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為進一步深入實施“強師工程”,建設新時代教師發展體系,努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推動廣東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近日,廣東省教育廳、中共廣東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廣東省新時代教師發展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下文簡稱《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以提升教師師德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以健全教師教育體系、促進師資合理配置、深化教師管理制度改革、提高教師地位待遇為著力點,深入實施“強師工程”,構建教師發展體系。
二、工作目標
到2022年,全省教師發展體系基本形成,教師職業發展通道更加暢通,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更加健全,教師學歷水平穩步提升,幼兒園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比例達到90%,小學和初中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分別達到80%和95%,高中階段學校教師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比例達到20%,高等職業院校教師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碩士以上學位)比例達到65%,本科高等學校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比例達到45%。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比例穩定在60%以上,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升。
到2025年,教師發展體系健全完善,教師學歷水平進一步提升,幼兒園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比例達到93%,小學和初中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分別達到83%和96%,高中階段學校教師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比例達到22%,高等職業院校教師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碩士以上學位)比例達到68%,本科高等學校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比例達到48%。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
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深入開展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活動,強化師德培訓。
(二)健全教師教育體系
優化師范教育體系;健全中小學教師發展支持體系;健全分層分類遞進式中小學教師發展體系;健全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發展制度;健全高等學校教師發展制度;健全教師對外交流與合作制度機制。
(三)創新教師補充配置機制
完善教師補充機制;健全完善縣域內中小學教師優化配置制度;建立健全跨區域幫扶支教和“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師資覆蓋面的制度;探索建立市域調劑普通高中教師配置的制度。
(四)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
完善教師職稱制度。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推進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指導高等學校完善教師職稱評審標準;加快推進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推進地市實施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促進校長隊伍專業化建設。
(五)健全完善教師激勵保障制度
健全完善教師表彰制度體系。組織開展南粵優秀教師、教學成果獎、特級教師等評選表彰活動;健全教師工資福利待遇保障制度;切實保障民辦學校教師合法權益。
(六)創新教師考核評價和退出機制
完善教師考核評價制度。堅持立德樹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評價的首要內容,把教書育人作為教育人才評價的核心內容;健全完善教師退出機制。嚴格落實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制度、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等有關法規政策要求,建立教師退出教學崗位的制度,完善教師退出機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各校要切實加強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圍繞教育改革發展大局,明確本區域、本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找準教師隊伍建設的突破口和著力點,統籌協調解決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重大問題。
(二)加強部門協同
各級教育、機構編制、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
(三)加強經費保障
市、縣要落實主體責任,保障教師待遇政策落實。鼓勵社會力量捐資投入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資金的管理和監督。
(四)加強督導檢查
將教師發展體系建設情況納入對市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高等學校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內容,并將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依據,確保各項工作措施全面落實到位、真正取得實效。
(摘自“廣州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