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河北地質大學
利率期限結構是研究期限不同而其他特征相同的利率之間的關系。利率期限結構有三種理論:流動性偏好理論,期望理論以及市場分割理論。這三種理論是存在不同的解釋,他們解釋了不同形狀的收益率曲線,回答了各種不同的國債即期利率存在差別的原因,并且這種差別體現不同的變化因期限的長短。
ICA假設條件為:各獨立成分屬于統計獨立;服從非Gaussian分布;并且以下混合矩陣均為可逆矩陣。若有k個時間序列,記為X1,X2,X3,…,Xk,則獨立成分模型可表示為:X=As式中,X表示k個T時間序列的觀察值,A為混合矩陣,S表示經混合矩陣分離前的獨立成分向量,Si,s與Sj,t相互獨立。通過計算A的逆矩陣W可以得到求解獨立成分的公式:WX=s,金融市場的波動率X都按照一定的權重比例分配在每個獨立成分中,即獨立成分是對金融市場的觀察值進行還原。矩陣S的元素,(i=1,2,…,k;t=1,2,…,T)通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系數wij的絕對值決定每個原始變量X。
Nelson-Siegel模型的遠期利率公式為:


式中τ表示債券的到期期限,其中β=(β0,β1,β2),λ為待估參數。β0,β1,β2對該函數圖像有不同的影響。因子載荷數是主成分和各變量的相關系數,其值小于等于1。β0表示長期利率水平,β0是一個常數。隨著到期期限τ的增大,即期利率y(τ)逐漸接近β0,當τ趨于無窮時,即期利率等于β0;β1是因子載荷數為的一個單調遞減函數,隨著變量τ的增大,逐漸變小并趨于0,因此可以看出β1對利率存在短期影響,且影響指數變化,速度較快;β2的因子載荷數為是一個先增后減函數,隨著τ增大最終趨于0,因此β2介于β0和β1之間對利率存在中期影響。λ稱為衰減率,影響短期項和中期項。
上證國債組合分析
選取2019年發行國債收益率數據,該數據的選擇對應短期國債、中期國債、長期國債,用于驗證不同到期期限的國債所體現的風險對沖效果,數據來源中國債券信息網(見表1)。

表1
針對以上數據,利用R語言編程進行分析得出短、中、長期國債收益率分別對應的數據(見表2)。

表2
接下來對比兩種模型下利率風險對沖誤差為對沖組合收益與目標債券收益率的差,并對該對沖誤差進行正態分布檢驗,得到表3結果(見表3)。

表3 利率風險對沖誤差統計量
得出不論從誤差均值還是絕對誤差均值來看,DNS-ICA的值都小于DNS,這表現出給ICA的Nelson-Siegel宏觀金融模型利率風險的對沖效果要優于傳統的模型。
利率期限結構是債券特有屬性,而利率期限結構又是為了研究期限不同而其他特征相同的利率之間的關系。根據本文可以看出到期期限不同的債券所表現出的特征是有所不同,結合本文,對不同到期期限的國債收益率進行風險預測和穩定性判斷,新模型較傳統模型預測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