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華瓊,黃斐,嚴娜,楊丹鳳,蒲文雯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辦公室,四川 南充)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就貧困居民而言,誰貧困就扶持誰。近年來,醫院牢記責任勇于擔當,全力推進健康扶貧,推出一系列醫療扶貧惠民政策措施。積極推進壤塘縣尤日村、甘孜縣、營山縣千坵村、閬中市、南部縣的扶貧工作。全院職工唯有敢于擔當、勇于開拓、勤于實踐、精于創新、甘于付出,扎實推進精準幫扶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貫徹落實中央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1]。
為強化扶貧工作領導,凝聚攻堅合力,醫院成立了專項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醫院黨政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擔任小組成員。工作組下設辦公室,由黨委辦公室負責人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精準扶貧日常工作。
1.2.1 總體目標
按照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扶貧開發攻堅決策部署,醫院以上級安排的貧困作為對口幫扶對象,集中各院系、各部門力量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切實提高貧困群眾的生活水平,切實推動幫扶對象社會穩步發展,確保到2020 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2.2 基本原則
①以人為本。按照民生優先原則,下大力氣解決扶貧對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②實事求是。從貧困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有針對性地統籌開展實實在在的幫扶工作。③因貧施扶。根據每個貧困戶實際情況,制定幫扶目標,確保幫扶到最需要幫扶的群眾。④各盡所能。充分發揮醫院資源優勢,在幫扶工作中調動各參與部門力量,各盡其職,各盡其責,各盡其能。⑤群眾主體。突出貧困群眾脫貧奔康的主體作用,引導貧困群眾克服“等靠要”思想,激發自力更生的內在動力。
1.2.3 具體措施
①調查研究。圍繞進村入戶開展調研,工作組每季度至少一次深入結對幫扶戶開展調查研究,全面摸清扶貧對象基本情況。②醫衛扶貧。發揮醫療優勢資源,作好醫療衛生扶貧。一是支持幫扶對象衛生室等硬件建設;二是開展基層衛生人員臨床技能培訓;三是組織醫療專家定期開展義診;四是定期開展主體性的醫療健康預防宣傳活動;五是建立因病致貧群眾健康檔案,開辟綠色通道。③助學扶貧。依靠學校的教育文化優勢,開展志愿者服務等特色工作。④就業扶貧。醫院提供外聘崗位,優先錄用有意愿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培訓就業。⑤產業扶貧。在深入調查了解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大力扶持其發展家庭式種植養殖業。
①成立扶貧保障工作組。醫院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其它醫院黨政領導為副組長。②研究部署精準扶貧工作。原則上每季度召開1 次扶貧工作會議,商議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問題,并對下一階段工作作出安排部署。③強化督促考核。醫院把各參與部門精準扶貧對口幫扶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管理,強化對工作的督促考核,大力推動扶貧工作有序有效開展。④明確駐村幫扶工作職責。醫院選派人員駐村扶貧,負責醫院對幫扶對象扶貧工作的組織實施與協調聯絡工作。
實現貧困地區高質量脫貧,需要常規、長效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康扶貧長效機制,同時兼顧扶貧短期與長期效應,確保健康扶貧能力和成果可持續,及時有效解決返貧以及新貧困問題。近年來,醫院全體班子成員、醫護骨干組成巡診義診隊伍,先后9 次184人次到幫扶的4 個村開展健康體檢、巡診義診、送醫送藥的“健康行”活動,診治病患1000 余人次,免費發放常用藥品11 萬余元,捐贈54 萬元的醫療設備,發放健康宣傳冊3000 余份。醫院專家團隊先后8 次對村衛生室院的醫護人員開展醫療技術指導培訓共60 余人次。為閬中市松埡廟村、南部縣龍鳳村152 戶建檔立卡戶428 人辦理了醫院“一元掛號”的優惠卡。為壤塘縣尤日村貧困戶巴爾讓、布托、多姆姐提供大病醫療救助費用約10 萬元。
產業扶貧是開發式扶貧的核心內容。通過加快特色農牧業產業化進程和提升“造血”功能,逐步解決脫貧內生動力不足問題,增強貧困人口的自我脫貧意識、主動脫貧意識,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近就業,實現就地、就近脫貧。吸納貧困人口就近就業,逐步解決脫貧內生動力不足問題,增強貧困人口的自我脫貧意識、主動脫貧意識,增強當地特色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一定規模效應,逐步改變農牧民合作社規模小、管理水平低、帶動能力弱等問題。近年來,醫院大力扶持幫扶地區產業,多舉措、多渠道實現脫貧由“被動輸血”到“主動造血”轉變,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打下基礎。
扎實推進扶志扶智雙扶措施,不斷提高脫貧攻堅質量和水平。扶貧要扶志,擺脫思想貧困,培育積極心理。鑒于部分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可發揮脫貧人口的宣傳帶動作用,激發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動力與信心,實現由被動脫貧向主動脫貧轉變。扶貧也要扶智,普及健康教育,擺脫文化貧困。對貧困人群、貧困家庭開展綜合教育,大力傳播健康信息,提升貧困人口信息獲取與利用能力,塑造科學的生命健康理念,培養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例如醫院在壤塘縣幫扶地開展控輟保學活動,尤日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在4 個村設立“天使之翼”愛心助學金。開展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法律法規、政策宣講、健康知識等為主題的農牧民夜校30 多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要把扶貧開發和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和保障作用,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抓黨建促脫貧中的主干作用,牢固樹立“黨建+扶貧”理念,找準扶貧開發與基層黨建的結合點。醫院黨委在今年采取院領導+黨總支+支部的形式開展黨建幫扶工作,即以2-3 名院領導牽頭一個村、由1 個黨總支負責、2 個黨支部結對的方式,開展醫院黨支部與各村黨支部的支部共建工作,并劃撥支部共建活動經費5 萬元。醫院領導先后10 次對幫扶村的黨建工作進行指導和培訓,組織了壤塘縣、鄉、村12 名黨員干部群眾到醫院開展考察交流、觀摩學習和健康體檢活動。
在貫徹落實國家《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和積極響應四川省建立“一個省級中心、五個片區中心”省級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質量控制模式基礎上,在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關于推進5G 智慧醫療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出臺后,在總結前期幫扶成效、經過充分調研后,醫院提出了“5G+遠程醫療”模式助力美姑縣艾滋病防治診療水平提升的方案,充分發揮產學研能力及醫療資源優勢,實現與美姑縣人民醫院遠程會診、遠程查房和遠程超聲指導,后期還可擴展到遠程手術,實現遠程精準手術指導或操控,切實幫扶基層診療服務能力的提升。
在上級部門的堅強領導和地方政府的有力配合下,醫院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健康扶貧工作現已進入收尾沖刺階段,取得一系列成果,群眾滿意度高,社會反映良好,為今后的扶貧工作、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提供良好基礎和有益借鑒。醫院幫扶的4 個貧困村均已脫貧。包括根布夏村在內的128 個甘孜縣貧困村抱團取暖,啟動實施格薩爾王城暨百村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壤塘縣尤日村、南部縣龍鳳村、閬中市松埡廟村均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等脫貧產業,實現鄉村振興。
2013 年巴爾讓上山放牛突遇滾石,右腿被砸斷。從此,他靠單腿支撐著身體,支撐著家庭的希望。醫院6 名骨科、麻醉、護理專家組成的醫療隊千里奔赴壤塘為巴爾讓進行了截肢手術,幫村部門為其募捐了1 萬元生活費,安裝上假肢后,如今不再依靠拐杖行走。2018 年1 月醫院派駐到尤日村的第二任“第一書記”深入了解到巴爾讓一家非常吃苦耐勞、勤奮努力,有強烈的致富意愿,在跟村兩委和巴爾讓本人溝通商量后,決定為他爭取一個創業項目。經過對尤日村周邊村情充分調研,“第一書記”向醫院進行匯報、爭取資金,為巴爾讓修建一個洗車場,并為這一致富項目取名“圓夢”洗車場,鼓勵巴爾讓一家成為尤日村脫貧致富的好榜樣,引領大伙共同邁向新生活。巴爾讓重新站了起來,在脫貧致富路上,一條腿的他走得比一般人更艱辛,在扶貧政策甘露的潤澤下,身殘志堅的巴爾讓每一步都走得更踏實、更堅定,2019 年榮獲“四川省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