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文
摘 要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農業種植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其中水果和蔬菜栽培技術的發展成效顯著,葡萄的種植也是如此。在實際葡萄栽培過程中,為實現高產優質的目標,有必要改進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這樣才能切實提高產量和質量。基于此,簡要分析新形勢下的葡萄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 葡萄;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663.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0.003
在當今時代發展形勢下,葡萄經濟及利用價值不斷突顯。再加上農業科技發展迅速,針對葡萄栽培技術的研究也隨之不斷深入。新形勢下,葡萄栽培技術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高產量、高質量等方面,因此栽培技術的改進成為首選,應采取符合新形勢的栽培技術來保障葡萄的產量與質量[1]。如今農科界對于葡萄栽培技術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也由此取得了相應的研究成效?;诖?,就新形勢下葡萄栽培技術要點進行分析。
1 生物學特性及生長特點
葡萄的嫩芽多為混合芽,葡萄藤通常需要60%以上的總光照才能生長和發育,因此屬于喜溫植物,能耐干旱,光照不足或土壤水分過多會影響葡萄生長。葡萄根系發達,是具有強大再生能力的落葉藤本植物,主要種植在20~60 cm深的土壤中[2]。葡萄生產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1)葡萄藤本身具備較強適應性,且具有耐鹽堿特性,因此對土壤條件的要求并不高。通常只需氣候條件允許,即可在更大區域內進行種植。2)葡萄可選用的栽培方法較多,秧苗易繁殖,并能取得較好的成活率。播種后2年內即可開花結實,3年內即可獲得高產。3)葡萄本身屬于食用價值非常高的水果類型,可用于葡萄酒釀造或飲料制備,廣泛的用途能夠給種植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
2 園地規劃
選擇種植園地是葡萄栽培的重要工作,也是前提。一般選擇通風條件較好的地方,土壤層疏松深厚,通透性好。播種前,必須進行適當施肥,如雞糞等,以確保植物能夠穩定生長[3]。適當施肥后,要注意整體通風和光照條件。在種植過程中,要密切注意種植密度,以免因高密度種植而影響葡萄的生長和產量的提高。1)規劃處理種植園區,改善果園的道路系統,以確保農業機械和運輸車輛通過。2)灌溉系統應盡可能使用滴灌和滲透灌溉系統,并嚴格按標準控制好灌溉密度。3)應提供充足的光照,為后續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完成準備工作后,挖出種植溝。一般來說,最好在秋天進行,種植溝的寬度和深度通常設置在80~100 cm[4]。開挖耕作溝渠后,有機物、表土和肥料混合土被分層填充。使用有機肥料、過磷酸鈣等,加水以確保土壤已經固化,并在第二年春季種植。管理果園時,還應通過在果園周圍建立隱蔽林來改善小區域氣候。
3 定植管理
3.1 定植
種植前應根據需要修剪幼苗。通常幼苗只需要2~4根芽和20~30 cm的側根。選用吲哚乙酸溶液將幼苗浸泡12~24 h后取出扦插種植,整個過程需保持葡萄細根暴露不超出2~3 h。定植步驟為:1)種植溝中心線挖一個40 cm深的種植孔,并撒上肥料,形成圓錐形的小丘;2)將葡萄幼苗放入種植孔中,保證根系均勻散開;3)埋土至幼苗根頸處,并澆足定植水,采用塑料膜覆蓋,以維持溫度并防潮,由此保障葡萄幼苗的穩定生長。
3.2 定植后管理
葡萄定植后,在其發芽前不需要頻繁灌溉,如果土壤在春季缺乏水分,可以少量澆水,但要注意不要用土盤覆蓋葡萄芽。因此,葡萄定植后管理的重點在于日常維護及土壤管理,為了促進葡萄生長,需保持土壤水分,并在葡萄生長過程中定期除草。葡萄的生長不需要太多水分,因此要特別注意土壤不能有積水[6]。在葡萄灌溉環節,花蕾期和開花期間下雨量更多,因此通常不需要灌溉。而如果遭遇高溫干燥天氣,則可實施滴灌。為了增強施肥管理,9月至次年1月可推遲有機肥料的使用,在葡萄生長發育階段使用速效肥料,并在收獲后使用有機肥料以恢復樹木活力與營養。葡萄定植主要基于葡萄的品種、生長特性、環境條件等進行,能夠起到提高葡萄莖葉穩定性的作用。
4 枝蔓管理
葡萄需要定期修剪和護理,相應的樹型要與支撐物相匹配,以使枝蔓合理地分布在架子上,這有助于提高葡萄的品質和產量。如果枝蔓分布不均勻,不僅會影響結果,還會影響產量和質量。此外,如果密度過高,則會增大病蟲害的發生率。因此,必須做好葡萄枝蔓管理工作,具體需要做好抹芽盯梢、引縛、摘心及副梢處理等。管理過程中,要注意抑制樹枝和藤蔓的過度生長,及時清除密集的區域,并清除底部老葉,以免影響植株生長[5]。
5 水肥管理
肥料是葡萄栽培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氮、磷、鉀、鎂和硫等是需求量較大的元素,應根據生產的各個階段進行準確、有效的水肥管理,也可根據季節和葡萄的生長階段進行調整,促使施肥達到最佳效果。例如,在發芽初期,需要大量的氮肥;在開花結果期,需要充足的營養元素來支撐開花結果的過程,從而實現高質高產的目標。只有了解和掌握葡萄的季節性生長特征,由此實施相應的水肥管理技術,才能確保葡萄的高質高產。葡萄對水的需求較高,通常以人工供水為主要解決方案。在澆水過程中,必須適當調節水量以促進果實生長。在葡萄膨大期,應特別注意水管理,如果水量很大,即使水果表面上沒有差異,也會影響香氣且不易保存,直接影響生產質量[6]。
6 病蟲害防治
葡萄栽培重在預防病蟲害,這就要求選擇對病蟲害抗性較強的品種,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護理和有效的預防,促進植物健康生長。施肥改良土壤后,要不斷加強植物營養,建立良好的生態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實現良好的防治效果。
6.1 葡萄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是由葡萄霜霉菌引起的,癥狀是葉片上呈現出小而半透明的斑點,且病斑背面有白真菌,病菌還會繼續擴展為棕褐色的多邊形斑點,由此對植株造成傷害。對于霜霉病預防和管理的重點在于及時切斷病變的卷須、分支等,并噴灑抗毒素明礬、百菌清等進行殺菌處理。
6.2 葡萄黑痘病
黑痘病癥狀是葉子上的紅棕色至暗棕色斑點,患病斑點會逐漸擴大,呈現圓形黑褐色斑點。黑痘病通常是由葡萄結孢囊孔細菌引起的,主要影響葡萄幼嫩部分的生長。針對黑痘病的預防和治療,重點在于冬天對幼苗進行消毒并清潔種植區,同時施用百菌清、甲基硫菌靈等。
6.3 葡萄灰霉病
該病主要由灰葡萄孢引起,癥狀是葉片上出現淺棕色或紅棕色病變,芽和嫩葉產生不規則斑點。防治辦法主要是修剪病枝和藤蔓、帶病果穗,并在開花前噴灑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
7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運用科學方法創新葡萄栽培技術成為必然趨勢。為了有效提高葡萄栽培的產量和品質,有必要重視栽培技術的革新,農業技術和生產人員必須結合葡萄的特性合理地進行栽培管理,從而提高葡萄的成活率。
參考文獻:
[1] 張曉紅.新形勢下油松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管理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9,39(2):62-63.
[2] 王軼群.新形勢下財政支出結構,收入結構與居民消費動態關系分析[J].商業時代,2019(21):187-189.
[3] 王華,倪娜,趙汝,等.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ISEC項目實踐教學的思考[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4(6):539-542.
[4] 莊紅超,王檸.新形勢下應用技術型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新模式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6(31):90-91.
[5] 邊文瑩.新形勢下棉花栽培技術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創新建議[J].農家參謀,2019(1):79.
[6] 曾彥粵.一種“T+V”組合形式的葡萄新架式[J].中國南方果樹,2019,48(4):135-136,139.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