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張蕙心 呂現濤 毛會明
“同塑品質空間,共筑美好未來。”日照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照規劃集團”)是由原日照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院兩家事業單位轉企組建的國有獨資企業,2019 年3 月完成工商注冊,主要從事城鄉規劃、建筑設計和咨詢服務。集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思而行遠”,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黨建為統領,緊抓人才、技術、管理三個“牛鼻子”,不斷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加快技術創新,“立說立行、創新創造、致誠致遠”,逐步蹚出了一條技術型單位改革發展的好路子。
日照規劃集團前身日照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成立于1995 年,具有城鄉規劃編制甲級、建筑工程甲級、市政行業乙級等多項行業資質,多年來累計完成各類規劃、建筑、市政、景觀、咨詢項目3000余項,獲國家、省、市優秀設計獎200 余項,為城市建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持作用。但受制于事業單位編制所限,需要的優秀人才進不來,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也無法充分調動起來。2018 年,按照日照市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工作總體部署,日照規劃集團精準研判、穩扎穩打,下好改革“三步棋”,進一步激發了單位動能和活力,改制當年營業收入增長20%,優秀人才也沒有流失,實現了單位平穩過渡和良性發展。
黨建引領,筑牢發展基石。發展的關鍵在于黨的領導。在單位改制組建過程中,集團黨委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充分發揮黨委核心作用,深入研究集團組建實施方案、職工安置方案,積極傾聽職工訴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吹風和談心活動,保障了改制期間干部職工隊伍穩定,做到了人心不亂、業務不斷,實現了平穩過渡。堅持改好、改活的工作目標,聘請專業咨詢機構,圍繞集團發展戰略、組織架構、績效考核和薪酬管理體系等進行科學分析、反復研判,打造現代企業管理體系。集團組建后,將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實現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三重一大”事項全部由集團黨委研究討論決定,充分發揮黨委在集團改革發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學習研討活動,不斷錘煉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堅持“思而行遠”,緊緊圍繞“同塑品質空間、共筑美好未來”,立說立行、創新創造、致誠致遠,不斷凝聚事業發展的人氣和向心力。
科學激勵,加快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堅持扁平化管理模式,優化組織架構體系和生產組織體系,壓縮生產管理層次,分院、子公司以下不再另設管理層級,生產板塊負責人原則上都由班子成員兼任,實現領導班子與一線生產零距離溝通,提高工作效率。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改革績效考核、人才晉升、薪酬管理體系,制定了集團公司《績效考核管理規定》《職業發展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實施細則》,堅持多勞多得、公平合理、有效激勵,以績效考核為抓手,實現對部門、崗位工作的有效評價,推動員工和集團公司長期共同發展,激發了整個隊伍的活力。開展崗位雙向選擇工作,建立單位內部人力資源市場,進一步強化“有作為才有地位”和“能者上、庸者讓、劣者汰”的價值取向。
人才為本,積極打造雙一流的技術服務團隊。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科學制定人才需求計劃,多渠道、多形式引進高端人才、急需緊缺人才,集團人才專業搭配和年齡結構不斷優化,目前平均年齡降到35 歲,展現出勃勃生機和活力。深化技術研究工作,營造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濃厚氛圍。基于當前城市建設發展和對未來的前瞻性預判,重點圍繞國土空間、戰略研究、生態城市、交通、綠色建筑、BIM、裝配式建筑、地理信息等領域,或成立專門的研究中心,制定實施長期研究計劃,或成立專門的課題研究組,進行短期技術攻關。對所有技術研究工作,制定考核辦法,實行動態化考核管理,今年又有28 個選題初步納入研究范圍。集團成立以來,先后有10 項成果獲國家、省、市優秀工程獎,6 人次在省技能大賽中獲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日照規劃集團認真分析研判城市發展趨勢和政策要求,以傳統規劃設計技術為基礎,對生產業務進行橫向拓展和縱向拉伸,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2019年12月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準確布局“數字設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城市已經進入數字化、智慧化發展階段。日照規劃集團加強與上海數慧、深圳交通中心等國內一流專業研發團隊合作,對傳統規劃設計生產進行數字賦能。率先搭建了數字規劃綜合應用系統,榮獲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銅獎。在自然資源行業變革的大背景下,采用ETL、序列化、池化、內存數據庫、Oracle Outside、縮略圖生成等技術,完成1 個綜合庫、4 個應用系統、4 個支撐管理系統的建設,初步實現了城市規劃編制指標動態跟蹤監測,積極探索搭建可感知、能學習、善治理、自適應的規劃平臺系統,在日照市生態紅線調整、自然保護地優化、重大項目選址等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對傳統規劃院業務轉型和數據應用系統建設具有積極的意義。開發達同數據分析系統,通過對人口規模、人口分布、人口活動、公眾出行等特征的挖掘分析,有效支撐城市布局和交通規劃等多項規劃成果編制,實現了規劃設計精準定量分析,提升了規劃編制成果的說服力。
全力打造“設計+”服務。隨著現代工程組織模式的轉變,為工程建設提供全過程服務成為勘察設計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日照規劃集團充分調動整合資源,充分發揮地方院的專業齊全、人才多元等優勢,做優做強設計主業,積極開展設計+工程咨詢服務,有效拓展地理信息產業服務,推動“全方位、一體化、上下聯動、內外聯合”發展。各傳統設計生產服務板塊,整合內部技術資源,鏈接外部團隊力量,不斷提升競爭力。設立“智慧城市研究院”,組建“數字+設計+智慧城鄉”工程實驗室,推動技術資源管理由分散型向集約化轉變,讓高端技術人才集中精力對重點工程進行技術指導和把關,發揮專業技術優勢開展高端技術咨詢業務,推動技術研發和技術成果轉化。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日照規劃集團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規劃設計的初心和使命,用精心、求精致、出精品,著力打造精致城市,不斷提升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陽光海岸綠道南起日照黃海一路燈塔廣場,北至兩城河南岸,全長約28 公里,步行道和騎行道并行,現在已是游客和市民休閑娛樂的打卡地。日照規劃集團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充分尊重山、海、河、林為一體的自然本底,堅持順應自然肌理的生態性、親海見山的景觀性、融合城市組團的功能性原則,嚴格保護松林、沙灘礁石和濕地等自然資源。為更好地保持陽光海岸綠道原生態的自然景觀,設計人員對現場進行了30 多次的踏勘和復查,用腳一步一步地丈量陽光海岸,做到了“用心設計、用腳畫圖”。對特色地段都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和設計,將原生態和歷史文化融入綠道中。全線采用無障礙設計,絕不人為制造高差,輪椅、嬰兒車可全程無障礙通行。沿線所有路口采用直角變弧形的人性化設計,結合景觀現狀和可實施性,設置綠道標識系統,真正讓市民游客實現步行暢游,體驗騎自行車中途不下車的快感。

日照規劃集團設計的日照陽光海岸綠道
關注民生需求,提升城市宜居品質。老舊小區試點改造項目是日照市2020 年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日照規劃集團負責整個項目規劃設計工作,根據對老舊小區現狀及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摸排,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線上線下同步調研,充分了解人民群眾最真實的需求。考慮老年人實際需求,融入生活圈理念,用慢步道串聯小區步行網絡。對保存下來的海石房及海石墻進行加固,留住歷史記憶。對破損住宅建筑外墻、文化圍墻進行粉刷噴繪,最大限度對停車場、圍墻、道路等補植喬灌木,營造宜人的戶外林下活動空間。在改造中盤點社區的配套用房、閑置空間、人防工程等,根據小區人群、需求配比,布局不同的便民服務業態,分批交由企業開展經營,在開拓贏利空間的同時盤活閑置空間,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舒適和便利。按照改造標準,科學規劃,“一區一策”制定改造方案,有效避免了反復進場、反復開挖、反復施工,實現“一次改到位”。
營造健康活力之城。為滿足人民對健康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升城市發展活力,日照市正積極爭創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和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全國社會足球場地設施重點推進城市,并將承辦2022 年省運會。日照規劃集團科學編制《日照市全民健身公共設施專項規劃》,積極探索公共體育設施的布局新模式,完善全民健身體系,構建“十、百、千、萬”的全民健身公共設施網絡化服務體系。其中的日照國際足球中心項目,規劃用地18公頃,包含了主場館、訓練場及室外工程,主場館坐席數11200 座,總建筑面積33236 平方米,完全按照歐標設計,是全國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重點任務和全省重點項目。這個項目從任務確定到建設完成,只給了一年的時間,而且工藝復雜、專業性非常強。日照規劃集團迅速組建起一支由規劃、建筑、市政、景觀等40 多名技術人員組成的攻堅項目組,積極推進項目設計工作。從2020 年元旦到新冠疫情暴發,項目組一直堅守在設計一線,針對重點技術難題,多次到上海、北京與有關方面專家進行技術對接,積極協調各專項工程設計接口之間的矛盾,反復處理各種疑難雜癥,設計圖紙進行一遍遍校對,保證了項目進度。項目建成后將具備承辦全國性足球比賽、省運會足球分賽、國際性商業比賽的條件和能力,將打造成為競技體育比賽、業余訓練、群眾健身、文化娛樂、旅游休閑、商貿會展的一體化需求的開放性體育公園,為推動日照足球產業創新發展、大力發展足球經濟和體育經濟增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