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張曉 高海波 惠國旋
走進日照市五蓮縣城北工業園區,一派忙碌的生產場景。鴻日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廠房車間內,一輛輛新能源汽車源源不斷地輸出,該項目已完成投資7 億元,新上生產線4 條,年實現稅收3000 萬元。日照鴻日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五蓮弘豐集團負責的園區建設項目,充分考慮企業生產經營需要,餐飲、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給我們企業家人般的關懷和貼心服務,讓我們對在五蓮投資扎根充滿信心。”
園區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項目承接、產業集聚的重要作用。近年來,五蓮縣統籌各類發展要素,積極探索園區經濟發展新路徑,把參與園區產業發展作為提質增效重點工作來抓,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加速構建三大園區發展板塊體系,著力打造園區經濟圈,探索國資國企發展新路徑,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遼寧時指出,高新區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看一個高新區是不是有競爭力、發展潛力大不大,關鍵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兩篇文章做實做好。高新區要擇優引入企業和項目,不能“裝進籃子都是菜”。希望高新區抓好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配置組合,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落實到具體行業、具體產業、具體產品上。
五蓮縣國資國企深刻領悟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在園區建設上抓住“高”和“新”這兩個關鍵點,本著科技創新力強、項目優的原則引進入駐企業。五蓮國企弘豐集團統籌建設運營的城北工業園,以智能制造和綠色創新服務為主,已完成投資10 億元,包含“五縱六橫”配套道路和新能源汽車、科研中心、高端裝備制造、航天機電、精密儀器等多個科技創新型項目。目前已有5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入駐,一個高端裝備和智能產業園區正在冉冉升起。

五蓮縣城北工業園區內的鴻日汽車生產線
2018 年7 月17 日簽約的山東啟原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該公司集碳納米材料研發、生產、銷售、技術服務、供應鏈平臺于一體,為客戶提供整體熱管理解決方案,獨創國內唯一大面積低成本“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復合薄膜材料,突破了納米碳材料只能以粉體形式應用的瓶頸,產品廣泛應用于紡織、供暖、便攜理療、智慧家居、軍工航天等眾多領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際投產不到一年的時間,實現銷售收入4800 萬元,未來前景尤為可觀。
當前,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有機關聯的統一體,經濟效益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只有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才能為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奠定基礎。
據介紹,五蓮縣屬國有企業結合園區實際,以房租、固定資產、土地等作為合作資產,孵化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在企業獲得成長后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實現資產增值并收回投資。這種做法是對長期投資理念的踐行,園區在中短期很難有可見的回報,但對縣域的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五蓮縣土地發展集團參與承建的市北新能源產業園,為入駐園區的中小企業量身定制,提供個性化的廠房配置,助推山東日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美諾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中小型企業孵化成長,目前通過入駐企業實現房租收入400 余萬元。
其中,五蓮縣土地發展集團收儲市北開發區160 余畝土地、城北工業區土地130 余畝,取得園區大面積土地控制權,用于日后土地開發或轉讓。這種土地贏利模式能使企業在短時間內獲益,也為園區后期的開發奠定了雄厚的財力基礎。
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體系和經濟活力的風向標,優化營商環境是檢驗政府實踐的重要標準,國有企業更是義不容辭。五蓮縣屬國有企業在園區運營中,為園區企業提供餐飲娛樂、公共服務、展覽中心、人才招聘、人才派遣等保姆式服務,這種服務運營模式強化了園區與企業的合作,一方面為企業提供一個安心舒適的家,一方面增加了園區的收入,是國有企業開源增收的有效渠道。

許孟綠色鑄造園區服務中心
五蓮縣水務集團承建運營的許孟綠色鑄造產業園區建設總投資5 億元,占地2500 畝,建筑面積8.6 萬平方米,已建成標準化廠房11 處,是山東省唯一的專業高端綠色鑄造園區。該園區配套建設的鄰里中心高標準配備了辦公會議、餐飲客房、文體健身、醫療衛生和職工共惠等全方位公共服務設施,可同時容納120 多人召開會議、300 多人就餐和200 多人住宿,集生活服務和社區公益功能于一體。鄰里中心還為園區企業開辟了行政審批、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合辦公的綠色通道,為入駐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務,為園區企業創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據了解,截至目前,許孟綠色鑄造園區已簽約入駐企業19 家,已投產運營企業10 家,五蓮縣水務集團實現各類收入1000 余萬元,園區經濟總量在未來5 年內預計達到100 億元左右。
聚力園區經濟,謀求跨越發展。下一步,借著五蓮縣域園區經濟的強勁勢頭,五蓮國資國企將繼續搶抓機遇,突出優化不同園區產業特色,形成新合力,締造更富特色更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吸引優質企業、項目、人才走進五蓮,讓五蓮這張名片更亮眼、更有內涵。探索實踐更多更富成效的園區經濟贏利模式,加快探索可操作性強、綜合效益好的項目盡快落地五蓮,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