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鑫 林茜
摘要:在互聯網背景下社會崗位需求和學生的就業需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壓力大 的問題,國家和地區積極的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尤其是“互聯網+”背景給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新契機的同時,也帶來創新創業的困境。本文主要通過創業實踐項目“結伴網”基于互聯網旅游下的社交旅游平臺,對“互聯網+”背景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影響
一、“互聯網+”背景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影響分析
(一)“互聯網+”背景給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的新契機
首先互聯網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搭建了潛在的平臺,互聯網的交互及時性和資源共享性,能夠讓用戶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進行互動聯系,讓用戶在資源共享下最大程度的節約勞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運用互聯網的優勢來進行產業的生產和物流,一方面能夠提高產業生產交易的效率;另一方面抓住產業生產中突出的矛盾點和難點來進行創新,結合互聯網的優勢來進行生產、銷售等,為廣大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提高了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困境
“互聯網+”時代為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創造了契機的同時,也讓廣大大學生面臨困境。首先,大學生創業經驗少,社會資源占用少,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最主要的困難就是創業經驗少,資金獲取困難,判斷力和決斷力不夠精準。這使得大學生創業不僅分包風險控制能力低,而且所經營范圍的局限性也大。其次,大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關鍵時期,專業技能運用的熟練程度低,社會經驗少,與其他專業的創業者相 比大學生創業的核心技術壁壘低。在借助互聯網進行創業的過程 中面對各項新技術的了解不夠深入,運用各項新興技術所需的人 力、物力和財力的能力低,這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造成極大的困境。
二、“互聯網+”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方法
面對大學生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創新創業的現狀,高校要針對學生創新創業的困難來進行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業競爭力。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首先,要同步協同創業教育機制,促進學生創業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創建協同創業教育機制時,要根據創業教育的實際需求設立獨立的創業教育培訓或是院系,把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及專業教育相結合,貫穿大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專業創業指導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其次,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高校要積極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創業培訓教師隊伍,積極吸納成功的創新創業者來進行創業講課,幫助學生形成創業思維模式。
(二)充分發揮政府在大學生創新創業中的主導和能動作用
在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工作基本方針中,地方政府和高校要積極制定相應的政策來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政府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扶持既是充分發揮政府職能的要求,發揮政府在大學生創 業中的主導和能動作用,也是順應當前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發展 的要求。政府在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扶持的過程中,首先在對大學生進行扶持的過程中,要對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進行系統性的規劃,構建創業政策新體系,在構建創業政策新體系時第一要借鑒和運用科學的創業政策理論;第二要創建創業政策的后續評價方案,以便可以對不合時宜的政策進行及時地調整。然后政府要積極搭建平臺,拓展學生的融資渠道,簡化大學生創業申請的渠道,縮短審批周期,適當降低申批 門檻,擴大創業的資助面,來幫助大學生減低創業過程中的壓 力。最后政府要積極針對大學生創業需求積極營造創業文化氛圍,第一政府要創建創業宣傳的長期機制,充分利用各種新媒體 來引導社會關注的創業問題,將創新創業的信息及時傳達給學 生,激發學生創業的欲望。第二要發揮創業典型的例子來促進高校創業文化的形成,例如高校中自主創業成功的人物,通過創業成功的典范來推動大學生創業文化浪潮。
(三)聯合企業開展在“互聯網 +”領域的創業教學
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要聯合企業來進行開 展,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高校與企業密切對接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創業綜合能力。高校在聯系企業開展創業教學時,首先要打造雙師型的創業教育隊伍,來提高創業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一方面高校可以根據創業教育的需求派遣或者鼓勵創業教師到企業 進行兼職或是學習,來提高創業教師的教學素質;另一方面高校 可以將成功的創業者或是企業者請來高校進行創業教學兼職,來 壯大高校創業教育隊伍。其次在創業實踐教學中,高??梢砸劳?企業資源來打造創業實踐基地,組織進行創業培訓的學生進行創業實踐體驗,一方面高校要積極運用大學創業資源來培養學生的 創業職業素養和態度;另一方面要依托企業資源來建立創業學 習、創業實踐和創業教育研究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 視野,讓學生能夠進入創業現場,深入職業崗位來感受創業實踐,提高自身的創業實踐技能和創業素養。最后在學生創業扶持上,高??梢月摵掀髽I構建大學生創業風險投資基金會,來幫助大學生落實創業計劃書。
三、結語
總之,在“互聯網 +”時代,在萬眾創業的背景下,各級政府提供相關政策引導,高校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以“雙創型”人 才培養為目標導向,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模式,聯合多方力量來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這對于促進大學生創業浪潮的形成,提高大學生創業素養有著重要作用。高校還可以通過拓展創業文化研究理論基礎,從文化的物質形態、制度形態、觀念形態和活動 形態等四種形式培育創業文化。因此,在“互聯網 +”背景下要 通過多種形式來引導大學生進行創業,推動高校科技研究成果轉 化,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
參考文獻
[1] 楊程. 互聯網+ 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育意義及 其途徑 [J]. 理論前沿 ,2017(11):42.
[2] 陸嫻. 依托茶企業資源開展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J]. 經濟管 理 ,2018(05):75.
[3] 陳薈芳.“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 [J]. 高校輔導員學刊 ,2018(04):69-74.
課題項目:
本文是山東協和學院2020年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結伴網”基于互聯網旅游下的社交旅游平臺(項目編號S202013324076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林茜(1979-),女,山東濟南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旅行社經營管理。
侯德鑫00-),男,山東煙臺人,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