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50000)趙鑫
當前,臨床針對尋常疣尚無根治性治療方法,液氮冷凍雖可通過冷凍促使局部組織壞死脫落,但無法有效掌握治療深度,易出現治療不徹底,或因治療深度過深并發血皰等癥狀。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72例尋常疣患者,分組對比激光與液氮冷凍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尋常疣患者7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激光組(n=36)與液氮冷凍組(n=36)。激光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18~61歲,平均年齡(30.84±6.17)歲。液氮冷凍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18~62歲,平均年齡(29.87±5.39)歲。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經皮疹病毒學檢查、癥狀表現、組織病理學檢查及臨床確診為尋常疣;皮膚表面存在乳頭瘤樣增殖性病變;無其他嚴重皮膚病。
1.2 方法 兩組治療前均行常規檢查,若病變和周邊皮膚存在明顯角質層增厚情況,則使用手術刀切除增厚角質層。
1.2.1 液氮冷凍組 采用液氮冷凍治療,使用棉紗球蘸取液氮,將棉紗球按壓在疣體表面,使疣體冷凍,復溫后再次冷凍并重復操作三次,保持皮膚干燥,治療部位相對減少活動,結痂脫落后保持約2周左右,若未完全治愈則重復治療,每3周1次,3次為1療程,治療1個療程。
1.2.2 激光組 采用激光治療,使用泵脈沖激光儀(購自武漢科爾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脈寬350mm,波長580mm,光斑直徑5mm,疣組織常規消毒,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能量,面部皮損能量為6~7J/cm2,手部、足部皮損能量為7~9J/cm2,重復2個左右光斑,且重疊15%左右,照射程度以疣體深度出現紫癜為佳,若未完全治愈則重復治療,每3周1次,3次為1療程,治療1個療程。
1.2.3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護理干預,結合動畫視頻、圖片等形式向患者講解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法;囑患者治療期間皮損部位禁止沾水,保持干燥;告知患者避免使用手觸摸、搔抓疣體,避免出現病毒擴散。
1.3 觀察指標 療效;復發率,對兩組顯效、緩解患者隨訪6個月,統計復發情況。復發標準為原病變部位及周邊出現新的疣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療效 激光組總有效率94.44%較液氮冷凍組77.78%高(P<0.05)。
2.2 復發率 激光組剔除脫落病例1例;液氮冷凍組剔除脫落病例2例。激光組復發2例;液氮冷凍組復發4例。激光組復發率5.71%(2/35)與液氮冷凍組11.76%(4/34)相比無顯著差異(χ2=1.384,P=0.239)。
尋常疣為常見皮膚贅生性病變,臨床治療以破壞疣體、刺激局部皮膚生長為原則,因全身治療副作用明顯,且藥物無法有效到達皮損處,應用局限,故臨床針對尋常疣多提倡局部治療。液氮冷凍利用低溫作用,可誘導局部免疫反應、促使疣體局部壞死脫落,生成新的上皮組織,但液氮冷凍多需反復治療,皮損處易形成瘢痕、色素改變,在滿足患者皮損恢復、美觀等方面需求整體效果欠佳。激光治療利用“選擇性光熱分離”理論使血管內皮細胞、角質細胞壞死,阻斷營養供給,使含有(HPV)病毒表皮細胞壞死,達到治療疣體組織目的;且與液氮冷凍低溫效應相比,光熱效應起效時間更短,可加快誘導患者機體局部產生免疫反應,提高治療效果[1]。同時,激光治療具有高選擇性,只破壞疣體組織,對周圍正常組織無較大損害,具有治療安全性。本研究針對尋常疣患者采用激光治療,結果顯示激光組總有效率94.44%較液氮冷凍組77.78%高(P<0.05),與周明星等[2]研究結果相似,充分證實該方案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激光組復發率5.71%與液氮冷凍組11.76%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激光治療復發率低。激光治療照射程度以疣體深度出現紫癜為佳,可良好掌握治療深度,避免出現治療不徹底導致復發。
綜上所述,與液氮冷凍治療尋常疣患者相比,激光療法可提高療效,且復發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