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正瓊
摘要: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經濟環境下,企業的債權債務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關系著企業資金的有效運用,決定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和財務狀況。本文闡述了國有企業債權債務管理的相關概念,分析債權債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最后找到改善這些問題的方案。
關鍵詞:國有企業;債權債務管理;催收方式
一、國有企業債權債務管理的相關理論
(一)國有企業債權債務管理的相關概念
國有企業債權債務管理是指包括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暫收款、暫付款、預付款、預收款、應收款、應付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備用金等往來款項的管理。
(二)國有企業債權債務管理的特征
1.債務過大
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國有企業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不惜舉借外債,向各個銀行貸款盲目投資,結果造成資金超量占用,每個月需要償還大筆銀行利息,所得盈利也不夠支付利息,出現企業給銀行“打工”現象。
2.應收賬款回收率低
一些國有企業對應收賬款的管理不重視,沒有成立應收賬款催收小組,也沒有專職的人員對應收賬款清理,結果造成了本可以收回的賬款不能及時收回,本該全部收回的賬款,卻只收回了一小部分。造成這種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企業只注重數額較大的欠款,而忽略數額較小的欠款;二是只注重近兩年的欠款,而不重視三年以上的長期欠款的催收;三是沒有實地去了解債務方的經營情況,只注重表面催收,要求債務方作出書面或口頭的還款承諾;四是在應收賬款催收過程中,一旦出現困難,便退縮了,沒有一追到底的勇氣;五是雙方通過協商的多,而很少采用法律手段。企業如果能有效利用法律手段來加強應收賬款的催收,做到防患于未然,即使不可避免產生催款糾紛,也可將應收賬款風險降到最低。
(三)加強國有企業債權債務管理的重要意義
資金是國有企業生存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而債權債務是企業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國有企業產生不良的債權債務,就會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隨著網絡信息化不斷發展,給國有企業債權債務管理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增加了資金管理的風險。因此,加強國有企業債權債務管理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企業的債權和債務兩個部分,通過對債權債務管理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財務風險狀況。企業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以及現金流狀況,都與企業的資金緊密聯系,通過債權債務來反映。企業只有做好對債權債務的管理,才能清楚知道企業對外的債務和債權情況,通過數據分析,結合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才能做出較為準確的決策。企業如果缺乏對債權債務管理,便會面臨清償債務,債權難以得到實現,就會給企業的正常經營帶來很大風險。如果企業債務過大,債權難以實現,經營活動的資金緊張,就會導致資金鏈的斷裂,嚴重影響企業發展。因此,良好的債權債務管理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合理的債權債務結構,能夠使資金得到有效運用。
2.有利于充分利用資金的時間價值
加強債權債務的管理,可以使企業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企業之間的買賣方式產生較大變化。目前,企業較為流行的交易方式就是信用交易。對債權人而言信用交易可以提高產品的銷售量,增加營業收入,提高利潤率,減少企業的存貨量,倉促和管理費等。對于債務人而言,通過信用交易,企業不用立刻支付現金,符合財務管理早收晚付的原則,達到充分利用資金的時間價值,從而使資金得到有效周轉。
3.有利于降低企業的資金風險
企業債權債務管理包括橫向管理和縱向管理。橫向管理就是企業根據自身發展成立專門的債權債務管理機構,指定專職人員負責,對所有的債權債務分類管理,不同的債權債務由不同的部門處理。通過以上手段來加強債權債務的清償,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收,以此來減少企業的風險。縱向管理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事前管理主要是根據債權債務所處的不同階段,對其進行匯總分析、登記等;事中管理是指通過對債權債務的分析,采取相應的清理措施,制定出債權債務的清理方案,對部分的債權債務需要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或者予以核銷等;事后管理主要是針對到期的債權債務予以清理,根據逾期的債權債務情況,分別采取不同的清理方法,比如建立獎勵機制或者委托第三方清理等。只有這樣,才能夠降低企業的資金風險。
二、國有企業債權債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國有企業的債權債務管理關系著企業日常的資金運轉情況,關系著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現金流是企業生存發展關鍵,一旦現金流斷裂,企業就會面臨倒閉危險。國有企業債權債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相關管理層的債權債務管理意識淡薄
國有企業的債權債務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只有加強債權債務管理,才能使企業得到正常運轉。但就目前來看,一些國有企業對債權債務管理不夠重視。一方面,一些國有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獨占鰲頭,擴大市場銷售額,增加利潤,冒著巨大的財務風險,沒有對債務人進行信用等級評估,就賒銷貨物或提供勞務等,從而形成大量不能及時收回甚至收不回的爛賬、呆賬等。另一方面,一些國有企業沒有對自身需要承擔的債務進行充分有效管理,等到債權人上門催繳時才意識到自身的債務已經到期,沒有足夠充分的準備,從而導致無法在信用期限內歸還欠款,影響企業發展信譽。
(二)國有企業對債權的催收方式不夠完善,達不到期望結果
一些國有企業對自身債權的清理方式方法不是特別科學、合理,導致達不到預期的債權催收結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一是相關人員對債權的催收缺乏主動性,對日常的債權催收工作不重視,只有等到領導督促,才去催收。這樣就對債務企業的經營狀況不能很好了解,債務企業的財務狀況發生異常也不知道,一旦債務企業的財務狀況發生惡化,應收債權就很難收回。二是沒有有效債權催收獎懲措施,沒有把應收債權的催收納入績效考核體系,這樣就導致相關人員待于對債權的催收。三是大部分國有企業只注重催收賬齡短的債權,對賬齡長的債權待于管理,就會產生無法收回的壞賬、呆賬,且每年還需要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最終會導致利潤下降。四是部分國有企業對債權的催收方式不夠科學、不夠合理,只是單純的以現金來回收債權。五是一些專門的債權催收員工辭職,調離該崗位,沒有詳細的交接手續,使得在債權催收過程中找不到相關依據,結果加重了債權催收難度,最終使企業的應收債權像滾雪球越滾越大,使得企業無法正常經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