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娟
(彭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彭州市精神衛生中心))
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加劇,老年群體在壽命大幅延長的同時,其心理需求也在發生變化。老年焦慮是影響健康老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給予其正確的治療方式,關注老年心理健康是促進健康老齡化的重要手段。
老年焦慮為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原本其易于治療,但該癥有迷惑性和隱匿性,因此,識別率較低,據統計,內科醫生對老年焦慮癥的識別率僅有10.5%,導致患者難以得到及時治療和干預,最終心理狀態不斷惡化,發生精神致殘和自殺,是影響老年健康的一大因素,應當引起臨床重視。患者發生老年焦慮癥之前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現為自信心不足、膽小怕事、自卑、謹小慎微、對于身體不適和輕微挫折即可表現為較嚴重的緊張、情緒波動以及焦慮等情緒。此外,外界環境對精神的刺激也是老年焦慮癥發病的主要因素。
生物反饋療法(Biofeedback Therapy)即利用現代生理科學儀器,通過自身反饋人體內心理、病理信息,使患者接受特殊訓練后,可有意識地進行心理訓練及“意念”控制,以此達到調整機體功能、恢復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目的,是近年來受到臨床廣泛關注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生物反饋的運用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使來訪者進行放松訓練的學習,避免來訪者過度緊張,保證其機體處于一定程度的放松狀態。另一方面則是待來訪者掌握放松技巧后,通過生物反饋儀,幫助來訪者掌握其自身機體內生理功能改變的情況,加深放松訓練的學習,保證來訪者能達到進一步的放松狀態,直至形成操作性的條件反射,最終消除影響其病理過程或正常生理活動的緊張狀態,促進生理功能恢復至正常狀態。目前,臨床常用的生物反饋療法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有肌電反饋儀、皮電反饋儀、皮溫反饋儀和腦電反饋儀。生物反饋的適應證主要有:偏頭痛、頭痛、癲癇、哮喘、皮膚疾病、高血壓、恐怖性神經癥、失眠、腰背疼痛和焦慮癥。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生物反饋治療前,應當將治療目的與治療方式向患者解釋清楚,治療過程中無電流通過軀體,同時也不存在其他危險,以消除其對電子儀器的疑慮。如患者還是無法接受,則不可進行生物反饋治療。
治療時采取用肌電生物反饋儀,同時指導患者配合適當的自我催眠或自我放松的方式。在進行肌電生物反饋治療時,指導患者采取仰臥位,于患者前額部位粘貼治療儀電極一端,醫護人員可指導患者對肌表電位微伏計上表示的指針偏轉方向進行檢測,教會患者正確反饋音調,使其明白反饋音調變化信號代表的含義,訓練其進行肌肉的放松和收縮訓練,使其肌電值降低。治療前后,醫護人員需對患者的臨床客觀指標及癥狀變化進行分析,以評估治療效果,誘導患者進行身心放松的訓練,每日加強放松體驗的重復訓練以增強治療效果。經過治療后,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改善患者各項軀體癥狀,同時還可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保證后續治療得到有效配合,從長遠來看,能使患者的遠期治療結局向良性方向發展。
老年焦慮癥對老年群體的健康影響極大,但常被忽略,從而造成難以挽回的結果,因此關注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在其出現異常表現后及時就醫,提高臨床對老年焦慮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是提高其生存質量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