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萍
(青海省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青海 西寧)
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稱為“腎活檢”或“腎穿刺”)的檢查是對腎病最重要的一種臨床檢查[1-2]。其在臨床的作用不僅為診斷、預測,也為絕大多數基本腎病提供了客觀的基礎。同樣重要的是分析腎病發病機制,評估有效性,并探索治療機制的一種有效手段。然而,作為一種侵入性檢查,存在著出血并發癥的風險,例如血尿、腎周出血、甚至手術后的腎撕裂等有出血情況的并發癥[3-4]。因此,加強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檢查后患者的專科護理是主要目標,并控制和減少并發癥。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超聲引導下行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超聲引導下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護理應用研究,現進行如下報道。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超聲引導下行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男性47例,女性43例,患者最小年齡為15歲,最大為70歲,平均(42.5±3.2)歲,在這之中,31例IgA腎病、26例慢性腎小球炎、7例系統性紅斑狼瘡、8例腎病綜合征、15例未知原因的血尿、蛋白尿、3例紫癜性腎炎。
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相關同意書,所有患者都無腎穿刺的絕對禁忌證。
排除標準: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
1.2.1 手術前注意事項
①在手術之前,仔細詢問患者有無相關病史,是否有過出血性疾病,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在手術之前將血壓必須在130~140/80~85 mmHg[5-6]。②腎功能顯著降低的患者在進行腎臟檢查之前必須進行多次血液透析,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進行各種檢查。在進行手術前1天,由1名專業護士引導,該護理人員負責指導患者進行屏氣呼吸訓練(時間不得少于15 s)和引導患者在床上排尿。為了防止病人在手術后由于不習慣在床上尿而導致的尿潴留等并發癥;在手術前注意體溫,避免感冒,已經感冒的患者嚴格控制咳嗽,必要時使用咳嗽藥物。在手術前告知患者衣著以寬松為宜,早晨可以少量進食,在手術之前將尿液排空。③心理治療:患者神經緊張,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腎臟活檢術的具體情況,擔心腎穿刺會損害腎臟。在這方面,根據病人的情況對病人進行治療、安慰和提供手術前心理咨詢。
1.2.2 術中護理
在手術當天,護士應輔之以外科手術,以核實穿刺前患者的準備狀態、手術的知情同意和簽名。手術是在B超室進行的,病人進入一個未知的環境時往往會感到緊張。護理人員必須陪同病人,及時介紹B超室的環境和相關工作人員,使病人感到放松。①腎活檢方法用超聲引導定位。在手術前30 min,建議病人排尿,安慰和支持患者,以滿足其心理需要,使病人能夠放松和接受穿孔,讓患者取俯臥位,將枕頭置于患者上腹部肋上部(一個直徑10~15 cm的硬枕頭可以固定腎臟)。②將雙手抬起過頭部,并將穿刺點定在右腎下方。③對患者進行常規消毒鋪巾,在超聲波定位后進行局部麻醉,在超聲探針上安裝穿刺架,超聲指導下使用穿刺針穿刺皮膚下腎包膜外側,引導患者進行吸氣后屏氣。在穿刺過程中,必須仔細觀察患者的生命跡象和表達方式的變化,同時要注意轉移注意力和心理支持,以確保穿刺成功。按下穿刺槍扳機,穿刺針迅速穿刺到腎臟右下極上皮部分,得大約1.5 cm的腎組織,將其置于浸泡生理鹽水的紗布上,重復操作取得腎組織。④在手術結束后,超聲波檢查手術部位以確認腎膜是完整的,將枕頭取下并覆蓋在無菌紗布上,膠帶固定,腎組織被置于保存用的冰壺中保存,并被立即送交檢查,將病人送到病房。
1.2.3 術后護理
①體位護理:手術結束后,病人被送回病房,以幫助病人取仰臥體位,將沙袋置于穿刺點下面,腹部帶加壓包扎至少24 h?;颊咴诮邮苣I穿刺術后必須臥床至少24 h,但隨著腎穿刺技術、方法和設備的不斷改進,人們對臥床時間有了新的看法:腎穿刺后的絕對臥床時間縮短為6 h,嚴格臥床時間為24 h。在手術后6 h后,上肢和下肢和頭部都可以自由活動,并且還可以自主轉身側臥位。研究表明,腎穿刺過后早期床上活動不會增加手術后出血和并發癥的發生率,還可改善患者的舒適性,并有助于減輕手術后疼痛。②觀察尿液:在腎活檢之后,需要連續采集3次尿樣,并送交定期檢查,以觀察尿液的顏色、尿液的量和是否存在血塊。如果尿液中出現肉眼血尿,甚至尿液里有血塊,這意味著出血率很高,就必須檢查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數量,紅細胞壓積,同時接受B超檢查進行止血和對癥治療,必要時進行輸血。手術后,建議患者多飲用水(水腫患者應酌情飲用水)和多尿以沖洗尿道,防止形成血塊阻擋尿道。③護理穿刺部位:保持創口干凈,觀察是否有血液滲透、腫脹和疼痛,如果患者出現了腰痛癥狀,可能涉及血塊堵塞腎盂或者堵塞輸尿管,立即通知醫生,防止出血,手術之后使用靜脈注射止血藥以防止出血。
1.2.4 相關并發癥護理
尿潴留:在手術后4~6 h發生最多,通常在穿刺后2~3 h進行第一次排尿[7-8]。因此,對于在手術前不習慣在床上排尿的病人,在手術后的2 h開始輕輕按摩下腹或者熱敷。也可使用或誘導的尿液方法,如傾聽自來水的聲音以刺激膀胱收縮,可用于預防尿潴留。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應該為患者的排尿創造有利的環境,可將病房內的人數減少到最低限度,提供充分的排尿環境,并消除壓力。
1.2.5 出院指導
腎臟穿刺后,患者通常住院2~3 d后出院,護理人員應該建議患者在出院后1個月內繼續休息,避免繁重的活動和體力勞動,隨時觀察尿液顏色和量的變化,留意是否出現血尿、背痛和下腹痛等癥狀,并及時就醫,定期電話回訪和復查尿常規。
在超聲引導下行皮下腎臟穿刺術的手術前手術后進行了全面的護理干預,本次研究中,出現尿潴留的患者有1例,占總例數的1.11%,術后出血的患者有1例,占總例數的1.11%。出現并發癥的患者概率明顯下降,也表示了全面的護理干預能夠對超聲引導下行皮下腎臟穿刺術患者有幫助。
近年來,由超聲引導下行皮下腎臟穿刺術是最常見和最安全的方法,但也是屬于一種創傷檢查,其手術后并發癥與操作者穿刺技術、手術后病人的活動和休息有關[9-10]。為腎病患者的早期診斷和合理治療提供了科學基礎。在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的風險評估是一種創新的手術,可能會導致多種并發癥,因此,醫務人員必須在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觀察病人。在改善與他們的溝通和獲得他們的信任與合作的同時,加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在手術前,運用心理治療和充分的手術前準備工作,在手術后觀察和治療并發癥對于提高手術成功率和減少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至關重要。此外,護士的言語、表達和行為可對患者產生影響。因此,適當、及時和有管理的觀察和護理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的舒適,確保手術順利進行,預防和減少手術后并發癥,增強病人對防治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