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喬家樂 劉玉香
摘要:中國經濟水平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在這種背景下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我國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用品更新換代頻率越來越快,大學生的閑置物品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中國現在地區經濟發展不平橫,貧富差距較大,眾多貧困地區是國家高度關注的重點,國家為此實施精準扶貧政策。大學生的閑置物品與“精準扶貧”工作怎樣有效的對接,實現物盡其用、杜絕浪費、保護環境的目的,為決勝扶貧攻堅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成為開展本課題研究的根本所在。本文研究涉及到大學生、高校、幫扶對象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等方面,既對大學生閑置物品處理方式展開調查研究,又對其平臺運作進行具體的分析,還要對幫扶對象的切實需要展開實地調查,以掌握其真實情況,制定有效的大學生閑置物品處理系統,在“精準扶貧”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因此,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此外,本課題構建的系統對全國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閑置物品;精準扶貧
我們提出了精準扶貧工作和大學生閑置物品相結合的設想,通過此機制,對大學生閑置物品進行合理分配,運用閑置資源來實現精準幫扶,避免資源嚴重浪費,保護環境,促進了精準扶貧政策和方針的有效落實。
1? 具體研究機制
故我們打造此大學生閑置物品綜合利用平臺的主要目的則為更好的精準扶貧,在中國的扶貧攻堅戰中,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精準扶貧,即真正做到: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扶貧的智慧是對癥下藥,需多種方式結合。而我們所采取的辦法就是最直接的扶貧方式:從物質上給予。
而這中間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如何精準有效的將大學生閑置物品綜合利用平臺和精準扶貧連接在一起,首先,一定要先找好精準扶貧的地區和對象,一方面,我們可以采用小范圍內試點扶貧的方式,利用學校政策,通過學校或者老師與基層政府或者村委會等基層人民組織取得聯系,與其進行溝通,我們此平臺所進行的扶貧就是捐贈生活物品、學習物品等,所以先了解到當地真正需求物資的種類和數量。通過這些物質給予一定程度上改善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且地區的選擇也要進行考慮,應從運輸費用、交通便捷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量,當然大多數貧苦地區交通也同樣“貧苦”,這就更需要我們前期做好交流和準備,考慮如何運輸捐贈物資等問題。另一方面,貧困地區可以通過向該平臺求助的方式,說明具體情況和缺乏物資的種類和數量,我們可以通過實地考察或者其他方式確定該地區是否符合扶貧條件,并協商具體物資,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為該貧困地區征集捐贈該種類物資的消息,同時組織志愿者為該募捐活動積極宣傳,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其次,利用大學生閑置物品回收站平臺進行扶貧物資的籌集,主要采取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即線下設立大學生物品回收站,線上設立微信公眾號且在線下地區特別是大學校園里對學生們進行推廣,增大其影響力。前者作為物資回收的實體平臺,后者作為信息公布推廣的服務平臺,二者共同搭建使用,促進扶貧項目的快速發展。其具體的運作模式,我們也有了較為具體的規劃。線下設立大學生物品回收站,先向學校項目活動負責人申報,得到許可后,正式設立站點并選定各個站點的負責人。通過與校級組織志愿者協會合作征集志愿者,前期積極宣傳,讓大家了解到大學生物品回收站設立的作用和意義,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初步實現回收站的正常運行。根據我們前期對定點扶貧地區的具體調查和了解,定期從大學生物品回收站中取出物資整理、消毒并打包,以郵寄或者直接運送的方式,交給貧困落后地區扶貧工作的負責人,實時溝通,保持聯系,確保物資可以送到每一個貧困戶的手中,給他們帶去溫暖和希望。線上設立微信公眾號,這個平臺針對的是大眾,包括在校大學生、社會人群、群體組織以及貧困地區的人民。第一,學生們關注微信公眾號后,可以在平臺投稿,發布閑置物品的相關信息,選擇捐贈或交易,如選擇捐贈物品可直接在物品欄中選擇其捐贈的物品屬于哪一類型,便于我們后期分類整理,將適合不同地區的物品發往各地,我們也會登記捐贈人的信息,當然信息嚴格保密,便于我們后期回訪后告知捐贈人其捐贈物品的具體用途以維護我們平臺的信用。另外選擇交易的其他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平臺聯系物主協商交易方式或者取得方式。第二,在捐贈物資交接至貧困地區人民的手中后,該地區扶貧項目負責人需提交相關照片和視頻,我們將在公眾號中發布反饋圖片和視頻,根據大家的意愿,公開感謝參與捐贈活動的同學們。除此之外,對于線上線下平臺有一些不足之處,大家也可以在公眾號中反饋,我們會根據大家的意見和要求,進一步改善服務質量和提升服務水平,為大家提供更好更多的便利和幫助。
2? 機制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3年習近平提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并在兩會中強調要實施精準扶貧,進行重點施策,進一步闡述了精準扶貧理念。進一步的凸顯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確了我們的研究機制存在的意義。精準扶貧下大學生閑置物品綜合利用機制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科學、合理、舒適的運行環境,同時更加的凸顯了我們的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更新了大學生對閑置物品利用的認知度,也提高了大學生對精準扶貧工作的了解度,既實現了資源合理分配,也保護了我們的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
3? 機制實施的可行性
3.1契合國家政策,為我們此平臺的建立、運行、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3.2 眾多高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會為我們的實踐運用提供政策上的扶持。
3.3我們前期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了解到70%以上的學生十分愿意了解并使用此平臺,進行對貧困地區的捐贈,有利于我們籌集物資。
3.4此前已經有類似模式出現,也對我們此機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3.5創新創業學院對我們項目提供了相應的資金支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3.6新時代大學生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愿意無償擔任志愿者為扶貧工作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綜上所述,根據本次精準扶貧下大學生閑置物品綜合利用機制研究,我們了解到大學生閑置物品的利用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并且對精準扶貧政策的認知度不高,沒有建設科學合理的機制,同時大學生本身具有不合理的消費觀念和行為等問題。
對此基于上述的問題和政策,我們進行了精準扶貧下的大學生閑置物品綜合利用機制研究,建立了大學生物品回收站,使捐贈人和受贈人能夠有效的對接,充分發揮我們中間媒介的作用,來幫扶校內貧困大學生與貧困地區人民。同時對回收物品的信息進行網上信息公開,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增強社會各階層認識對我們的信任。不論是平臺的建立、信息的公開、系統的完善,機制的研究,我們的目的就是來建立一個系統完善的大學生閑置物品綜合利用機制,為我們的精準扶貧工作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讓資源“忙”起來,讓資源“動”起來,讓我們的大學生生活更加有意義,更加符合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讓我們的環境更加美麗,社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1]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
[2]基于微信公眾號的校園二手物品交易的研究? 徐佳慧;高學石;王麗.
[3]互聯網時代下-對校園閑置物品交易平臺構建的可行性調研分析? 劉洪利;李榮;杜曉雪;li ting.
作者簡介:王婷婷,女,漢族,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喬家樂,女,漢族,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劉玉香,女,漢族,華北水利水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