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培相
(四川省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
腎臟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內科疾病,發病原因較多且疾病機制較為復雜。患者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可能會引發其他疾病。腎臟是人體排泄毒物的重要器官,能夠調節患者的血壓,幫助人體維持體內的酸堿平衡及體液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人體器官。臨床上通常采用檢查血清肌酐的方法對腎功能受損的患者進行檢測。
(1)呼吸系統危害:腎功能損傷會造成呼吸系統的損傷。患者在呼氣的過程中會出現口腔異味的情況通常是尿味,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肺炎、胸膜炎、支氣管炎等情況。
(2)心血管系統危害:腎功能損傷可能會導致高血壓、心肌損害、心律紊亂等情況出現,或者出現小動脈、視網膜小動脈硬化導致視力受損或視網膜出血。
(3)造血系統危害:腎功能損傷容易對造血系統產生危害,其主要癥狀為貧血,早期患者多有出血的情況。
(4)腎功能衰竭:腎功能損害嚴重的會引起腎功能衰竭,由于腎臟不能維持一個穩定的體液環境,導致患者力不從心、身心俱疲、注意力不能集中。
臨床上通常采用檢查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的方法對腎功能受損的患者進行檢測。在進行腎損傷檢測采用尿微量蛋白和尿蛋白檢測,在檢測的過程中尿微量蛋白及IAO蛋白的陽性率高于健康患者,醫生可由此作為指標進行判斷。尿β2-微球蛋白(β2-MG)是評價腎功能的一種常見的指標尿肌酐比值(ACR)在對早期腎功能損傷的檢測當中可以提供相對可靠的實驗依據。β2-MG是一種分子質量小的蛋白質,在人體的體液當中非常常見。
(1)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肌酐指數在120~133 μmol/L。腎的排泄能力相對較穩定,對水調節、電解質調節及體內體液的調節酸堿平衡的調節能力也相對穩定,患者的血清肌酐及血尿素氮有輕微的升高。
(2)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肌酐指數在133~442 μmol/L,患者會出現夜尿、尿頻或尿多等情況。此時患者開始出現貧血,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及全身輕度不適等情況。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
(3)腎功能衰竭期:肌酐指數在442~707 μmol/L,此時患者的腎功能已經嚴重受損,患者的貧血癥狀明顯且開始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等腸胃疾病。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顯著升高,出現酸中毒、低鈣、高磷、高鉀等內分泌紊亂等情況。
(4)尿毒癥期:肌酐指數>707 μmol/L,尿毒癥期即慢性腎衰晚期,此時,人體的各大器官出現功能衰竭的情況,患者通常會感到惡心嘔吐、煩躁不安、血壓增高、心慌、氣短、呼吸困難、嚴重貧血、抽搐等情況,嚴重的會出現昏迷的狀況。患者出現高血鉀、低鈉血癥、高磷血癥。
醫生會根據不同的腎功能損傷原因及損傷情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慢性腎功能損傷的患者,是通過長年累月而導致的腎功能損傷,其損傷不可逆轉,臨床上主要通過延緩損傷進度和控制治療為主。急性腎功能損害的患者,通常具有病情急劇加重的因素,醫生找出此因素并加以治療,能夠幫助患者的腎功能進行恢復。
腎功能損傷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由于疾病的機制較為復雜,誘因也相對較多。為了防止早期腎功能損傷的進一步惡化,患者需要及時的進行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