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鵬
摘 要: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建設,不僅是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各項政策法規落實與執行的關鍵載體,如何促進公務員角色轉換,培養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公務員;落差;陣痛;短板;對策
新的歷史時期,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建設,不僅是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各項政策法規落實與執行的關鍵載體。初任公務員大多數為剛從高校畢業的學生(含少量大學生村官),剛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他們的思想動態、困境、困惑以及解決之策值得關注。
一、初任公務員的思想動態現狀及存在問題
1.初任公務員面臨著職業現實與人生理想目標定位的“落差”。初任基層公務員是經過層層考試和篩選加入到公務員隊伍中來的,是公務員系統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作為年輕基層公務員,他們很多人在入職前都是懷抱理想,激情昂揚,既朝氣蓬勃、充滿激情,又觀點獨到、個性鮮明。但入職后因為“理想與現實環境”的巨大落差,很多人都有受挫感。他們本以為可以大展宏圖大顯身手,無奈農村鄉鎮瑣事纏身,與自己當初的理想目標相去甚遠。年輕基層公務員的思想作風和能力素質總體上是好的,在工作上總體是積極上進的,也希望得到認可,有不甘落后的緊迫感,但是對正處于職業生涯定崗期和家庭生活關鍵期的年輕基層公務員來說還存在著諸多的困惑和各種“不適應”的情況。
2.初任公務員經歷著知識文化與工作實際能力脫節的“陣痛”。初任基層公務員都有著年齡與學歷的優勢,他們不僅掌握著豐富而新穎的知識,而且具有獨特的眼光和開闊的視野。但由于初任基層公務員大多出生成長在城鎮和獨生子女家庭,其特殊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他們在實際工作能力上存在不足,尤其在農村鄉鎮工作中如何適應農村工作實際,如何著力解決群眾困難,如何科學處理建設與民生的關系,如何獲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如何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等方面還存在欠缺。許多基層公務員現在都有這樣的感受:面對基層各種問題矛盾,新辦法不能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他們迫切需要培訓充電,特別需要組織加強一些能聯系工作實際的、有基層針對性的業務培訓,以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
3.初任公務員存在著壓力過大與心態調適能力欠缺的“短板”。當前,初任公務員面臨著多方面壓力:既有長期形成的官場潛規則壓力,也有激烈職業競爭和職務晉升的壓力;既有上面強力推進的作風建設、政績考核、一票否決、官員問責等體制性壓力,也有“眾聲喧嘩”的網絡監督和社會輿論壓力;既有個人情感和家庭關系等引發的生活壓力,也有在眾多誘惑和高壓反腐之間的矛盾復雜心態……由于鄉鎮基層工作很繁瑣,且大多分工不甚明確,年輕基層公務員往往被安排不同領域的許多種工作而造成壓力較大。這些都是其產生焦慮、心態失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中央“八項規定”后對公務員的管理趨緊,工作壓力加大,權力逐步受限,利益空間被擠壓,一舉一動都被過分關注,甚至被過分放大,公務員已經成為“高危職業”。這也是相關領導及組織人事部門需要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二、解決初任公務員思想困惑的對策建議
1.確立正確價值體系,提升初任公務員的行政倫理理念。初任公務員首先面臨著從“驕子”到“公仆”的轉變過程。所以,首先要克服“做客”心理。到鄉鎮基層后,面臨新的環境、新的崗位,要把熟悉基層基本情況作為做好工作的切入點,盡快進入角色,把基層當家,把自己當主人,主動融入環境,和廣大干群打成一片,積極主動開展工作。要發揚吃苦精神,把困難當考驗,把挫折當挑戰。針對剛入職的基層初任公務員存在的突出問題,組織人事部門要有計劃地開展專項教育培訓,加強有針對性有說服力的學習宣講,統一思想認識,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歷史擔當,牢記宗旨意識。要從嚴治黨,依法行政,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步清除各種不正確的思想觀念。要加強黨性和道德修養,教育初任公務員必須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正確處理好義利關系、公私關系得失關系和上下級關系,學會依法依規做人辦事。
2.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初任公務員的廉潔從政環境。政治生態與自然生態一樣,需要創造和維護,如同樹木需要陽光、空氣和土壤一樣,初任公務員的健康成長、干事創業更需要一個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衡量政治生態好壞,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選人用人導向。在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糾正“四風”的大環境下, 要突出思想引領,大力教育引導初任公務員敢于擔當作為、干事創業,切實增強他們擔當作為的自覺性,教育引導他們在其位、謀其政,干其事、求其效,讓風清氣正的氛圍濃厚起來,讓只爭朝夕、干事創業的精神成為主流。要集中精力和時間抓學習、搞調研、解難題,弘揚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要建立工作督查機制,完善責任追究制度,花大力氣根治庸政懶政,禁絕“為官不為”。要建立初任公務員的誠信檔案和公務員正常退出淘汰機制,暢通流通渠道,將一些抱有不合理預期的公務員和一些不勝任工作的公務員及時調整崗位,進行集中學習培訓,依然不能適應的要及時調整清出公務員隊伍。
3.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初任公務員的工作創新熱情。職務晉升是一把“雙刃劍”,傳統的晉升中的“排座位”思想和“論資排輩”的官場默契,阻礙公務員隊伍的成長。要敢于打破常規,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讓職場晉升成為真正選拔人才的途徑。要制定向基層傾斜的優惠政策,拓展更廣闊的上升空間,加大上級部門到基層遴選干部的比例與機會,為基層年輕干部脫穎而出提供廣闊舞臺與空間。要努力降低基層公務員參與競爭的“門檻”,將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差額遴選等干部選拔制度向縱深推進,從而打破單一職務晉升的形式,讓基層公務員看到自己事業發展的廣闊空間。要根據德、能、勤、績、廉要求,從規范職位分類與職業標準入手,建立以業績為依據,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標準盡可能量化。要發揮公務員的創造精神,嘗試打破科層制自上而下的權力模式,加強對組織決策的參與性,提供有利于職業發展的優良組織制度和環境,發揮能動性和創造力,使其在組織和工作中找到個人成就感。要通過橫向流動,拓寬公務員職業發展通路,滿足不同職業需求,消除因缺少晉升機會而造成的停滯現象,增加新鮮感,激發工作熱情,累積工作經驗。要建立有效的激勵考核和評價機制,將晉升條件進一步明確,細化、量化,使其更為具體且可操作性更強,打通基層公務員職業發展通道,成為基層留住人才的有效保障。
4.強化人文關懷,保障初任公務員職業權利和職業尊嚴。在鄉鎮基層,如何讓初任公務員感覺到組織上關心的“存在感”和“幸福感”很重要,不僅關系著這支隊伍是否能穩定成長,更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要及時了解初任基層公務員的工作思想情況,對有知識、有覺悟、有為群眾服務決心,扎根基層一線工作的公務員,及早把他們納入組織視野,為他們的成長成才創造條件。一方面使組織上能夠在“新鮮血液”中及時發現和培養年輕干部;另一方面也可以點燃年輕公務員心中的希望與夢想,展現青春的使命與擔當。要對初任公務員群體作嚴格要求,同時也應該從多方面逐步改善其生活條件,充分保障他們的職業尊嚴。既要放手使用,也要認真管理;既要悉心培養,也要精心呵護。制定初任公務員的長期培養計劃,引導他們深入社會,了解實際,貼近群眾,為他們的學習生活創造條件。此外,日趨嚴重的公務員職業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也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建立公務員心理疏導機制,定期對初任基層公務員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其解決心理上的困惑,積極為他們減壓力、卸負擔,為他們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奉獻基層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