降低班級管理壓力,“把班級還給學生”。在將班級管理的權利還給每一個學生的同時,學生的社會意識和能力也獲得了實踐的舞臺。
我認為,關注每一位學生,不僅是課堂生成的關注,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精神風貌,在教學中貫穿責任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我們在教學中,既要抓好課堂,又不能忽略學生的“健康”。作為教師,我們要以學生立場開發學生工作的價值,促進學生的社會性和個性主動、健康發展。讓我們回歸本心,把心真正交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