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毳毳
摘? 要: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基地,承擔著培養我國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學中的所有課程,都承擔著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任。數學課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的重要基礎課,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課程,尤其是數學建模相關思想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息息相關。文章通過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數據建模影響因素的分析,總結出一些在教學中的可實施的應用策略,在實踐中還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才能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關鍵詞:高職? 學生? 創新能力培養? 數學建模?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421?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a)-0134-03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I Cuicui
(Changchun Polytechnic,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33? China)
Abstract: As the training base of our country's high skilled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task of training our country's applied skilled talents. Therefore, all the courses in teaching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improv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Mathematics course, a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course to cultivat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particular, mathematical modeling related idea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and data model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practical application strategies in teaching, which need to be carefully designed in practice to make it play a better rol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Influencing factors
1? 研究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數學建模的影響因素的必要性
當前,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各行各業都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是無線通訊技術,推動了智能時代的提前到來,新時代需要新的生產工作思想為指導。因此,2014年開始,李克強總理從國家提出全面推進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全國上下呈現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基地,承擔著培養我國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是在實踐中我們也發現,單純靠創新創業課程來提升學生的科學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創新能力需要一個長期形成的、在學習中逐漸養成的過程。因此教學中的所有課程,都承擔著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任。數學課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的重要基礎課,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課程,尤其是數學建模相關思想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息息相關。數學建模是對實際問題的簡化, 將實際問題經過分析轉化為一個數學問題, 求解該數學問題, 證明、評析所得到的結果, 以此確定是否可以用來處理實際問題中的多次循環, 以及不斷強化的過程。數學建模是一門特別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問題的課程, 和古代的數學課程有很大的不同, 其著重鍛煉學生將數學理論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的能力, 對于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重要推進作用。因此在教學中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2? 高職創新能力培養與數學建模的影響因素歸類
2.1 心理因素
隨著國家招生政策的不斷調整,教學資源的不斷豐富,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生源也在發生著不斷變化。近些年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出現了主要集中在農村生源地學生為主的局面。通過對筆者學校在校生的數據整理,得出2019年該校在校生中農村生源地學生占比為56%??梢哉f,農村生源地學生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的主要生源。農村生源地學生占主流的生源背景下,學生的群體特征與以往不同,心理方面存在著諸多不自信。主要表現在對自身學習能力的不自信、對高職院校的不自信、對自身背景的不自信。以農村生源地為主的高職學生整體呈現出的不自信帶到他們的學習生活當中,表現出的是畏首畏尾、不愿嘗試、不敢嘗試的狀態。
同時在前期12年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習能力不被認可,因此普遍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較差。在學習過程當中,缺乏知難而上的精神,遇到困難就認為自己解決不了,放棄進一步探索的過程因此他們在進行邏輯性較強的數學建模學習的時候,首先表現出的是一種退縮。在數學建模的過程中,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出合理的假設以得到合理的數學模型;需要簡明、合理、快捷地求解模型中出現的數學問題;需要驗證模型是合理、正確和可行的, 這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具有一定的難度, 都不會輕易完成, 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動機, 就很難堅持學習下去;若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 也不能達到一個學習的高度。
2.2 知識儲備
由于數學建模的過程牽涉到幾乎所有的數學分支學科, 而且解決實際問題時還需要具備醫學、力學、經濟學等其他學科的相關專業知識, 因此, 具有一定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是學好數學建模的一個前提條件。這些年,學校通過高考錄取的方式招生過程中,分數線較低,同時還有部分自主招生生源。因此學生呈現出學習習慣較差,理論基礎普遍薄弱的特點,但學習數學建模是受到一定的限制。
2.3 學習習慣
高職學生在學習上主要表現出來的學習習慣是對理論學習缺乏興趣,但他們在實踐動手方面具有較好的優勢。他們喜歡在實踐動手當中學習知識理解知識。二十幾歲的年輕學生充滿朝氣,對于很多新鮮事物喜歡探索與嘗試,呈現出思維活躍的良好局面。數學建模,從表面上來看理論課程但是其中也不乏用實踐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學習數學建模的方法, 特別是機理分析的方法時, 一般是采用實例研究的案例教學法, 這就需要學習者具有自學、博覽群書的良好習慣, 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和效果, 而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恰恰是高職學生所欠缺的。
3? 應對策略
3.1 賞識教育,增強自信
高職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當中,缺乏被賞識的過程,因此造成了學習不自信的狀態。作為高職的數學教師一定要明確這一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是促進其學習與成長的重要環節。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本著賞識教育的出發點。在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尋找快樂、尋找自信。
3.2 由淺入深,因材施教
學生理論基礎薄弱是不爭的事實,也是無法改變的現實基礎。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現有情況,因材施教。本著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開展數學建模創新能力培養教師。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就成了空中樓閣。只要學生在進步的過程當中,就是我們教學的成功所在。不要過分地追求教學目標,更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況對教學目標進行動態的分析與設計。
3.3 手腦結合,全面開發
高職學生在過去的以理論學習為主的學習過程當中均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這說明,傳統的講授法教學不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但是數學建模課程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理論課程,如果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那么學生還會在初高中的狀態當中繼續惡性循環。實踐中一定要積極分析學生的優勢所在,他們年輕、熱情、愛動手、愛交流,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因此,教學中可以嘗試“以動手帶動腦”的方式促進學習。讓手、腦、眼、心、口、腿都動起來的同時,學生應加強溝通交流、分享觀點與設計、創新思維,在完成數據建模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3.4 以訓促學,助力精英
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對數學建模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帶領學生參與各級各類數學建模競賽的方式,既促進學生的學習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雖然高職高專學生整體的數學基礎較弱,但也不乏一部分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建模思維。因此教師一定在校園內進行廣泛的宣傳,讓這部分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到數學建模競賽團隊當中。教師對這部分學生,可以通過競賽社團的形式,單獨開設數學建模競賽課程。在競賽輔導過程當中就一定要積極融入創新能力培養這一要素,如在教學中選用能夠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競賽訓練項目。
4? 結語
經以上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數據建模影響因素的分析,總結出一些在教學中的可實施的應用策略,在實踐中還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才能使其更好的發揮作用。同時,作為專業教師不能固步自封,要積極學習互聯網時代的新知識、新技能,也需要不斷開拓思維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以為能夠更好地將創新能力培養與數學建模教學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 許春艷.農村生源地學生為主的高職和諧師生關系建設探索[J].南方農機,2019,50(11):231.
[2] 謝國榕,陳迪三.獨立學院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影響因素及其培養策略[J].高教論壇,2011(11):34-35,51.
[3] 余國林,孔翔宇.數學建模課程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33(5):100-102.
[4] 張雁冰,劉和福,古繼寶.研究生進取心與社會資本對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5):47-52.
[5] 張雪立.高職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6] 翟乃盛,孫學朋,宗永順,等.大數據背景下高職數學“四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5):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