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璇 高春艷 張小俊 田穎 呂曉玲


摘? 要:緊密圍繞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聚焦汽車產業科技進步趨勢,以“立足京津冀,服務全中國”為主體目標,結合本校專業特色及實際情況,整合區域優勢、企業資源,構建了產學協同的車輛工程專業新型培養模式。完善新模式下的專業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凸顯行業特色,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具備高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創新型汽車人才。并通過設立反饋評價環節促進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科學貫徹了OBE教學理念。
關鍵詞:車輛工程? 產學協同? 培養模式? OBE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0(c)-0100-03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re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training mode of vehicle engineering needs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Based on the school's educational goal of "serving the whole China based o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combined with the school'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 situation, integrated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enterprise resources, a new training mode of vehicle engineering with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on has been constructed. By perfecting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scheme and optimizing the course system under the new mode, innovative automobile talents with high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have been cultivat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feedback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the OBE teaching concept has been scientifically implemented.
Key Words: Vehicle engineering;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Training mode; OBE
國內汽車行業迅猛發展,設計、制造、配置水平快速提高,產業鏈專業人才需求量同步增長。同時,新觀念、新技術以及現代化管理機制也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既給各高校車輛工程專業創造了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也對現有專業教學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1-2]。
1? 當前車輛工程專業教育模式分析
目前,我國共有130多所高等院校開設了車輛工程專業,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但從企業普遍反饋的信息中發現,部分汽車相關專業人才學習產出相對低效,進而暴露國內高校教育模式方面的薄弱環節[3-4]。
一是課程體系方面,預設課程評估和認證程序,維持結構不變性,不定義學習者產出價值。二是課程設計方面,教學內容滯后于產業發展,側重專業知識儲備,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脫節較重。三是教學方法方面,以填鴨式、灌輸型教學為主,企業工程實踐環節較少,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創新思維的空間小,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薄弱。四是在績效標準方面,統一固定的比較與競爭方法,學分評定方法單一,缺乏批判性思考與博弈。五是在學習評估方面,以總結性評價作為主要評估標準,缺乏體現學習者綜合能力與持續形成性評價的本質考核方法。
鑒于上述問題,該文基于OBE教學理念,探索基于產學協同的新型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2? 產學協同的專業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1)以“立足京津冀、服務全中國”的就業狀況為導向,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目標。
通過用人單位調查走訪、校企學術交流、社會第三方調查等方式,了解京津冀企業人才需求,搜集人才培養建議,為建立產學協同的車輛工程專業新型教學模式提供依據。有機融入OBE理念,自頂向下,逆向設計,把學校教育和企業在工程實踐、工程素質等方面對人才培養的優勢結合起來。大一、大二學年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打好扎實的專業基礎,部分實踐教學在企業進行。大三學年逐步加入實踐課題,以企業科研、設計任務為真實案例,以大學生賽事為載體,在實踐中考核、夯實學習成果,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大四學年以實踐課題為主,通過參與科研項目熟悉科研、設計流程,促進畢業生由學生向工程技術人員的身份轉變。圖1為人才培養體系要素,通過該模式保證聯合培養的人才質量,使學生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的共享與合作雙贏。
(2)基于學習產出理念的專業培養方案和優化課程體系。
依據OBE教學理念,以培養人才實踐素質、提高綜合能力為目標,制訂出一套具有較強科學性、先進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的創新型汽車人才培養方案,如圖2所示。聘請相關行業專家制定與培養模式相匹配的課程體系,設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公共基礎課程、注重學生全方面素質培養的通識教育選修課程、校企需求相結合的專業課程及根據學生興趣選擇的自主學習課程。整個培養過程根據課程內容實行研究型、開放型工程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3)面向學生為中心,推進多元化教學方法改革。基于OBE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方法改革。強調學生在教學模式中的主體地位,同樣在“實現產出”“評估產出”中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5]。在專業素質基礎上,引入心理素質、創新實踐素質和國際視野評價,不斷根據社會與企業需求發展更新。量化評定指標,科學應用統計學原理,合理確定權值。充分發揮評價體系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參與評價活動,達到預期評價效果。
通過校企聯合平臺的產學研合作,將科研成果及工程案例引入課堂教學,有效設計“講授、學習、實踐、創新”為一體的情景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的調研、設計、實施,強化工程能力、創新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圖3為校企聯合開展本科生教學項目討論及組織學生進入工廠附著實踐。
(4)貫徹OBE理念,構建良好的持續改進模式。
OBE工程教育模式是圍繞“定義產出—實現產出—評估產出”而展開,其強調“持續改進”和“定期評價”,而“定期評價”就是評估產出,也是OBE工程模式中實現教育模式閉環的關鍵環節[6]。明確工科畢業生品質,建立有效的跟蹤反饋機制。圍繞“畢業生品質”質量要求,建立靈活的教學框架,柔性統籌資源分配,定期開展達成度分析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評價體系進行調整改進,持續改進模式如圖4所示。
3? 結語
基于產學協同的車輛工程專業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結合筆者學校車輛工程專業實際情況,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區域優勢,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行業技術為依托,推動建立與時俱進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培養適應產業發展趨勢的高素質創新型汽車人才,同時促進教學工作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范若尋.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院校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1):201-202.
[2] 耿國慶,朱茂桃,江浩斌,等.新工科理念下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探索[J].汽車實用技術,2019(11):208-210.
[3] 姚嘉,盧偉,匡兵,等.車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與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5):206-208.
[4] 甘樹坤,呂雪飛.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以我校車輛工程專業為例[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8,35(6):14-17.
[5] 冒興峰,羅鷹,張建峰,等.基于OBE理念的應用型本科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研究[J].時代汽車,2019(4):62-63.
[6] 李玉倩,陳萬明.平臺經濟模式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