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今,肖章博通訊作者,孫暢,羅夢迪,姜麗麗,劉超,胡天舒
(1.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2. 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健康評估是護理程序的重要環節,只有在全面準確的健康評估后才有可能提出正確的護理診斷,確保后續的整體護理服務質量;而基于互聯網+的虛擬健康評估系統,是以護理學生、在職護士勝任能力、社會公眾健康評估知識需求為指向,利用計算機虛擬現實技術構建特定的臨床護理實踐情境,通過計算機人機交互技術模擬醫學臨床護理實踐過程,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持和健康預警[1]。健康評估是研究診斷個體、家庭或社區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或生命過程反應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方法的科學,是護士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臨床健康評估主要包括患者基本資料的收集、癥狀及心里社會方面的評估、護理體檢、相關資料的查閱,以及對評估結果的分析與歸納并提出相應護理診斷,同時,也為后續的護理計劃及措施的制定和實施提供依據[2]。
健康評估事實上所有護理學科目中最為基礎的,它是鏈接護理學和臨床護理,它是將書本學習轉化為實踐的橋梁,在真正的實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對每一位醫護人員在臨床實踐時起到深遠的印象。科學的健康評估思維模式與護理實踐決策能力作為臨床護士最核心的技能,需要通過長時間、多途徑、大量的接觸患者,才能不斷提升。健康評估思維的背后是不斷更新的醫學知識、臨床護理學經驗的積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獲取信息的方式更為便捷,公眾對健康意識的提高,勢必對護理人員的能力水平、職業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單純依賴臨床實習來提升護理人員的能力水平已經不能應對時代的發展,迫切需要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來降低臨床護理實踐風險、提高學習質量,進而促進患者安全。
互聯網是就是一個巨型圖書館,在這里你可以找到你想要得到的一切資料,在互聯網上我們也能找到很多健康評估的資源[3]。我們現在可以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的,進行健康評估。以臨床的癥狀為主要干支,將互聯網技術與醫療技術相結合。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理論學習、分析、反饋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的臨床護理健康評估。用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迅速掌握患者的信息,更加開放共享、并且更加的便捷。
2.1 以勝任力為基礎的模式。傳統的學習是以老師為中心,但由于不同老師所傳授的知識無法統一,難以保證所有學習者都能接受同等的教育。而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學習者的需求不同,集中的教學可能會使部分學習者必須面對一些與他們無關的學習項目,這就造成了效率的低下和時間浪費。
以勝任能力為基礎的學習是一種學科導向的方法,首先確定要解決的健康問題,再確定護理工作中護理學生應具備的能力,然后調整課程設置以使學生具備這些能力,最后評估成功和失誤之處。學生可以在學習中自由選擇課程和學習方式,只要最終獲得不同時期所需勝任的能力即可。以勝任力為基礎的學習,體現的是高度個體化的學習,而不是傳統的單一課程設置。
同時,通過對虛擬病人的模擬學習,有效的減少了護理過程中的危險發生,也會間接避免護患糾紛,這對于訓練沒有經驗的護士是非常重要的[4]。
2.2 虛擬與現實結合的學習模式。用戶在虛擬診療系統中運用到的每一項能力大都需要在護理技能中心通過實體的單項能力考核合格后方能獲取,然后才能在虛擬診療系統中運用該項能力進行更加綜合和高級的學習活動。換言之,先通過廉價的基于互聯網+的虛擬平臺進行思維邏輯的培訓,然后再通過昂貴的模擬設備進行更為逼真的培訓,進一步降低真實臨床護理實踐的風險。
2.3 基于互聯網+的醫學數據庫。吸引不同用戶參與到基于互聯網+的平臺訓練數據的收集、整理,并通過大眾標注、糾正等方式,逐步構建醫學知識庫;它與傳統維基技術的區別是,不僅記錄了護理學知識點,還將通過記錄學習操作流程,提煉出診治過程性知識,并將其結構化,便于后期健康評估流程監控,以及相似病癥的健康評估及護理學實踐的過程知識重用。
2.4 廣泛的目標群體。通過虛擬健康評估系統,淡化地域限制,擴大了正規宣教的受眾面。
護理學學生:將虛擬仿真教學平臺應用于護理學學生的基礎理論和臨床教學,先進的學習方法和逼真的臨床病例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建立綜合的健康評估思維和應變能力。
醫護人員繼續教育:大部分綜合醫院都會定期或不定期開展一些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講座或培訓,但由于形式的局限,無法保證每一位醫務人員都能接受到足夠的學習機會。而使用基于互聯網+的虛擬健康評估系統,所有的醫務人員均可隨時訪問和學習。
標準化考核:當前的醫學考核仍以試卷等單一形式的考核為主,而這些考核手段不但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更需要大量人力資源的投入。而運用基于互聯網+的虛擬仿真健康評估系統進行考核,考核人員只要通過每位學習者的評估報告就可以全面了解相關理論知識和健康評估能力[5]。
普通用戶:通過對針對普通群眾開發的病例進行體驗式練習,讓普通群眾了解常見疾病的評估流程(特別是急性病),不但在關鍵時刻挽救生命有重要意義,還可以在日常提高健康生活質量。同時也是普及醫學常識新手段。
2.5 提高成本效益。傳統醫學培訓設備動輒百萬,學生培訓機會非常有限,而通過使用基于互聯網+的虛擬健康評估系統,淡化地域限制,同時還支持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端操作,學習者可以方便和靈活地在課堂外進行自主學習,不受時間和地方限制,可在當地進行培訓,減少課程培訓費用和差旅費用,衛生管理部門、教育管理部門、健康科普執行部門也不需要增加工作量就能對醫務人員進行考核、教學、宣傳,考核、學習的次數、頻率均可大幅提高,有利于我國護理從業人員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極大程度擴展社會公眾健康知識的獲取。
基于互聯網+的虛擬健康評估系統重點培養護理學生健康評估的“思維邏輯”,而不是僅僅牢記書本上的醫學概念。同時,引入能力進階與綜合評價成就管理機制,激發用戶的學習欲望和主動性,通過虛實結合方式達到培訓目標,即用戶在該系統中的每一項健康評估知識技能都需要線上模擬診治與線下認證均合格后方能獲取,并由能力管理模塊統籌管理,改變傳統互相獨立的學科體系。
項目的最終目標是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過程經驗積累,產學研資源共建,逐步形成基于互聯網+的虛擬健康評估體系,使得臨床護理質量得到更好的保證,提高臨床診療安全,促進健康知識在更廣大的范圍更容易地有效利用。
把握機遇就是要以傳統護理工作為突破口,探討實現護理工作數字化、平臺化、在線 化、個性化的發展路徑與方法模式。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可穿戴式診療檢測設備等信息技術與護理工作的跨界融合,“互 聯網+護理”的關聯日益緊密。構建一個基于互聯網+的臨床護理健康評估思維模式與決策的平臺,服務于教學、服務于臨床護理實踐、服務于社會公眾。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健康評估技能科普、健康評估教學、健康評估臨床應用系統整合的發展生態。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是護理工作者值得 長慮顧后、研精覃思的時代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