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

摘要:在新時期我軍戰略方針的指導下,我軍對新型武器裝備維修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裝備運輸車的發展對重裝備快速機動起到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過分析重裝備運輸車維修保障的任務、特點,以及當前部隊執行任務中對車輛維修保障的主要做法,找出其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探究。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our military's strategic policy in the new period, our militar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support of new weapons and equi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equipment transport vehicle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rapid maneuvering of heavy equip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ask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tenance support of heavy equipment transport vehicles, and the main methods of vehicle maintenance support in the current military tasks, and finds out the main problems to explore.
關鍵詞:重裝備運輸車;維修保障;現狀分析
Key words: heavy equipment transport vehicle;maintenance support;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E075?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32-0025-03
0? 引言
重裝備運輸車維修保障任務,是在繼承我軍裝備維修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在新時期我軍戰略方針的指導下,在歷次執行任務的保障實踐中逐步探索發展形成的,其任務、特點、主要做法等,與其他裝備維修保障任務相比,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本文就這些特殊性進行簡要介紹,并根據任務的特點和部隊目前的主要做法,分析重裝備運輸車在執行任務中的維修保障工作存在的問題。
1? 主要任務及特點
在現代全系統、全壽命維修保障理論的指導下,重裝備運輸車維修保障任務已經貫穿到裝備設計、論證、研發、生產、試驗以及配發、使用、維護、保養等各個環節。本文聚焦于重裝備運輸車執行任務這一背景,重點對機動投送過程中維修保障任務進行介紹。
1.1 主要任務
重裝備運輸分隊自有維修保障力量在機動投送途中的主要任務包括:維護、技術檢查、小修和應急搶修、裝備技術管理、維修器材籌措等。
維護,是為保持重裝備運輸車處于規定的技術狀態,保持性能完好而采取的日常勤務措施,主要包括:外觀維護、性能維護、數據維護等。維護通常由重裝備運輸分隊組織,駕駛員和隨車人員實施,按行駛里程或按使用時長確定內容和頻率,任務前和任務后均需認真組織,是防止機動運輸途中裝備意外損壞和突發故障的有效措施,也是運輸分隊最常用的預防手段。
技術檢查,是為判明裝備技術性能、使用狀況而采取的專業檢查措施。按檢查的復雜程度可分為:可用性檢查,可靠性檢查,好用性檢查等。可用性檢查一般由運輸分隊組織,駕駛員或隨車人員實施,任務前、任務后進行;可靠性檢查在換季、執行任務前集中組織,由修理機構人員實施;好用性檢查分隊一般很少組織實施。
小修,是對重裝備運輸車一般故障的排除、常用易損部件更換和輕微損壞所進行的修復。應急搶修,是立足戰場條件,對執行任務中突發故障、戰傷、戰損的裝備,在判明損傷程度后,利用分隊自身攜帶的維修設備和所具有的維修器材,對故障裝備進行現地修理、更換部件,使其盡快恢復運輸投送能力。
技術管理,指圍繞維修保障中涉及到的各種技術工作進行的管理,包括對技術工作的組織計劃、協調控制等。技術管理通常由運輸分隊修理機構實施,需常態不間斷進行,是修理機構工作的重要內容,是維修保障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
維修器材籌措,指為保證維修所需備件、附件、工具、機器、儀表、儀器、油液、材料等的需求,通過多種渠道來籌集、獲取。主要包括:市場采購、申請上級調撥、動用戰備儲備、廢舊裝備拆件、定做加工等。
1.2 特點
現代軍隊,遠程超視距精確打擊取代了前線火力拼殺,消滅有生力量,使得身處后方、支撐作戰能力維持的維修力量逐漸成為關注和打擊重點,加之戰場氣候、地理、道路、社會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重裝備運輸車損毀率高、備件器材需求量大、維修保障任務復雜、繁重、困難,呈現出諸多新特點。
1.2.1 損傷概率增大,維修任務繁重
現代武器的打擊精度高、殺傷力大,作戰中,交戰雙方均聚焦于削弱對方作戰能力,致使裝備損傷率、維修器材消耗率顯著增大,維修保障任務量和所需維修工時大大增加。為維持持續作戰能力,重裝備運輸車機動投送時限要求高、任務強度大,野戰狀態技戰術狀態下降明顯,各種故障出現頻繁,使得維修任務異常繁重。
1.2.2 科技含量提高,維修難度增加
重裝備運輸車為滿足現代作戰需求而研制,研發和生產過程既融合了現代電子、光學、化學、力學、機械等多種工程技術,又增加了諸多特殊功能及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以滿足作戰要求,科技含量和精密度高,對維修人員的科技素養、理論水平、專業技能要求嚴苛;同時,戰場中裝備損壞機理復雜,損壞部位多樣,損壞程度不一,維修工作涉及的類型雜,需要的設備多,應用的知識專,修復的難度大。
1.2.3 力量構成多元,指揮協調復雜
現代軍隊執行任務,以聯合指揮、聯合行動、聯合保障為理念,維修力量構成多元;前方伴隨、定點部署、區域巡回、后方預備的,需圍繞任務一體聯動;戰場情況變化快、需求的不確定性增加,指揮協調需圍繞需求,即時響應,靈活應對。加之戰時敵我雙方電磁資源爭奪和指揮通信對抗激烈,我指揮通信系統面臨的威脅大、穩定性差,及時順暢溝通難,指揮協調更加復雜。
1.2.4 戰場環境惡劣,受敵威脅嚴重
戰場前后一體、高度透明,敵全維部署偵查監視力量,全域發起襲擾破壞活動,使得維修保障力量隱蔽、偽裝、防護難度增大。加之維修保障力量部署分散,防護能力較弱,維修任務展開后地點固定、機動受限,傳統隱蔽偽裝手段對現代偵查打擊的效果有限,防偵查、防打擊、防破壞的形勢異常嚴峻;維修所需備件器材多數依靠從后方籌措調運,對道路和機動運輸力量的依賴性強,而道路易遭敵封鎖破壞,機動運輸力量易遭敵打擊襲擾,維修活動受敵多重威脅,生存壓力較大。
2? 主要做法
目前,重裝備運輸車機動投送途中維修保障基本在傳統維修保障的經驗上,針對任務特點和重裝備運輸分隊車輛狀況和自身任務實際展開。為便于理解,先對維修保障力量的編設情況作簡要介紹。
如圖1,執行重裝備投送任務時,重裝備運輸分隊成立指揮保障機構,內設修理保障單元,在上級修理機構和地方廠家、修理廠等力量加強下,對口負責分隊內重裝備運輸車維修保障任務。
2.1 確定維修指導思想
在分隊機動投送任務確定后,維修保障組根據機動投送方案中明確的任務目標、階段、行車路線、沿途修理機構分布狀況和維修實力、車輛編配數量、種類、型號以及駕駛員質量狀況等,確定重裝備運輸車維修保障指導思想,在呈送上級司令部主要領導和主官同意后,作為任務途中開展維修保障的基本依據。指導思想一般與任務相適應,概括性較強,具有一定的靈活度,簡明扼要,便于維修保障組靈活運用開展工作。
2.2 預計維修保障任務
重裝備運輸車維修保障任務預計,是制定維修保障計劃的依據,是高效、精準、順利開展維修保障任務的前提。戰時,重裝備運輸車維修保障任務主要是修理,即為恢復戰損重裝備運輸車技術狀態所開展的搶修搶救。任務預計時,分隊修理保障組在日常故障分析和戰時執行任務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對任務強度、投送距離、道路狀況、戰場環境等作定性分析,綜合分析結果預備一定的加大量,報請上級同意后執行。
2.3 編配維修保障力量
重裝備運輸分隊根據需要,通過在全分隊抽調、申請上級加強或協調廠家派人隨隊保障等方式,遴選政治素質過硬、維修技術精湛、維修經驗豐富的修理人員編入勤務保障組,并吸收干部骨干作為維修保障負責人加入指揮保障機構,在重裝備運輸分隊的統一領導指揮下開展工作,執行維修保障任務。實際保障中,上級加強力量接觸重裝備運輸車不多,對各種故障不熟悉、上手慢;廠家維修人員受任務保密度、雇傭經費、戰場適應性等限制參與度不高;維修保障力量仍以分隊自有維修人員為主。
2.4 修訂維修保障計劃
維修保障組牽頭,會同其他職能組,在平時維修保障計劃的基礎上,根據任務特點和分隊裝備實際,修訂維修保障計劃。并預想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針對性制定應對方案,重點是針對重裝備運輸分隊自有維修保障力量弱的實際,事先查明任務途中及休息點、任務地域周邊的地方維修力量,并明確通信聯絡方式以備應急所需。
2.5 開展應急搶修搶救
應急搶修搶救按照是否影響正常行車分為兩類:一類影響行車,如輪胎爆裂、氣管爆裂等,需在路邊立即搶修;一類不影響行車,如轉向燈故障、發動機冒黑煙等,可選在車隊休息或集結地域維修。維修保障力量一般編在重裝備運輸分隊車隊尾部,搶修第一類故障時,故障車輛靠邊停駛,并向維修保障組發出求救信號,維修保障力量到達后診斷故障,可以維修的展開設備搶修,無力維修的就近聯系地方修理廠支援,留1-2名技術骨干配合,維修組主體力量繼續隨隊保障。維修第二類故障時,維修組視用時間長短,分組或集中實施。
2.6 籌措補充器材和設備
重裝備運輸車零部件有三個特點:一是通用度差、市場采購渠道少、上級配發周期長;二是發動機相關部件需國外進口,其他部件生產廠家少,缺乏競價機制,采購費用高;三是部分零部件長大、質量重,運輸困難。受制于這三個特點,平時儲備有限,戰時籌措是順利執行任務的關鍵。維修保障組總結以往發生故障的部位、類型、程度,需用的設備和器材,根據當下任務實際作適當調整,按照寧多毋少、寧全毋缺的原則,通過動用戰備器材設備、市場采購、申請上級下撥等途徑,籌措補充器材設備隨隊運行。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各級裝備保障機關的關心幫助和重裝備運輸部隊歷代官兵的努力探索下,重裝備運輸車維修保障能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實現了質的提升。進入新時代,隨著改革轉型的深入和問題導向的確立,諸多政策性、體系性、結構性矛盾有效化解,維修保障能力迎來了整體跨越。同時,隨著標準的提升和任務的拓展,部分問題逐漸凸顯,成為制約維修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的短板,主要表現在:
3.1維修體系冗繁,響應時間長,與任務貼合不緊
重裝備運輸車列編部隊時間較短,在我軍裝備序列中既非主戰,也非骨干,所占比重小、關注度不高。現行保障體系中,基層級維修機構人員較少、技術薄弱、裝備有限、資源匱乏,僅能修復輕微、常見故障;中繼級、基地級雖均參與保障,這些機構以主戰與骨干裝備維修為重點,未形成重裝備運輸車維修保障能力,絕大多數工作需依托廠家完成,體系作用發揮有限。維修保障器材軍地通用性不高,價格昂貴,目前還沒有建立經費保障標準,僅在普通運輸車經費保障標準的基礎上,結合經驗進行申請,基層標準經費缺口大,戰時無力自購,主要依靠上級調撥,而調撥申請需由分隊逐級提交團、軍、戰區統籌后再逐級反饋,中間環節多、信息鏈路長、時效性差。
3.2 保障資源粗放,攜運不精準,與實際出入較大
重裝備運輸分隊隨隊編配了修理車和搶修車,機動投送中維修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但機動投送受任務強度和道路、氣候及作戰活動的影響較大,維修設備、備品、器材在不同任務中的差異較大。日常保養時,主要是更換液壓油、機油、濾芯,修補輪胎、開裂渡板等,而戰時執行任務,時間急、行程緊、任務重,車輛滿負荷運轉,磨損嚴重,加上不同路況和氣候影響,不常見故障多發,備品備件儲備量小。基層級維修力量大多憑以往經驗,攜帶設備、備品、器材,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任務預計和精準測算知識欠缺,仍不可避免存在部分備品器材攜帶量大、嚴重浪費運力,而部分備品器材攜帶量小甚至未攜帶,導致故障難排除、技戰術狀態難恢復、維修任務難以順利展開,遲滯機動投送速度,甚至影響作戰進程。
3.3 保障力量薄弱,培養周期長,與要求差距明顯
隨著我軍裝備的技術含量逐漸增大,維修保障力量數量和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近幾年,通過外聘專家、送學深造、在崗鍛煉等多種途徑培養了大批重裝備運輸車維修保障人才。重裝備運輸車結構復雜,發動機、變速器等主要總成機件為德國進口,絞盤、轉向系統均依靠液壓助力,整車氣路復雜,技術含量高,所需知識雜、人才培養投入大、周期長。重裝備運輸分隊多駐扎偏遠地區,社會化維修保障難度大,多依靠自身能力實施保障,專業精湛、技術嫻熟的骨干大多培育時間較長,受崗位編制、服役年限限制,難以長期保留,任務中精通本職、獨當一面的技術人員少之又少,極大限制了維修保障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史利娟,趙威.美軍裝備維修體系建設[J].司務長,2014(4):76.
[2]涂首龍.構建軍民融合裝備維修體系的措施[J].國防大學學報,2017(1):96-97.
[3]陳少春,朱愛平,李磊.美軍武器裝備維修保障特點分析[J].飛航導彈,2016(10):38-42.
[4]蔡麗影,孫江生,王凱.美國陸軍兩級裝備維修體系建設進展情況分析[J].裝備,2015(11):77-79.
[5]劉向剛,牟俊銘.俄羅斯陸軍裝備維修保障體制研究[J].裝甲兵技術學院學報,2014(4):33-36.
[6]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維修工作條例[Z].2002.
[7]于洪敏.部隊裝備管理教程[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