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海濤
摘 要:對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有效方法進行分析,闡述新醫改政策的特點以及新醫改政策下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分析醫院內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試圖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提高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幫助醫院更好地掌握財務資金流向,降低財務風險,從而為醫療事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財力支持,以此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促進醫院的公益化發展。
關鍵詞:新醫改政策;醫院;財務管理;會計核算
中圖分類號:R197.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1-0086-02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活條件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此基礎上,也提高了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與醫療水平的要求。所以,國家衛生部門在持續推進醫療改革進程的基礎上,提出了新醫改政策。在新醫改政策下,醫院應將患者作為核心,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且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為了能夠實現這一目的,醫院應嚴格貫徹與落實新醫改的相關政策要求,致力于提高自身的醫療水平與服務能力,完善醫院的財務管理體系與會計核算方法,確保醫院可以穩定運行,以此促進醫院的長遠發展。
一、新醫改政策為醫院發展帶來的影響
自從實施新醫改政策以來,對醫院的各項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影響,而且也使很多原有的規定出現了變化,新醫改政策重點關注公益性方面的問題。醫院實施新醫改政策后對醫院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與沖擊,特別是對醫院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來說,實施新醫改政策以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院的藥品管理[1],采用藥物出售零差價與醫藥分管等策略。同時,新醫改政策也能夠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與質量,真正地形成了以政府為引導,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體系,從而為醫療事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財力支持,以此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促進醫院的公益化發展。除此之外,新醫改政策也改變了醫院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促進醫療事業的全面發展,使醫院能夠快速完成轉型發展,為建設現代化醫院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新醫改政策的特征分析
1.公益性特征明顯。隨著新醫改政策的深入貫徹與大力度執行,政府加大了對醫院的資金投入力度,政府部門作為引導,降低人們醫療的費用,改善人們所面臨的“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從而提高醫院具有的公益性。同時,醫院通過對醫藥部門的分開管理,嚴格把控藥品的銷售方式,也能夠為醫院的公益性發展做出確切的保證[2]。
2.政府補貼力度大,醫療服務質量較高。通過研究新醫改政策的相關需求,醫院在運行的過程中,應根據新醫改政策的要求對醫院的管理、運行與發展進行全面改革,從源頭入手,正確指導醫生的用藥情況,從而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另外,從政府的角度出發,政府對醫院內部的衛生部門進行重點關注,確保各種補貼制度均能夠在醫院中得到貫徹與落實,并建立新的補貼項目,以此激發員工工作的熱情與積極性,使其能夠采用更加積極的工作態度面對工作[3]。同時,應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使員工能夠更加積極地開展工作。具體來說,新醫改政策作為對我國醫療事業產生重大影響的一項制度,其與人們自身的利益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在醫院實施新醫改政策后,應做好醫院內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創新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新路徑,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意識有待增強。對于醫院的財務管理來說,預算管理非常重要,而在如今的很多醫院中,缺乏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導致實際的預算管理工作方式流于表面。同時,因為缺乏應有的管理意識,也導致預算管理的主觀隨意性比較大,無法準確地把握經費的投入量與投入向,不能管理資金的具體流向,導致醫院的整體運行效率比較差。
2.稽查制度有待完善。很多醫院中都缺乏完善的稽查制度,這樣一來就導致醫院的財務部門在對經費進行審批、支出時,不能對其進行嚴格的把關與控制,經常發生多渠道開支、多方面審批等情況。同時,還有部分醫院至今尚未建立專門的資金審計部門,從而無法準確地掌握醫院資金的具體流動情況。
3.成本核算制度尚未全面實施。在醫院如今形式的醫院會計制度中,尚未形成完善的成本類科目,導致成本和其他費用之間的界限與定義不清、不明[4]。同時,醫院內的成本控制范圍也比較簡單、籠統,導致成本計算方法與成本的分配標準不夠明確,最終造成成本預算工作的隨意性比較大,各種口徑各不統一。除此之外,在進行成本核算時,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標準,政府部門在對醫院進行績效考核時缺乏有效的參考依據。
4.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融資渠道單一。雖然人們已經迎來了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但是醫院的財務管理部門僅僅只是引進了簡單的財務辦公軟件,使其代替人工記賬的工作方式,無法將信息技術的作用全面發揮出來。同時,很多醫院仍然固守傳統單一的融資思想,單純地依靠政府部門給予的財政補貼或者其他固定、單一的業務方式籌集資金,從而對醫院的長遠發展造成影響與制約。
四、新醫改政策下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有效策略
1.完善對收費結構的管理。在新醫改政策中,主要的內容就是政府部門作為引導,將多元化的衛生資源投入到實際使用中,逐漸提高政府衛生投入在整個衛生費用中所占據的比重。對于醫院的經營與發展來說,新醫改政策最終的目標就是在確保醫院能夠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提升醫院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5]。因此,為了能夠確保新醫改的目標得以順利實施,應強化類似醫院財務管理這樣的收費結構管理,從而提高醫院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工作質量。
2.實施全面預算與分級成本核算管理。隨著新醫改政策的深入推進與深入貫徹,醫院內的財務管理部門應根據實際的工作情況做好預算管理,在醫院的各部門、科室以及相關的工作項目中細化財務管理目標。同時,醫院應采用分級成本核算方法,對醫院內的經營與管理的活動成本進行核算,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與掌握醫院的發展潛力和內部資源,使醫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改變管理策略,降低能耗,幫助醫院實現目標成本管理。
3.強化醫保資金的管理。隨著新醫改制度的實施,醫院的收入來源中醫保資金占據非常大的比重。所以,醫院應聯合醫保部門制定更加詳細的醫保管理制度,并按照相關政策的引導與支持,對不同情況的醫保患者進行針對性管理。同時也要對醫保資金的總賬目和輔助賬目進行核對,確保可以盡快將醫保資金回籠。
4.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為了保證醫院資金的安全性,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避免醫院的資產向外流失,有效降低醫院的經營風險,全面提高醫院財務管理的水平[6]。現如今,在新醫改政策下,醫院內的相關領導必須要重視建立財務內控制度的重要性,并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建立各種輔助制度,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與資產管理體系,強化預算控制,合理降低院內的運用成本,確保醫院內的各項資金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調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從而保證醫院可以實現經營、管理的目標。
5.加強醫院資產管理。醫院的資產主要分為兩個類型,分別為固定資產與非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指的就是醫院內部的重要資產,在進行固定資產管理時,主要內容就是醫療設備的購買決策以及其他日常管理。為了能夠實現資產管理的目標,相關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應充分學習與借鑒相關的管理經驗[7],采用合理的評估方法對醫院資產管理中的資產定價、合資以及掛賬等難點進行管理,建立系統化的資產管理標準、流程以及方法。
6.合理引入信息管理技術。目前,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與行業中,這其中也包括醫院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領域,在這兩項工作中引入信息技術,可以對醫院內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從而促進醫院的發展。
在實際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中,應擴展計算機網絡的應用范圍,對醫院內的相關計算機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現計算機軟件存在的漏洞,避免因軟件漏洞形成財務風險。同時,醫院內的相關領導人員,應定期組織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學習相關的計算機技術[8],熟練掌握計算機的使用方法,并引進專門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強化互聯網安全,從而確保醫院內的財務系統可以正常運行,保證財務信息的安全性與準確性。
總而言之,在新醫改政策的深入推進下,醫院應創新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方法,改變傳統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方式,從而提高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幫助醫院更好地掌握財務資金流向,降低財務風險,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促進醫院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宋爽.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J].納稅,2020,(11):111-113.
[2]? 張計美,李洪波,李惠.淺談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捐贈業務賬務處理[J].中國總會計師,2020,(4):134-135.
[3]? 李蓮花.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的探討與實踐[J].中外企業家,2020,(12):6-7.
[4]? 劉迎春.醫院財務集中管理模式下會計集中核算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20,(5):151-152.
[5]? 舒琳林.淺談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20,(7):146-147.
[6]? 蔣來安,方謙謙.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難點及其對財務管理的影響[J].醫院管理論壇,2020,(2):52-54.
[7]? 張楊,唐亮.基于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的探討[J].納稅,2020,(6):143.
[8]? 馬弘洋.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對成本核算的影響探討思路構架實踐[J].財經界:學術版,2019,(2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