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幾年,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常德市鼎城區嚴家崗小學按照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不斷加強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著力構建良好的區域教育環境,繪制信息時代的教育藍圖,探索獨具特色的信息化育人之路。
目前,學校開通了100兆光纖,無線網絡覆蓋全校,安裝了30間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室,全校教師積極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合格率達100%。
一、統籌規劃,構建體系
為切實把教育信息化置于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學校成立了以校長任定華為組長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并把“班班通”的管理和應用納入學校管理體系,統籌規劃,明確目標,科學管理,落實到位,切實提升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同時,學校建立和完善了“班班通”設備維護和保養制度、網絡安全與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日常應用管理制度、監督檢查制度和激勵機制等,切實保證“班班通”管理與應用有序化和常態化。
二、共建平臺,共享資源
為進一步提升資源共建共享成效,實現信息化資源建設目標,學校不斷完善信息化資源建設系統,堅持資源購置、平臺建設和校本開發,有效解決了學校信息化工作資源開展、交流、管理等問題。
學校不斷充實教學資源庫內容,使新資源能及時應用到一線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學校的局域網,隨時訪問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教學資源庫內容有課件、案例、校本培訓、試題和學校各項政策法規等。本學期,學校又增添了素材資源,包括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內容,如視頻資源里有體育(廣播體操)、衛生(眼保健操)、安全(安全教育專題片)、德育(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方面的內容,充分體現了學校各項工作與線上教育的整合。學校還在動畫資源里新增了傳統文化內容,包括弟子規、三字經等,聲情并茂的講解便于學生接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課堂教學。
三、強化技能,優化教學
一支適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師資隊伍,是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學校通過“兩機制”建設,全力打造高素質的信息化師資隊伍。
一方面,建立全員培訓長效機制。學校構建了以問題研究為主、以探究探新為基本內涵的培養策略,針對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普通存在的問題,形成了“計劃—內容—主講—總結—提高”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模式。
另一方面,建立優化課堂教學長效機制。學校采取以課帶訓的形式,通過組織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公開課活動,引領教育教學方向。授課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帶領學生在網絡空間中遨游,去探索、學習、感受、感知和體驗,為學生提供了一種較為理想的學習環境。 (胡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