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音樂教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相關的音樂教材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相關出版單位在音樂教材創新的過程中不斷突破瓶頸,逐步探索音樂教材出版的新路徑。文章圍繞當前音樂教材出版創新的三個關鍵點:滿足讀者新需求、探索音樂教材開發新路徑、完善音樂教材出版的配套機制,探討音樂教材出版如何迎合時代發展,開拓自身優質資源,樹立出版品牌。
【關? 鍵? 詞】音樂教材;專業出版;創新發展
【作者單位】夏子越,南京師范大學。
【中圖分類號】G237.9【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21.026
當前,隨著數字教材的使用更加廣泛,在數字新技術對教材使用形態的影響下,相關出版單位走上了轉型升級的道路,音樂教材的出版也是如此。音樂教育由于其本身的審美特性以及對載體的適應力,走在了教材改革的前列,其中讀者的新需求是促使其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
一、音樂教材與讀者新需求的結合
滿足讀者的新需求是當前相關出版單位在音樂教材出版創新中的發力點。21世紀以來,新載體的出現、應用,使讀者對音樂教材有了新需求,這對音樂教材出版提出了高要求。
首先,音樂教材的內容要貼合讀者的新需求。以鋼琴課教材為例,當前兒童的成長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在兒童的鋼琴教育中,目前國內所采用的鋼琴課教材,大部分還是20世紀主流的那些,比如拜厄、車爾尼、小湯普森等編寫的鋼琴課教材。這類教材偏重技巧的訓練,不但在鑒賞、審美和創作等方面引導較少,還容易因其單一的內容讓兒童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相關出版單位要關注這些變化,探索出符合當下兒童學習需求的音樂教材出版新空間。
其次,音樂教材的載體開發要滿足讀者新需求。如今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圖書出版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出版業的產業形態也更加多元,這些都推動了新技術和出版物的融合。當前,不少出版單位在音樂教材的載體創新上有所嘗試,比如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材電子版正式上線后,讀者只要登錄“湖南文藝出版社|音樂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網站(www.hnwymusic.com),即可免費在線瀏覽和下載電子版音樂教材、教材參考解讀等學習資源。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方便音樂教師提前備課,該網站還提供了所有教材的教師用書、多媒體課件,以及各學段優秀的音樂教案、課件等教學資源。這種音樂教材在新載體與教育方面深度融合的模式,受到了讀者的喜愛。
再次,音樂教材的教育理念要符合讀者新需求。現在接受音樂教育的用戶呈現年輕化趨勢,受過良好教育的他們希望相關的教程與教材具有科學的指導性和與時俱進的時代氣息。比如,在兒童音樂教育方面,一些教育出版單位會相應地在所出版的兒童音樂教材中應用時下國際流行的兒童“3A教學法”,即Amuse(興趣)、Aware(理解)、Apply(應用),先激發兒童對音樂的興趣,再讓他們加深對音樂的理解,最后應用到實踐中,這種方法獲得了很多讀者的好評。
最后,音樂教材要關注讀者在審美、靈感、趣味等特殊方面的新需求。其一,音樂教育不僅具有專業性,還具有美學特征,所以其教材在內容的選擇上要注重內容對讀者審美素養的引導與培養。其二,音樂教材要激發讀者的靈感和創造力。部分音樂教材會用生動的文字和有趣的故事引導讀者認識音樂,讓整個教學過程更靈活豐富、更具延展性。比如人教版《音樂》(七年級下冊)中的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就設置了分析情感基調的板塊,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構思人物性格對應的音樂風格。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靈感和創造力,使學生更好地融入音樂課程學習中。其三,音樂教材要重視內容的趣味性,摒棄內容里的刻板守舊。比如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克里蒙奇鋼琴教程》,就圍繞著Moon Key和小男孩克里斯學琴的故事來開展教程,用契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課程內容,全方位展開對兒童音樂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兒童在學琴的過程中收獲快樂與成就感。值得一提的是,這本鋼琴課教材除了融入有關知識點、技能點的情景故事和生動插圖,還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比如《妹妹的喜歡插隊》這首歌用較刺耳的聲音表達插隊是不好的行為,用有趣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和生活習慣。
二、出版單位在音樂教材中的創新路徑
相關出版單位在音樂教材的出版創新方面也有內在需求,這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相關出版單位若要保持自身的長期持續發展,就需要拓展教輔專業領域的開發范圍,依靠內容創新來激發品牌活力;二是新技術的出現也使得教輔類出版物競爭力加劇,相關出版單位的發展不進則退。因此,相關出版單位需要尋求音樂教材創新的開發路徑,在專業出版領域的競爭中搶占先機。
首先,填補空白,尋找“藍海”。當今音樂教材市場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不少出版單位開始另辟蹊徑,尋找“藍海”,填補市場的空白點。比如,2019年人民音樂出版社推出的《支部音樂課 用歌聲宣誓》中包含“信仰篇”“里程碑篇”“新時代篇”“新征程篇”四個篇章、十五首歌曲。其以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聚合了中國共產黨光輝歷程中最具代表性和時代性的音樂作品,以音響、文字、曲譜等多種形式呈現,并配有“支部音樂課”具體程序及各環節解說,將音樂內容融入黨員學習的教育實踐活動。它的創新在于填補了基層黨建工作的客觀需求和圖書音像出版領域的空白,探索與豐富了基層黨組織開展組織活動和學習教育的新方式。由于《支部音樂課 用歌聲宣誓》開發出的課程形式和內容新穎且具有深刻意義,所以人民音樂出版社隨后開展了“七進”活動,將其推廣并融入人民大眾群體,可以說人民音樂出版社尋找到了新業務的發力點與增長點。
其次,普及音樂教育,提高大眾認知度。很多人對音樂教育存在誤區,認為音樂教育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學習音樂的門檻較高。這往往是因為他們未清晰地認識音樂教育的專業水平標準。換言之,音樂教育的專業水平不在于門檻高低,而在于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近兩年,相關出版單位在音樂教材的策劃和編寫上更加注重音樂的普及教育。比如,人民音樂出版社與The ONE智能鋼琴開展合作。The ONE智能鋼琴具有普及音樂藝術的愿景,這與人民音樂出版社不謀而合。人民音樂出版社擁有成熟的音樂教材出版經驗,以及專業權威的音樂課程內容研發等優勢,該社將這些優勢與The ONE智能鋼琴在科技與音樂上的優勢相結合,基于雙方龐大的用戶基礎,探索出將優質音樂教育內容與科技融合發展的道路,實現音樂教育的大眾普及,這充分體現了出版單位在音樂教育普及方面所做的努力。
最后,開展多元服務,參與跨界融合。隨著我國出版業轉型升級、融合數字化技術的不斷深入,出版業對數字化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在教育出版領域,傳統出版物數字化已經成為主流的轉型方向。傳統的教育出版機構擁有內容優勢、品牌優勢與市場優勢;在數字化環境下,互聯網科技機構則擁有更龐大的用戶流量、成熟的開發技術和寬廣的傳播渠道,甚至能打造自身的發展平臺。兩者可以基于各自的需求相互彌補、互相學習,并加強合作,共同解決融合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實現合作共贏。在傳統出版物與數字化技術的融合成為主要發展趨勢的當下,相關出版單位也應積極利用融合發展的方式為讀者提供多元化服務,使相關教材與課程的開發呈現新的活力。比如,國內一家古典音樂數字音視頻資源的專業平臺——北京庫客音樂股份有限公司,其與上海音樂出版社于2019年在北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上海音樂出版社擁有數量龐大的視覺化實物音樂資源,比如樂譜和書籍等;庫克音樂則在線上數字資源方面占有優勢,比如十萬位音樂家的音樂作品,共兩百多萬首曲目的版權資源,以及近一千場世界經典音樂會、歌劇、音樂紀錄片資源等等。雙方在合作中整合各自資源,共同推動互聯網時代下的音樂教育服務的發展。同時,合作雙方拿出了各自的資源優勢,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融合。比如,在相關課程與教材的開發上,合作雙方策劃出一套音樂啟蒙類產品,這套產品旨在讓孩子們通過欣賞音樂、聆聽故事,走進古典音樂的知識殿堂,激發孩子們對音樂的喜愛。而且在結合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音樂繪本類讀物后,還推出了搭配優美古典音樂的場景式朗讀模式。
三、完善音樂教材出版的配套機制
音樂教材開發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若要在融合出版背景下實現跨界共贏式發展,首先需要相關出版單位完善自身音樂教材出版的配套機制,增強自身的出版實力。具體涉及加強人才建設、重視穩定增收目標和加大跨界融合力度三個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無論是音樂的普及教育還是專業教育,人才資源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傳統出版機構與媒體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具備“互聯網+音樂”思維的復合型人才,這樣才能將優質的內容搭乘新時代的載體落地生根,讓音樂教育更好地滿足新時代讀者的需求。對此,相關出版單位要為人才的培養打造良好的環境,樹立培養契合崗位發展需求的人才需要投入時間與資金的意識,還要以項目制的形式對員工進行實操鍛煉,不斷地從實踐中積累經驗,培養員工的“互聯網+音樂”思維。
音樂教材也需要有盈利的空間,只有保持穩定的增收,才能夠支撐起相關出版單位未來的發展。對于作者來說,要多多關注當下讀者的實際需求,把握好音樂教育理念的普適性,同時以更廣闊的思維吸納中西音樂的精華,寫出符合時代發展的精品內容。對于出版單位來說,除了策劃更多優質的選題,進一步挖掘作者人才隊伍,還應開發更多的發行載體,拓展營銷宣傳的渠道,關注市場動向。
完善音樂教材出版的配套機制,相關出版單位還應加強學習,加快跨界融合的步伐,充分發揮數字化資源在音樂教材出版中的作用,實現“線上+線下”出版的合作共贏。比如中小學音樂教材的開發可以采用線上學習系統一體化的思路,通過加入課程、學習微課、在線學習、線上交流等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滿足教師泛在式教學和學生線上學習的需要。對此,相關出版單位應多與其他領域溝通交流,吸納更多綜合型人才,以不斷增強自身的實力。
總而言之,在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出版業以創新、融合、多元、共享發展為目標,其轉型升級已顯示良好的發展勢頭。在音樂教材出版領域,出版業正朝著開發出版內容載體、完善配套機制的方向發展,這有助于為音樂教材出版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竹崗. 音樂出版去向何方[N]. 新華書目報,2017-06-15 .
[2]王安潮. 傳承創新 難的不是技術[N]. 音樂周報,2016-06-22.
[3]關春玲. 音樂圖書的開發路徑探析[J]. 出版廣角,2019(2):65-67.
[4]張潔. 文化自信:音樂出版編輯工作的價值追求與實踐目標[N]. 新華書目報,2019-06-06.
[5]人民音樂出版社、Finger指教音樂中心聯合出版叢書《克里蒙奇鋼琴教程》[EB/OL]. (2019-10-18)[2020-10-29]. http://biz. ifeng. com/c/7qrtXHS5FgA.
[6]踐行黨員學習活動新方式《支部音樂課 用歌聲宣誓》面世[EB/OL]. (2019-07-16)[2020-10-29]. https://www.sohu. com/a/327251476_73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