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動物養殖規模數量不斷擴大,必須要對動物衛生監督信息化管理工作重視起來,因而對動物衛生監督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字信息時代背景下,要想更好的展開動物衛生監督工作,提升動物衛生監督管理水平,要充分重視起動物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滿足云南省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需求。
當前云南省部分地區基層存在信息化建設不重視、缺少資金投入的問題,嚴重影響著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因此,要認真做好對云南省各個鄉鎮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設備的統計工作,并借助現代化的辦公系統,構建動物衛生管理系統框架,促進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首先要積極借助互聯網+的巨大優勢,指導基層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條例做好動物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結合云南省各個地區實際情況設置動物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技術規范、安全風險管理機制以及人才引進條例,并建立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將責任與任務落實到每一個人,切實提高動物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執行力。不僅如此,要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要求及信息化建設需求建立考核評估體系,包括激勵、評估以及監督機制等,發揮制度優勢,加快信息化建設進程。除此之外,應在每個模塊中建設小體系,以便于更好的保障各項工作的展開,提升信息化建設成效[1]。
基層動物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應和省市信息化建設相匹配,在縣級統籌防疫的基礎上,結合各鄉鎮地理位置、通信發展水平以及區域范圍內的動物養殖規模、數量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考量、科學合理的配置相應的軟硬件設施設備。需要結合動物種類、動物養殖規模大小、動物養殖衛生狀況、動物養殖水平等因素合理的設置評估指標,在省市縣的統一領導下,實現對動物衛生檢疫、消毒、屠宰等各個環節的動態化監督備案,建立相應的電子化動物檔案管理系統,以保障動物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應從新設備、新技術的路徑出發,省市縣鎮村逐級做好對動物衛生監督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及設施設備的更新換代,以便于更好的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和開展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全面推進信息化實踐應用。
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當中,應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及時做好對現有信息反饋機制、管理機制的創新與完善,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同時針對電子、視頻以及紙質檔案資料,應和監督部門、防疫部門有機融合,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并進行備份,避免資料丟失。針對管轄區域范圍內的動物運輸、出售、屠宰,應結合養殖衛生環境、疾病預防狀況以及用藥狀況等,準確詳細的記錄動物信息并整理成檔案資料,完成肉品輸出后需要全面存檔。不僅如此,通過對比分析各項資料,能夠有效提升云南省動物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達到無縫監督的目的[2]。
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優秀人才的支撐。因此在動物生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當中,要充分重視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工作,促使其掌握計算機技術、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方面的知識,提高其信息敏銳度,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與此同時,要定期做好思想教育培訓工作,改變以往傳統落后的觀念,充分意識到動物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所在,促進其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提升。
動物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資金、政策的支撐,因此云南省各級部門要落實出臺相應的政策,并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更新完善設備,提升科技含量,為動物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物質支撐。并在市縣內建立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實時化監控屠宰場,提高應急處理水平,以便于更好的規范動物衛生監管行為,促進動物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云南省作為畜禽產品生產、消費大省,必須要充分重視起動物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促進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實現傳統模式向現代管理模式轉變,保障動物監督管理工作高效開展,促進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