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450000)李少華 李芳莉
維持性血液透析(MHD)由于治療周期長,部分患者受家庭、病痛等因素影響,易產生失望、悲觀等情緒,從而導致自我管理意識差,影響生活質量[1]。延伸護理除傳統院內護理外,還可為患者提供家庭指導、健康教育指導等一系列延伸服務,廣泛應用于慢性病的臨床護理,并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行MHD的CRF患者96例,旨在探討延伸護理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96例CRF行MHD患者(2017年4月~2019年10月),其中2017年4月~2018年7月間的48例為對照組,2018年8月~2019年10月間的48例為觀察組。對照組女23例,男25例,年齡32~54歲,平均(42.87±5.35)歲;觀察組女21例,男27例,年齡34~55歲,平均(44.18±4.97)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MHD時間>3個月,頻率2~3次/周;知情本研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意識障礙、昏迷、精神病史。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指導等,結束透析后依自律性施護。觀察組于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延伸護理,①建立延伸護理團隊:由專科經驗>15年責任護士擔任組長,并選拔6名理論知識扎實、工作熱情的護理人員。②制定護理服務手冊:內容包括一般資料(透析齡、年齡、QQ號、電話、原發病、血管通路等)、健康教育(藥物指導、飲食指導、運動鍛煉、體重控制、血管通路管理與維護),另外1名護理人員分管15~20名患者,依照患者個體差異,定期實施針對性心理指導、健康教育。③隨訪:責任護士所分管患者要求電話隨訪,≥1次/月,部分條件允許者可以QQ、微信隨訪,了解血壓、飲食、用藥、體重、心理等狀況,同時依照不同體重增長制定針對性方案:尿量300ml/d,攝取水分800ml/d,并傳授解決口渴竅門,以使患者充分認識水分控制重要性,提高依從性。④集體健康課堂:1次/月,要求家屬陪同參與,告知特殊血液透析適應證,指導營養調整方案,并請透齡長、自我管理能力強者現場分享,以提高自護經驗、疾病斗爭經驗。兩組均持續干預3個月。
1.3 觀察指標 兩組自護能力以自我護理能力測定表(ESCA)評價,總分0~172分,得分越高,自護能力越好;兩組生活質量以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F-36)評價,總分0~10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ESCA 干預前兩組ESCA評分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ESCA評分升高,且觀察組(145.29±11.36)分高于對照組(123.37±9.53)分(P<0.05)。
2.2 SF-36 干預前觀察組SF-36評分(67.24±5.16)分與對照組(65.58±5.32)分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SF-36評分升高,且觀察組(84.17±6.64)分高于對照組(76.43±6.15)分(P<0.05)。
CRF為慢性、不可逆性危重癥,需長期行MHD以維持生命,故會增加患者心理、精神壓力,從而影響生活質量。延伸護理可使患者于不同場所均能得到連續性、協作性照護,能有效預防病情惡化,加速恢復進程,在慢性病護理中有重要應用價值。陳麗等[2]研究指出,予以MHD患者延伸護理可顯著改善自護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ESCA、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行MHD的CRF患者應用延伸護理有助于增強自護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在于延伸護理中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責任制分管,有助于縮短護患距離,提高護理人員成就感、責任感,從而為患者提供高效護理服務,而定期集體健康課堂,能提高患者健康素養,減輕心理負擔,提高自信心,促使其糾正不良行為習慣,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此外以微信、QQ、電話隨訪可為患者提供透析外動態服務,提高依從性,以增強自護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CRF行MHD患者采用延伸護理能改善自護能力,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