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副執行干事 阿米爾·穆哈默德·阿卜杜拉
世界糧食計劃署是聯合國和全世界最大消除饑餓的人道主義機構,在物流、航空和應急電信服務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這些年來,我欣慰地看到世界糧食計劃署與中國的關系不斷發展。20世紀80年代,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世界上消除饑餓最大的項目在中國。此后,中國在減少貧困和饑餓方面進展迅速,不僅在國內取得巨大成就,而且現在是向聯合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主要貢獻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自2016年以來,中國政府為世界糧食計劃署的30多個國家糧食援助項目作出了貢獻,提供專業技術在全球范圍內拯救生命、改變生活。今年,我們將合作擴展到全球人道主義供應鏈這一關鍵環節。
新冠肺炎疫情使低收入者、弱勢群體苦難倍增,數百萬人失業,破壞了生命供應鏈,危及社會組織。疫情加強了長期存在的不平等,加劇了饑餓、營養不良和易患疾病。我特別關注疫情對女企業家、中小企業帶來的影響,尤其是農村地區。世界糧食計劃署估算,到2020年底,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將增加80%,達到2.7億人。
這給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全球供應鏈和物流力帶來了嚴峻挑戰。我很自豪,世界糧食計劃署建立了一個應對全球疫情的全面系統,包括提供共同后勤服務支持全球人道主義、醫療響應。
今年5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致辭,提出應對疫情六項建議,包括與聯合國系統攜手合作,在中國建立全球人道主義防疫物資儲備中心,確保全球供應鏈運行。
應對危機,臨時的全球人道主義響應中心在中國迅速建立。自疫情暴發以來,世界糧食計劃署代表51個組織前往165個國家運送抗疫物資,覆蓋超過世界85%的地區。到目前為止,全球疫情響應分發的超過80%人道主義和醫療物資通過該中心運輸。這是實現習近平主席建議的第一步,也是在中國建立一個長期的服務整個人道主義團體中心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受疫情影響,世界糧食計劃署正在努力滿足多達1.38億人的糧食需求,這是世界糧食計劃署歷史上最大的人道主義響應。前所未有的危機需要史無前例的響應,世界糧食計劃署呼吁在接下來的6個月里援助49億美元,在83個國家開展拯救生命的工作。世界糧食計劃署繼續呼吁我們的所有伙伴(包括中國)援助,一起幫助我們拯救生命。
2017年5月14日,我在北京和數百位世界領袖出席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我們討論了如何聯通政策、設施、貿易、資金、民心,包括糧食供應鏈聯通,這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我很高興,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中國攜手應對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中國能作出重大貢獻、改變數百萬人的生活。我期望繼續加強我們的抗疫合作。同時,在今后的幾年時間里,我們要更加關注實現2030年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