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憲宇
這個觀點說出來,肯定至少有一半是討罵。名師的試金石是什么?首先應該是把自己教好,把自己的孩子教好吧。
把自己教好,就是要像個教師樣,不是說要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用心靈塑造心靈,用品格塑造品格,至少要像個優良一點的人。把自己的孩子教好,也不是都教成學霸,再說,學霸也不是教的。至少也是要有個人樣吧,有點書香門第出身的樣子吧。否則,很難把話說到別人前頭,很難有教育的說服力。
我從來不敢像《人民日報》2018年 3月 30日的評論那樣說,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但我似乎敢向名師們這樣說,既然你是名師了,你應該這樣做到。否則,就別做名師,干脆埋沒于人群之中算了。
確實,有的名師是以己證人,教書育人,兼有所成。我曾經主持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的結業式,其中有一位名師,我介紹他時說,他家居然有兩個劍橋博士,自己培養一個,自己培養的那個又娶了一個,所以兩個。自己教學成功,教子也一樣成功。教子與教別人之子,都有所獲,這是名師的標配。
試想,你如果是名醫,自己應該是紅光滿面,健康健壯。你自己病懨懨的,還拽著給別人看病,誰信你?你是個名廚,穿的衣服白得臟兮兮,戴的帽子皺得癟兮兮,你能做好菜,吃你的菜能下胃,你自己都不相信。你是醬油大王,你自己釀制的醬油你自己不吃,你的家人也不允許吃,那你是一個怎樣的著名醬油家呢。你是一個名人,口口聲聲說愛國,卻叫自己的孩子漂洋,成
為別國的人,怎么也不能說你是一個愛自己國家的名人。除非你是派遣臥底,是安插的策反。
還是現在有的名師知趣,有了好的榮譽,有了好的職稱,有了好的資歷,但就是沒有好的教學效果,沒有好的學生口碑。干脆,就離開教學第一線,別誤人子弟。這樣很好,比那些仍然招搖撞騙,寫一些無關痛癢的文章,做一些不知所云的講座,上一些不堪忍受的示范課,擺上一副不可一世的臭架子,不知道強多少,不知道明白多少。
當個所謂的名畫家、名書法家,哪怕畫得多么惡心,寫得多么刺眼,都沒關系。因為有錢你就買,反正你的錢來路也很惡心。想贊美就盡情地說,反正你的話也沒有一句真心,沒有半句有用。但名師不行,名師是引路人,要引導非名師,非名師還要引領海量的孩子。一個人念歪了經,跟從的人就都斜了嘴。
我的一個醫生朋友和我說,一個所謂的內科名醫,自己生病了拍的片子居然都看不明白。可想而知,他是如何給別人看病的了。看不懂也沒關系,也無可厚非,就是別想著去頂個名醫的帽子。遷移到教育上,人們說的父不教子,是不敢教,是不會教,還是本來就沒本事教,不忍心自己騙自己?子不學,父之過。如果真的是子不學,連人樣子也沒弄好,你寫的那一堆家訓、家書,就別拿出來發表了。就像一個模特,自己身材膩膩歪歪,還去跨著貓步,占著 T臺,徒增笑爾。
別對號入座,別攻擊本文或者本人,本文說的只是概念,只是現象,說的只是不能聯系實際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