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臺前縣人民醫院(457600)鄭彥
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秋冬季腹瀉的常見致病原之一,起病急,目前蒙脫石散、鋅劑為常用腹瀉治療藥物,能顯著改善腹瀉癥狀,部分患兒效果欠佳[1]。布拉酵母菌能促進改善患兒腸營養吸收能力和免疫功能,促進病情改善[2]。本研究納入112例輪狀病毒腸炎患兒,旨在探討布拉氏酵母菌散聯合鋅劑及蒙脫石散治療效果?,F研究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我院112例輪狀病毒腸炎患兒,簡單隨機劃分為兩組,每組各56例。對照組男41例,女15例,年齡6~42個月,平均年齡(20.89±10.64)個月,脫水程度:輕度31例,中度25例;觀察組男39例,女17例,年齡6~47個月,平均年齡(19.22±10.41)個月,脫水程度:輕度29例,中度27例。兩組脫水程度、年齡、性別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患兒監護人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低血容量性休克者;重度脫水或酸中毒者;嚴重營養不良患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抗病毒等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鋅劑及蒙脫石散治療,給予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液(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212,規格10ml)口服,5ml/次,2次/d;蒙脫石散(北京金城泰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355,規格3g)治療,口服,2歲以上患兒1袋/次,3次/d;2歲以下者0.5袋/次,3次/d。觀察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法國百科達制藥,進口藥品S20100086)治療,0.25g/次,2~3次/d。兩組均持續用藥1周。
1.3 療效評估標準 治療72h后,腹瀉次數<2次/d,大便外觀正常為顯效;治療72h后,大便性質改善、次數顯著減少為有效;治療72h后便性質、次數無明顯改善為無效[3]。顯效、有效計入總有效。
1.4 觀察指標 療效;對比兩組大便恢復時間、腹瀉改善時間。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 療效 觀察組顯效26例,有效21例,無效9例;對照組顯效33例,有效21例,無效2例,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有效率96.43%顯著高于對照組83.93%(P<0.05)。
2.2 兩組大便恢復時間、腹瀉改善時間比較 觀察組腹瀉改善時間、大便恢復時間分別為(5.10±0.97)d、(2.30±0.62)d;對照組腹瀉改善時間、大便恢復時間分別為(6.85±1.21)d、(4.30±0.82)d;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腹瀉改善時間、大便恢復時間顯著降低(P<0.05)。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嬰幼兒常見急性腹瀉類型之一,若未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可直接引起心肌炎、腸套疊、胃腸出血等并發癥,甚至導致死亡,且嬰幼兒致死率最高。因此,臨床上應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以控制病情進展。蒙脫石散是臨床治療嬰幼兒腹瀉常見藥物,能保護腸黏膜,減輕細菌毒素對腸黏膜的刺激。布拉氏酵母菌是目前臨床上唯一應用的真菌藥物,屬活性制劑,臨床研究顯示其能縮短腹瀉病程,尤其對嬰幼兒及年齡較小的兒童效果顯著。其含有多胺,能提供腸黏膜營養,增加腸上皮細胞刷狀緣內的雙糖酶,刺激腸道內酶的活性,激活C2、C3和C5補體,增強腸道抗感染能力,養護腸道微生態,調節腸道菌群,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抗菌素誘發的結腸炎和腹瀉。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6.43%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布拉氏酵母菌散聯合鋅劑及蒙脫石散治療輪狀病毒腸炎患兒效果顯著。此外,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觀察組大便恢復時間、腹瀉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布拉氏酵母菌散聯合鋅劑及蒙脫石散治療輪狀病毒腸炎療效確切,且能縮短患兒病程。
綜上可知,輪狀病毒腸炎患兒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聯合鋅劑及蒙脫石散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縮短病程,可行性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