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敏 王海俠 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
1998年我國進行住房體制改革后,住房信貸業務開始發展,使得房地產需求增加,其價格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同時房地產市場的高收益又推動了信貸資金的擴張,使得我國杠桿率呈現不斷上升趨勢。高杠桿和房地產價格的相互促進作用,推動了房地產價格泡沫的增長,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終泡沫破裂將會對實體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探究在不同時期,金融杠桿與房地產價格的關系,以及對經濟增長的具體影響,最終可以為科學去杠桿、房價調控和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關于杠桿和房價之間關系的研究,Stein(1995)最早從房貸杠桿角度出發,完整闡釋了房地產交易量、房地產周期和房價波動等問題,并通過研究論證了杠桿和房價的自增強循環效應。劉曉欣和雷霖(2017)基于SVAR模型發現金融杠桿與房地產價格具有顯著的雙向且正相關影響關系。然而杠桿的上升不是一直會推動房價升高,如魏瑋和陳杰(2017)基于動態最優跨期消費模型,從理論分析上得出了杠桿率的上升會使得房價呈現正向、免疫及負向響應的結論。
關于杠桿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Cuerpo&Drumond(2013)從去杠桿角度理論分析了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認為去杠桿會減少消費和投資,最終不利于經濟增長。宋亞等(2017)基于面板門檻模型,選取了我國31個省區市2003至2015年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實證發現我國目前杠桿率處于較高水平,杠桿率的上升會抑制經濟增長。馬勇和陳雨露(2017)基于系統GMM估計方法進行實證研究,證明了當金融杠桿的增加,經濟增速會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
關于房價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Gelain et al.(2013)認為房價的上漲會導致投資者對價格信號的判斷失誤,造成資本的錯配,最終不利于經濟增長。李國斌和王軍(2018)運用動態面板數據回歸模型,并以2004年至2015年中國286個城市為樣本研究了房價對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發現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倒“U”型關系。
從中可以發現,國內外學者主要對杠桿、房價與經濟增長中兩兩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很少有文獻對三者之間關系進行研究。所以本文在研究杠桿與房價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分析了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本文選取了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近20年的月度數據作為研究的數據樣本,樣本容量為240個。分析軟件為EVIEWS和OxMetrics。
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一覽表
本文選擇了TVP-VAR模型來研究隨著時間的變化,金融杠桿、房地產價格與經濟增長的動態非線性關系。其具體形式為:

其中,βt、At和∑t都是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
所有變量均通過了平穩性檢驗,且MCMC算法對模型系數估計有效。
從房價正向沖擊對金融杠桿的影響看,在整個時期表現為正負交替,正向影響多于負向影響。這說明房價上升能夠促進金融杠桿的提升,尤其在經濟不景氣時期該關系更加顯著。但由于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國家對杠桿的調控力度增加,所以兩者的正向作用減弱,甚至轉為負向。
從金融杠桿正向沖擊對房價的影響看,在短期為正向影響,中期則轉為負向影響,長期幾乎沒有影響。這說明金融杠桿的提升會促進房價的上漲,但是由于我國政府對房價的調控,所以房價不會持續上升。
從房價正向沖擊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看,除了2008年至2009年和2010年至2012年有明顯的正向影響外,其他時期表現為負向或幾乎沒有影響。這兩段時期均對應為債務危機時期,說明在經濟下行時期房價上升對經濟增長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從金融杠桿正向沖擊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看,在短期,2008年以前表現為負向影響,2008年后為正向影響。這是由于2008年前我國金融杠桿水平較低,但隨著金融杠桿水平提高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也增強。在中長期,只有2005年至2008年和2012年至2016年這兩個時期表現為負向影響,其他時期均為正向影響(見圖1-圖4)。

圖1 房價對金融杠桿的脈沖響應圖

圖2 金融杠桿對房價的脈沖響應圖

圖3 房價對經濟增長的脈沖響應圖

圖4 金融杠桿對經濟增長的脈沖響應圖

圖5 房價對金融杠桿的脈沖響應圖

圖6 金融杠桿對房價的脈沖響應圖

圖7 房價對經濟增長的脈沖響應圖

圖8 金融杠桿對經濟增長的脈沖響應圖
當房價對金融杠桿正向沖擊時,在2008年9月開始時表現為正響應,一期后轉為負向響應。在2009年12月開始時表現為正響應,之后則快速趨向于0。在2017年12月則一直表現為負響應。這說明在危機時期房價上升對杠桿有短暫提升作用。而在2017年杠桿水平已經較高,進入了去杠桿階段。
當金融杠桿對房價正向沖擊時,在不同時點具有一致性,即開始時為負響應,一期后轉為正響應并達到最高值,之后又轉為負響應。這說明金融杠桿的提升對房價的正向作用具有一定滯后性,且受政府調控影響,房價不會持續上升。
當房價對經濟增長正向沖擊時,在2008年9月表現為正響應,在2009年12月基本沒有影響,在2017年12月表現為負響應。這說明在經濟下行時期,房價的增長會拉動經濟增長。但房價過高時,其上漲則會抑制經濟增長。
當金融杠桿對經濟增長正向沖擊時,在不同時點的表現是一致的,即開始是有輕微負響應,在一期后則轉為正響應。這說明金融杠桿的提升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且在當金融杠桿水平較高時對經濟增長的正向影響的持續時間更長(見圖5-圖8)。
本文主要結論如下:首先,對于房價與杠桿的關系,兩者是相互影響的非線性關系。從影響程度看,在短期內具有顯著影響,且房價對金融杠桿的影響程度較大。從影響方向看,兩者之間并不是在所有年份都是正相關的關系,而在有些年份會受其他因素如國家政策等影響而轉為負相關關系。其次,金融杠桿的提升對經濟增長具有明顯的正向影響,且在各個時期影響的大小不同。最后,房價的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在各個時期是正負交替的,在經濟下行時期對經濟具有一定拉動作用,但總體影響程度并不高。
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結論,提出如下建議:首先政府部門應當使用合理的手段對杠桿率進行實時監控,當杠桿水平過高時應當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杠桿水平,從而維持合理的杠桿水平。其次可以運用杠桿政策來調控房價,從而使房價保持穩定。最后在經濟不景氣時期,合理運用杠桿率和房價政策來調控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