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度全球谷物產量創紀錄 但產量增幅連續調窄
聯合國糧農組織11月預計,2020/2021年度全球谷物產量27.5億噸,同比增長1.6%,增幅預測數連續3個月調窄。玉米、小麥和大米產量均低于10月份預期,全球谷物貿易活躍,庫存水平下降。谷物庫存消費比仍處于過去10年來偏高水平,供應相對充足。10月份全球谷物價格指數111.6,環比上升7.3%,連續4個月上漲,同比上升16.6%。
預計2020/2021年度全球谷物產量27.5億噸,同比增加4267萬噸,創歷史紀錄,但比10月預測數下調1273萬噸。下調的主要原因是玉米產量低于預期。預計全球谷物消費量27.45億噸,同比增加5241萬噸,比10月下調130萬噸。預計谷物貿易量4.51億噸,同比增加1317萬噸,比10月上調390萬噸,是歷史新高。全球玉米貿易量高于預期。預計全球谷物期末庫存8.76億噸,同比增加393萬噸,比10月下調1364萬噸,低于2017/2018年度的8.8億噸庫存量,是歷史次高。
1.小麥
預計2020/2021年度全球小麥產量7.63億噸,同比增加80萬噸,比10月下調225萬噸,略低于2016/2017年度7.64億噸的產量。環比下調的主要原因是烏克蘭和阿根廷小麥產區持續干旱,產量低于預期。預計2020/2021年度全球小麥消費量7.58億噸,同比增加755萬噸,比10月上調142萬噸,歐盟消費量高于預期。預計小麥貿易量1.85億噸,同比增加53萬噸,與10月基本持平。俄羅斯出口高于預期,烏克蘭出口低于預期。預計全球小麥期末庫存2.81億噸,同比增加518萬噸,比10月下調378萬噸,是歷史次高。歐盟、美國和俄羅斯庫存數低于預期。中國以外的多數國家小麥庫存同比下降,其中阿根廷、歐盟和美國等主要出口國或地區因產量下降,庫存同比減少。
北半球2021/2022年度冬小麥開始播種,較高的價格吸引部分主產國擴大種植規模。歐盟在經歷了2020年產量低谷后,2021年產量很可能回升。美國冬小麥播種總體順利,播種面積基本保持不變,但大平原南部和中部降雨持續偏少,可能影響產量前景。俄羅斯產區缺少降雨,可能影響早期作物苗情。烏克蘭土壤墑情不足,預計播種面積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亞洲小麥價格較高,預計部分國家(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小麥種植面積高于往年平均水平。
2.玉米
預計2020/2021年度全球玉米產量11.6億噸,同比增加2210萬噸,但比10月預測下調1050萬噸。環比下調的主要原因是:歐盟和烏克蘭產區天氣持續干旱,玉米產量預期進一步下調;美國部分玉米產區天氣較差,產量下調。預計全球粗糧產量14.78億噸,同比增加3428萬噸,比10月下調1012萬噸。預計全球玉米消費量11.69億噸,同比增加2540萬噸,比10月上調80萬噸。玉米飼用消費量高于預期,但工業消費低于10月份預期。預計全球粗糧消費量14.77億噸,同比增加3708萬噸。預計玉米貿易量1.8億噸,同比增加640萬噸。中國玉米價格上漲,進口需求增加。歐盟玉米減產,預計進口量上升,美國和巴西玉米出口強勁。預計全球粗糧貿易量2.2億噸,同比增加983萬噸。除玉米貿易量增長外,大麥和高粱貿易量也趨于上升。預計全球玉米期末庫存3.46億噸,同比減少900萬噸,比10月下調1080萬噸,是過去5年來低點。多個玉米主產國或地區庫存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巴西庫存下降的原因是出口強勁,中國是由于內需增加,歐盟和美國則是因為產量預測數下調。預計全球粗糧庫存4.13億噸,同比減少85萬噸。
3.大米
預計2020/2021年度全球大米產量5.09億噸,同比增加760萬噸,是歷史新高,但比10月下調40萬噸。印度尼西亞產量前景比較樂觀,緬甸和尼日利亞產區天氣狀況較差,產量低于預期。預計2020/2021年度全球大米消費量5.1億噸,同比增加778萬噸,大米食用消費量繼續增長。預計全球大米貿易量4716萬噸,同比增加280萬噸。預計全球大米期末庫存1.82億噸,同比減少40萬噸。但全球主要的大米出口國庫存繼續攀升,供應充足,庫存消費比是過去7年來的高點。
預計2020/2021年度全球大豆產量3.68億噸,比上年度增加2860萬噸,增幅8.4%;消費量3.7億噸,比上年度增加1100萬噸,增幅3.1%;貿易量1.67億噸,比上年度減少70萬噸,減幅0.4%;期末庫存5440萬噸,比上年度減少270萬噸,減幅4.7%。
11月5日,CBOT軟紅冬麥主力合約收盤價609.75美分/蒲式耳,月環比上漲25美分/蒲式耳,漲幅4.3%。拉尼娜天氣對全球小麥生產前景形成不利影響,美國冬小麥苗情優良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對小麥價格形成支撐。不過黑海地區冬小麥產區出現降雨,緩解了小麥價格上漲壓力。
11月5日,CBOT玉米主力合約收盤價408.25美分/蒲式耳,月環比上漲29.25美分/蒲式耳,漲幅7.7%。美國玉米出口較旺,截至10月29日,美國2020/2021年度新季玉米出口銷售3319萬噸,同比增長179%。其中,我國采購1076萬噸,去年同期僅6萬噸。巴西玉米出口需求旺盛,國內養殖業需求強勁,玉米供應趨緊。烏克蘭玉米產量低于預期,出口可能受到影響。
11月5日,泰國破碎率5%大米FOB報價472美元/噸,月環比下降21美元/噸;越南破碎率5%大米FOB報價500美元/噸,月環比上漲35美元/噸。泰國新稻收獲上市,但大米加工商仍有較多陳米庫存。1-9月泰國大米出口量約400萬噸,同比下降32%。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出現強降雨,稻米收獲及供應受到影響,但出口并不旺盛。據越南政府初步統計,1-10月越南大米出口量529萬噸,同比下降4%。
11月5日,CBOT大豆主力合約收盤價1103.75美分/蒲式耳,月環比上漲81.75美分/蒲式耳,漲幅8%。南美大豆播種期間天氣干旱,近期降雨還未解除市場對南美大豆供應推遲的擔憂。美國大豆出口前景仍被看好,截至10月29日,美國2020/2021年度大豆出口銷售4850萬噸,同比增長132%。其中,我國采購2681萬噸,同比增長275%。
俄羅斯某農業咨詢機構稱,俄羅斯中部地區天氣干燥,可能造成小麥播種面積減少10%~15%。同時,干燥天氣可能導致冬小麥作物在11月份遭受霜降破壞,受上述因素影響,預計俄羅斯小麥出口價格呈上升態勢。俄羅斯約60%的小麥為冬季作物,是全球主要小麥出口國,但有干預谷物出口貿易的歷史。市場猜測,俄羅斯政府可能在2020年底前實施出口限制,以遏制國內小麥價格上漲。不利天氣也影響到全球其他產區小麥生產,烏克蘭谷物貿易商協會將2020年烏克蘭小麥產量預估數從2660萬噸下調至2530萬噸;歐盟頭號小麥生產國法國2020年軟小麥產量比過去5年平均水平下降15%;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預計2020/2021年度阿根廷小麥產量同比下降11%。
烏克蘭經濟部稱,烏克蘭目前沒有計劃重新審議2020/2021年度的小麥出口配額。根據烏克蘭政府和糧商達成的諒解備忘錄,2020/2021年度(7月至次年6月)烏克蘭將出口不超過1750萬噸的小麥,以確保國內需求。烏克蘭經濟部稱,7-9月份烏克蘭已出口849萬噸小麥,預計10月份出口量156萬噸,2020/2021年度前4個月出口量超過1000萬噸,相當于2020/2021年度小麥出口配額的57%。該部門表示,由于出口總目標下調,所以顯得出口步伐很快,未來小麥出口步伐可能逐步放慢,經濟部可能在2021年1月份再審議出口配額。2020年烏克蘭收獲約2500萬噸小麥,低于2019年的2830萬噸。2019/2020年度烏克蘭出口了2050萬噸小麥。
某農業預測機構表示,到2021年1月底巴西大豆開始收獲時,預計農戶將預售70%產量的大豆,沒有跡象顯示大豆收獲上市時價格將顯著下跌。受需求強勁、現貨供應偏緊、貨幣雷亞爾匯率疲軟等因素影響,巴西帕拉納瓜港口大豆報價創下歷史新高。該公司稱,大豆供應偏緊局面將會持續到年底,大豆收獲推遲時間越長,供應就會越緊張。由于播種季節初期天氣干旱,巴西大豆播種延遲,目前估計還不會影響單產,但即使主要產區出現降雨,收獲延誤仍無法避免。預計20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種植面積同比增長3%,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326億噸,同比增長7%。截至10月20日,巴西農戶已預售7700余萬噸大豆,相當于預期產量的58%。
貿易商稱,南美主要出口地區玉米價格飆升,可能迫使越南玉米供應商尋找其他來源。越南供應商目前在考慮產地可選的玉米,包括南美、南非和美國。貿易商表示此前越南買家更青睞南美玉米,其中阿根廷玉米是首選。阿根廷玉米占越南玉米進口總量的70%左右,但隨著阿根廷玉米現貨價格的飆升,對越南銷售玉米的出口商已經開始考慮提供其他產地玉米,尤其是美國和南非玉米。美國農業部預計2020/2021年度越南將進口1200萬噸玉米,同比增加100萬噸。2019年阿根廷向越南出口了750萬噸玉米,巴西向越南出口了400萬噸玉米。2020年越南可能增加俄羅斯、美國和烏克蘭玉米進口,2019年上述三國對越南玉米出口量相對較少,分別為44萬噸、22萬噸和7萬噸。阿根廷和巴西玉米在經過強勁出口后,供應幾乎耗盡,加上市場擔心新季玉米產量前景,促使越南進口商將目光從南美轉向其他產地。巴西和阿根廷玉米出口前景存在不確定因素,包括匯率波動、新季作物播種耽擱、國內需求增加以及天氣問題,導致新季玉米和陳季玉米價格容易上漲。隨著供應渠道多元化,出口商可能在2021年南美玉米價格大幅上漲時出口美國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