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務英語翻譯》是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高年級開設的必修課,旨在培養學生的翻譯理論基礎與翻譯實踐 能力。筆者針對現行《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將“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引入《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其翻譯實踐方面的能力,從而給學生將來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商務英語翻譯;翻譯工作坊;翻譯教學
【作者簡介】呂春敏(1988.02-),女,寧夏銀川人,漢族,寧夏大學新華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
【基金項目】寧夏大學新華學院2018年度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8XHJG0013);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文法外語系2018年應用型課程改革項目。
一、引言
《商務英語翻譯》是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普遍在商務英語專業高年級開設,旨在培養出更多的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能力都比較出色、能夠很好地做好涉外工作,能在商務領域從事翻譯工作的素質和技能都出色的專業人才。所以,要想培養能夠和市場需要相符合的專業人才,便必須采取措施做好翻譯教學模式的改革。
二、翻譯工作坊
“工作坊”一詞源于英文“workshop”,是一種目的明確的、以團隊為單位的互助性交流學習模式,最初應用于教育學與心理學研究領域。1964年,美國學者保羅·恩格爾將其引入翻譯教學,在愛荷華大學創立了美國第一個翻譯工作坊。根據美國翻譯理論家根茨勒的解釋,翻譯工作便是將很多翻譯人員聚集在一起,針對翻譯任務來反復地進行討論,最終形成所有譯員均接受且認同的譯文。
國外對翻譯工作坊模式的應用研究起步較早。1980年,美國學者Keeley在美國文學翻譯者協會的閉幕式講話中簡明闡述了 翻譯工作坊模式的理論內容與實際應用。Wolfson(2005)認為,翻譯工作坊是一種反思性實踐教學模式,注重訓練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理解能力與轉化能力。Szyczrbak (2008) 與Wolfson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處,認為翻譯工作坊模式具有較強的操作 性與實踐性,重點訓練學生在各個翻譯環節的實踐,并在譯后對其翻譯過程與翻譯行為進行反思。
然而,國內對翻譯工作坊的應用研究起步較晚。經筆者檢索發現,國內最早涉及翻譯工作坊的論文發表于2005年,作者主要探索了 “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在 2010至2020 十年間,涉及翻譯工作坊的學術論文有335 篇。2010 年 之前,只有個別學者注意到翻譯工作坊概念,2011-2013 年間,對于翻譯工作坊的研究人數逐漸增多,該領域研究達到一個小高潮 ,發表82 篇論文。2013年后,關注“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的學者人數逐漸增加,多數學者關注的重點為“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在翻譯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三、“翻譯工作坊”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商務英語翻譯》是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普遍在商務英語專業高年級開設,旨在培養出更多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能力都比較出色、能夠很好地做好涉外工作,能在商務領域從事翻譯工作的素質和技能都出色的專業人才。所以,想要培養能夠和市場需要相符合的專業人才,便必須采取措施做好翻譯教學模式的改革。
1.“翻譯工作坊”應用于《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必要性。《商務英語翻譯》教學開展得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專業能力以及對語言靈活運用的能力。根據筆者調查,目前,筆者所在地區大多數高校的《商務英語翻譯》課程依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而傳統模式下的《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作為一門面向商務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開設的專業課,《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存在課程內容多、課程難度大、課時少等問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基于教學進度的考慮,教師只能在課堂上使用 “填鴨式”教學方式,某種程度上會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個體問題及其對新知識、新內容的接受程度的差異性。在傳統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教師會將大部分的時間用于講解翻譯理論、翻譯策略及翻譯方法,由于課時限制,學生進行翻譯實踐的機會則是少之又少。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翻譯理論知識,而喪失了這門課程的實踐性意義。“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正好能解決以上問題。作為教學模式的一種,通過翻譯工作坊能夠給學生提供進行翻譯訓練的平臺,利用合作學習和項目學習能夠讓學生在翻譯、合作以及討論的過程中更好地學習翻譯,切實提高個人的翻譯能力與翻譯功底,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給學生將來更好的翻譯奠定良好的基礎。
2.“翻譯工作坊”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實踐。基于“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筆者對本校2015級、2016級英語專業商務英語方向兩個班級的同學進行了教學實驗。
2015級商務英語班學生人數為17人,2016級商務英語班學生為29人。兩個班級學生英語水平大致相同,均進行了兩年的英語專業課程學習,具有相對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基本了解英漢思維差異與語言差異。為了進行教學效果比對分析,2015級商務英語班為對照班,沿用傳統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2016級商務英語班為實驗班,采用“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
在對照班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翻譯理論和翻譯策略講解為主要手段,在理論知識講解結束后,給學生進行翻譯材料的布置,要求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并上交作業,然后由教師進行講解和批改。在實驗班的授課過程中,首先,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解構,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做好上午文本素材的分類及篩選工作,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適用的措施,根據翻譯教學的知識點來進行選擇,給學生提供更多和市場需求相適應的內容讓學生學習,希望能夠縮短教學和工作的距離。其次,教師采用“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將29名學生分成6組,每組4-5人,在整個《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都以工作坊為單位,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翻譯任務。具體的教學實踐模式如下:
1.課前。翻譯前期是學生的準備階段。根據自愿原則,教師將實驗班的29名同學分為6組,每組4-5人。各工作坊為自己取名。工作坊采用輪值負責制度,旨在確保每次翻譯任務從籌備到總結全程有一位組織者負責記錄并且協助團隊成員進行資料整理。教師在課前提前一周將選定的翻譯材料發送至課堂派,學生以“工作坊”為單位,對翻譯材料進行解讀與分析,通過圖書館、互聯網查找相關資料,將找到的資料發送至各工作坊微信群,進行資料共享。隨后,各工作坊通過騰訊會議、微信等線上平臺進行小組討論,分析翻譯材料的文本特點,對其文本類型、行文邏輯、語言特點、措辭、結構等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后,各工作坊進 行獨立的翻譯,形成小組內統一的翻譯版本。
2.課中。實驗班的6個工作坊分別推選代表1,陳述各工作坊對翻譯材料的分析情況,對其他工作坊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在文本分析環節,任課教師主要采取討論形式,教師參與討論,運用啟發式教學方式,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習得翻譯。文本分析環節結束后,各工作坊選派代表2,通過presentation的形式,向教師與其他工作坊展示譯文,并對其翻譯過程中采用的翻譯方法與翻譯策略進行解釋與說明。各工作坊展示完畢,教師根據各工作坊形成的最終譯文,提出譯文中存在普遍問題與典型問題,組織全體學生就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與討論。從這個層面來講,“翻譯工作坊”可被視為基于翻譯實踐的研討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負責組織課堂活動有序開展,還需將每次翻譯任務中所涉及文本的特征以及翻譯該類商務文本的所使用的翻譯策略、翻譯方法及注意事項進行簡明扼要的總結與歸納,希望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翻譯不僅僅是語言之間的轉換,在翻譯過程中,還需要綜合考慮文本類型、文體、語篇等因素。
3.課后。根據課堂展示與教師點評,各工作坊對譯文進行討論與進一步修改,提交最終譯文,并撰寫本次翻譯任務的自我評價總結 。在評估階段,教師采用多元課程評價方式,將小組自評、小組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首先,各工作坊綜合本次翻譯任務的表現,通過自我評價總結進行自我評價;其次,通過課堂展示與課堂討論,學生應認真研習其他工作坊的譯文,對其綜合表現進行點評,小組進行客觀互評;最后,任課教師綜合學生的各項能力水平,對其給予更為科學的評價。通過小組自評、小組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本課程形成了客觀、公正、多元的考核體系。
四、結語
“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改變了《商務英語翻譯》課程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靈活使用各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以學生為中心,以翻譯任務為導向,實施任務型教學,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在譯中學、學中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提升學生對《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翻譯理論、翻譯策略及翻譯方法的實際運用能力,使學生有效應對各類商務英語翻譯的實踐性工作。
參考文獻:
[1]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J]. London: Routledge, 1993.
[2]Keeley, E. The state of translation[J]. In Modern Poetryin Translationnos, 1981(3):41-42.
[3]Szczyrbak, M.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business and legal translation to Polish undergraduate students[J]. SKASE Journa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2008(3):65-81.
[4]Wolfson, L. The contact between text, mind, and one's own word in a translation workshop[J]. Translation Journal and the Author, 2005,34.
[5]艾米娜,孫繼紅.“工作坊”式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實踐模式微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6):37-38.
[6]霍興.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微探[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2016(1):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