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英 彭三英
進入新時代,信息技術突飛猛進,教學思想日新月異,課堂變革應運而生。新時代的課堂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公民的主陣地。
為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機制,構建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常德市鼎城區教育局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與創新上有自己的做法。
創新機制,加大投入,夯實教育信息化基礎
鼎城區教育局創新機制,采用上級撥付資金、區級配套資金和單位自籌資金相結合的方式,以“三年建設,五年還賬”為準則,共投入資金4353萬元,為69所學校配備了993臺高端交互式智能一體機,在50所農村學校新建了51間云桌面機房,所有學校光纖到校,實現了資源共享,建成了“寬帶網絡校校通”。目前,全區全面建成了教育城域網,有4間集錄播、網絡直播、點播等功能于一體的專業錄播室,中心小學以上學?!鞍喟嗤ā毖b備率100%,滿足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育資源的需求,實現了“優質資源班班通”。學校云桌面機房裝備率100%,為學生搭建了交流、學習的信息化平臺。
深化應用,試點引領,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
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育信息化應用活動。近幾年,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鼎城區共有6638名教師參加曬課,曬課節數達8223堂,其中獲部、省、市級優課91堂。這些課是教師們運用信息化輔助教學的成果,也是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見證。
不斷申報教育信息化試點項目。2015年,花船廟小學申報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試點項目“信息化條件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創新教學模式研究”。2020年6月,永安小學成功申報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創新試點項目“信息化教育教學創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這些活動促進了教育信息化的應用,使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邁上了新臺階。
強化培訓,以人為本,培養新時代信息化人才
要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必須聚焦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強化以能力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力量,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使之具備良好的信息思維。
首先,積極開展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每年暑期,鼎城區教育局對各學校信息技術教師、機房管理員進行業務培訓,聘請學科專家、公司高級講師采用多形態信息化授課,包括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提升、學科與信息化的融合培訓、班級管理與智能評價軟件、教師發展與教研管理信息化平臺的使用等。培訓以點帶面,由參訓教師回學校開展全員培訓。
其次,堅持督查常態化工作。我們使用集控系統對全區各學校常規管理和使用進行督查,重點檢查“班班通”的建設情況、網絡建設情況、信息化應用情況等,通過督查,我們了解了各校的實際情況,掌握了學校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需求,明確了以后的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