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延
摘? 要:高職院校大學生優質成才的評價標準,往往是單一的、片面的方式,忽視大學生個體發展要求,激勵作用不夠,不利于大學生優質成才。高職院校對人才的培養,更側重職業技能,該文從3個方面探討高職院校大學生優質成才的評價標準。第一,不同年級制定評價標準;第二,以大學生為主體靈活調整評價標準;第三,以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為核心的評價標準,使學生優質成才評價標準真正起到激勵和改進工作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學生優質成才? 不同年級? 以大學生為主體? 以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為核心? 評價標準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a)-0209-03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High-quality Tal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ZHANG Qingyan
(Changchun Polytechnic,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33? China)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high-quality tal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often single and one-sided, ignoring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lacking in incentive effect,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high-quality tal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ofessional skills i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high-quality tal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different grades formulate evaluation criteria; second,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to flexibly adjust evaluation criteria; third, evaluation criteria with knowledge,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 the core, so that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high-quality students can really play an incentive and improvement rol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quality tal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Different grades; Taking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With knowledge,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 the core; Evaluation criterion
新時代對高職院校大學生成長成才寄予了新期盼。高職院校學生作為社會人才資源的儲備庫,培養高質量的畢業生越來越成為高職院校不斷改革的方向。但由于大學生成才的獨有特點,使得成才評價存在以下問題。
(1)大學生成長評價的采集點不夠科學,尚需要反復論證。
大學生成長評價的采集點比較模糊,如何客觀反應學生的成長過程和成長狀態,需要在細致大數據的調研和學生管理過程中逐步獲得并實踐驗證,以提高成長評價采集點的科學性。
(2)評價過程獲取數據不夠全面,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手段,提取有意義的數據。
成長評價不像學科學習一樣出題考試,目前評價過程多是依據評價者對被評價者的觀察,獲得印象而產生,有很大程度的片面性,數據不全面。
(3)合理確定評價各方面的權值,提高成長評價的價值。
評價點的各方面所占權值長遠看決定培養人才的方向,科學合理制定權值,能夠提高成長評價的參考價值。
由于國家對高職院校人才質量的重視,針對以上問題,大學生成才被高等職業教育重新審視,并做出相應的新策略,要求在育人工作中注重大學生成才的評價,建立大學生優質成才的標準,以促進大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
高職院校大學生優質成才的評價標準,指的是對大學生成才評價中所形成的一個整體框架,檢驗大學生是否具備了一定的綜合素質,是否符合社會、企業對人才需要的條件,是否已達到標準所要求的結果,也體現了學校在育人成果上所達到的程度。這種評價標準是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具體化、細節化,依據制定的標準,對大學生成才進行評價,有利于培養優質人才,更有利于社會、企業的要求。在人才培養的系統化體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該文在這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探索,以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優質成才的質量。
1? 不同年級制定不同評價標準
根據高職院校大學生處在不同的年級,制定符合每一個年級的科學、使用、可操作的評價標準,通過對每一個年級的評價,調整大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就能夠及時解決大學生的問題,更有利進入下一個年級的發展。不同年級之間的評價標準是一個有序的整體,不是單獨的、割裂的,是緊密聯接在一起的,高年級在低年級的基礎上,更加細化、更加完善,根據大學生的個人成長發展,以大學生的角度制定符合該年級的評價標準。隨著每一個年級評價的通過,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層級的方式逐年螺旋式上升,以達到最高年級的評價標準。這種螺旋式的上升就避免了盲目、一蹴而就,使每一個年級的大學生都能夠明確自己成才的方向和目標,有規律性的、有的放矢地逐步完成,這也使得評價工作具有一定的具體性、細節性,能夠將工作落到實處,扎實有效推進,真正發揮激勵的作用,也能夠促進工作的持續進行。
評價標準要突出激勵化、常態化。以一個學期為一個階段,每個學期結束時分析大學生綜合評價分數,建立數據庫,并把每個學期的分數進行對比,考查大學生每個學期的情況,從縱向、橫向分析,對于有明顯進步的大學生進行獎勵,給予進步獎,某一個部分得分高的大學生,給予單項突出獎,綜合得分高的大學生給予綜合素質獎,以獎勵的方式激勵大學生調整自己,不斷取得進步,最終達到優質成才,成為合格的高職院校大學生。
2? 以大學生為主體靈活調整評價標準
關于高職院校大學生優質成才,以往有很多評價標準,隨著時代的發展,評價標準也應該隨之變化,重視智育的單一、平面的評價標準已經不再適合簡單的以考試成績做為主要評價標準,是一種狹隘的不利于學生成才的方式,忽視了大學生不同個體的發展,導致模式化、僵硬化,使得學生的思維機械化,缺乏創新,不能夠適應社會、企業的需求。根據新時代的要求,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發展要注重多方面的內容,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強調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協調發展,不再是單一注重某一方面的發展,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在創新精神、實踐精神、奮斗精神等方面的考量,應該納入評價標準。有針對性、有目的性、有操作性地完善,以激勵大學生全面發展,以滿足新時代的新要求。
在原則下靈活調整評價標準,高職院校大學生優質成才體系不斷擴展、充實,同時評價標準要突破主觀束縛,既要根據社會需求、大學生個體成長要求、性格特點,從客觀、科學的角度在不同年級制定,又要在把握原則之下靈活調整。評價標準不是定下來就不能改變的,而是在發展中變化的,不同年級的評價標準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創新創業的持續發展,多學科、多專業的融合,使得每種職業所需的知識、技能不斷發生變化,增加了很多交叉學科的內容,尤其是近年來高職院校的發展,社會對技能型人次需求大量增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優質人才更受到企業的歡迎,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和評價標準必須隨之改變、調整。
3? 以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為核心的評價標準
知識評價標準是高職院校大學生優質成才的核心評價標準,也是人才提升、發展的基礎,以專業知識、拓展知識為主要內容。專業知識是高職院校大學生知識結構的中心部分,是優質成才評價標準中的重要內容。專業知識評價標準是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基本課程、所有應具備的專業知識的考核,所有大學生都參與的范疇具有普遍性,采取必修課、選修課、講座等形式。拓展知識,是高職院校大學生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以人文知識和各類常識為主,是優質成才評價標準中的拓展內容,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體現了綜合性、整體性,使得各個專業有了交叉、滲透,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也是彼此融合。所以,拓展知識評價標準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些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的范疇,具有個性,采取慕課、網絡學習等形式屬于加分項。
能力評價標準是高職院校大學生優質成才的另一個評價標準,指從事某種工作所必須具有的職業技能和技巧,能夠獨立完成工作任務,以職業技能、創新能力、社會實踐等為主要內容,能夠用所學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一般性問題,具備觀察能力、歸納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決策能力等,考量高職院校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是否具備溝通交流的技巧、是否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促進工作的開展,還考量了高職院校大學生的職業技能,在實踐中如何踐行創新精神、工匠精神,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工作,包含觀念創新、方法創新、技能創新、效果創新等,采取職業技能大賽、職業技能證書等形式,突出大學生的職業能力的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標準是高職院校大學生優質成才的重要評價標準,指以優質的綜合素質,適應時代的變化、社會的需求,具備良好的文明素養、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強大的學習能力、保持身心健康等。尤其是承擔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使命、符合社會共同行為準則和規范、積極向上理性平和的心態,具備現代社會應有的品質和修養。重視以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個體的自我認識和學習的科學方法,以良好的、全面的素質不斷完善自我的能力。注重考量高職院校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文明禮貌、遵守紀律、接人待物、身心健康等,包括科學精神、團結合作精神、奉獻精神、奮斗精神等,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得到發展,突出綜合素養的評價。
參考文獻
[1] 金亞娣.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9.
[2] 孫潔.社會性別視角下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投入與學業成就關系研究[D].江南大學,2019.
[3] 張金良,孫紅梅,程鋼,等.德育評價體系中素質拓展對大學生成長的作用與影響[J].知識經濟,2019(21):121,123.
[4] 馬罕志.基于促進大學生良好行為成長的周期性信用行為評 價體系建設[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3):161-162.
[5] 齊殿君,于曉松,王爽.應用學生成長檔案袋促進學生教學反思的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8,32(6):642-646.
[6] 王友建,李曉宇.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的重構[J].煤炭高等教育,2016,34(6):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