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光春 嚴紅梅

琿春市第一實驗小學在延遲開學期間組建了一支支撐線上教學的“信息技術團隊”,團隊指導教師充分利用網絡學習空間,確保了線上教學順利進行。
組織培訓,掌握應用技術
2月10至11日,學校組織網絡授課教師利用延邊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希沃官網、學校QQ資源群等渠道下載相關軟件,并開展了網絡教學專題培訓。以校長張京哲為首的全體中層以上領導、全體教研組長帶頭參加了培訓。當網絡授課遇到問題時,信息技術團隊教師在群里開展集中討論,研究應對辦法,有的教師還撰寫了指導手冊,確保線上教學順利進行。
信息技術團隊在“空中課堂”開課的前期、中期針對家長、教師、學生進行了三次問卷調查,查找存在的問題,征求家長及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多次調整教學時間、教學方式及教學流程,確保最大限度地保障網絡教學質量。
精準選擇,利用優質資源
教學上學校主要依托延邊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疫情期間,延邊州電化教育館為民族地區、民族學校師生們專門開辟了延邊州朝鮮族雙語教育資源共享專區和朝鮮族優質(課例、微課)中心,雙語朗讀等系列資源。師生依托于平臺資源與希沃云課堂相融合進行線上直播互動,有師生連麥和視頻互動教學兩種方式。學校的線上授課還結合了微視頻授課的方式,微課制作內容少而精,視頻形式活潑有趣。
作業批改則以“人人通”平臺和教學助手為主,發揮網絡學習空間的優勢,讓網絡學習空間在疫情期間真正發揮作用。
規范作息,把控授課時間
學校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按照動靜結合的原則,模擬學生的在校生活,營造學習氛圍。嚴格把控每節課的授課時間,豐富課表內容,開設朝鮮語文、廣播操、音樂、美術、心理等特色課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學習質量。
巧用“五環節”,保證質量
“停課不停學”期間,琿春市教育局多次出臺延遲開學工作方案,指導基層學校的網絡教學工作。同時,市教師進修學校也提出了符合當時線上+線下教學的“混合學習五環節”,即課前導學、線上教學、課后檢測、分層輔導、分層訓練。
學校教學副校長結合“五環節”,利用希沃知識膠囊對教師們進行了專題培訓,指導“五環節”的具體步驟及操作方法。培訓結束后,教師們迅速轉變教學方式,把網絡平臺作為教育“主陣地”,實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網絡教學方式。
利用數據,評價學習情況
學校根據線上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習內容的互動、學生與教學環境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分析學生的網絡學習狀況,從而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指導計劃,及時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整。
除此之外,教師們還每天“盯、關、跟”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把經過篩選后的網絡上的各類優質教育資源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們更明白利用網絡空間學習的重要性,并督促家長、學生做好防控疫情工作,及時推送各種防疫信息,及時上報疫情防控情況。
在主管校長的帶領下,學校信息技術團隊的管理結構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型”過渡。“扁平型”的結構大大縮短了上下級之間的距離,使信息流向更快捷,而且更易于激發團隊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以及工作成就感。
主管領導牢牢把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戰略和方向,使團隊成員不偏離學校信息化發展的目標。在堅持大原則的前提下,使每個成員都能獨立負責職責范圍內的事務,做到讓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各顯其能,創造性地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成員們共同承擔了省、州級信息技術應用課題,形成的一系列課題研究成果也必將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向更深、更廣的領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