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偉
摘 要:202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874萬,再創新高,就業形勢更為嚴峻復雜。加之疫情防控工作使得全國高校開學推遲,畢業生的返校、實習和畢業遇到重重困難,各種招聘形式更改,為高校就業指導服務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精神,切實做好高校的就業指導服務工作,學校就業指導服務部門應積極行動,多措并舉,促進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有序開展。
關鍵詞:高校;2020屆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創新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7.38?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1-0121-02
引言
202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874萬,再創新高,今年的就業形勢更為嚴峻復雜。在對目前推進就業遇到的困難及進一步舉措等進行梳理的過程中,筆者發現高校的就業工作存在著以下薄弱環節。第一,當前的畢業生就業數量處于落后水平。相比往年的就業數據,就業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穩固發展,就業質量還需要進一步地提高,受目前局勢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數量遲遲沒有較大的進展。第二,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還需進一步推進。不得不思考的是2020年中國就業創業環境、市場未來導向及趨勢分析,需要應時而變,應勢而變。第三,畢業生主動就業意識淡薄的現象存在,學生的等、靠、要的求職心理依然嚴重,當前形勢下這種心理更加要不得。第四,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特別是重點群體的就業跟蹤服務有待加強。針對湖北籍的畢業生以及少數民族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不得掉以輕心,應在個性化、高質量的專項指導上下功夫。高校上下,必須要通過摸清底數、分類指導、精準幫扶、轉變方式、協同作戰、拓展資源等多項舉措,多渠道推進畢業生就業創業。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工作精神,全國各省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了一系列利民惠民助民政策,積極開展春風行動來全力幫助應屆畢業生邁好走向社會的第一步。一是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擴大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的規模。對招聘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享受稅費減免的優惠福利。小微企業和相關社會組織亦可申請相應的社會保險補貼。二是擴大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的項目規模、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見習計劃。全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社區工作者崗位數量相繼提高。在年度公務員招錄工作中,積極吸納應屆優秀高校畢業生。高校畢業生可在經認定的見習基地進行相應的就業創業見習,見習期間享受一定的生活費補貼。三是建設高校畢業生網絡就業大市場。大力召開系列綜合性網絡招聘會和專項網絡招聘會,舉辦若干場網絡專場招聘會,實施定向招聘。鼓勵高校結合學科專業特點舉辦專場網絡招聘活動,引導高校畢業生參加教育部“24365”全天候網上校園招聘市場。真正實現空中宣講會、網絡招聘會、線上招聘,在疫情期間,高校就業服務不掉線。四是加強在線就業指導和困難幫扶,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力度。開發整合更多網絡就業指導課程資源,開展對高校畢業生求職心理疏導,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力度,提供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和培訓補貼。五是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從事各類創業項目的可享受一次性補貼以及創業項目的培訓補貼。六是調整優化高校畢業生相關服務政策。落實國家適度擴大2020年碩士生和普通專升本招生計劃部署,招生計劃總量大大提升,為一批有志于升學深造的畢業生提供更多的機會。推進就業服務業務流程再造,實現就業簽約、畢業手續辦理、出國申請材料準備等學生就業事務的網上辦理。有序推進高校畢業生赴企事業單位實習,雙向緩解當前“用工難”和“就業難”問題。推遲應屆高校畢業生申請當地落戶受理時間,為畢業生擇業空出更多時間。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保留其戶口和檔案一段時間,并為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及時辦理就業手續。通過推進就業服務一網通辦、著力組織網絡招聘、推動網絡課程資源開發共享、調整相應就業服務政策等舉措,助力畢業生就業。
高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工作,積極開展學校的就業創業工作網絡會議。畢業階段的學習是學校培養學生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育人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節。要從育人為本、立德樹人的高度去重視畢業工作,要充分體現學校對同學們的關心與愛護。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畢業工作一定會遇到許多具體的困難,克服困難,讓畢業生按時畢業,收獲一份美好前程,是學校、教師對學生的最大關心。因此,筆者對于高校就業創業工作,有以下五點建議。
一、提高政治站位,確保就業工作落實
認真學習領悟國務院召開的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增強憂患意識,進一步加強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進一步夯實2020年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組織保障。希望大家能站在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國家負責的高度上,做好就業創業工作,打好幫扶“攻堅戰”,加強對畢業生的人文關懷,打造宣傳、服務“新格局”,提高就業指導水平和服務能力,匯聚創新創業“新動能”,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下好統籌聯動“一盤棋”,爭取使畢業生早日順利就業。
二、創新與突破工作流程,實施多措并舉
開辟就業服務新模式、新功能、新方法,充分利用高校優勢,將學科建設和就業工作相結合,提供精準服務。擴大視野,創新方法,確保畢業生順利就業,并積極開放各類資源,搭建各類線上平臺,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發布《致用人單位的一封信》及《致2020屆全體畢業生的一封信》等通知,切實做好與企業的溝通和交流,同時做好畢業生線上相關手續辦理、提供線上就業指導服務、資訊等事宜的全天服務制。牢牢把握全國就業工作提供的相關優惠政策,進一步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工作,落實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加強就業與引才政策的統籌,擴大畢業生基層就業、企業吸納、社會組織就業、新就業形態等各類就業機會,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加強對有考研和專升本意愿的學生的指導與跟蹤,進一步暢通就業渠道。
三、深入開展研議,精準幫扶每一名畢業生
高校全體就業工作一線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做好今年的畢業工作,合理安排相關畢業環節,進一步細化今年的就業工作方案,突出疫情防控下學校就業工作的特色,回應學生的關切,全面了解和掌握未就業畢業生的情況,尋找未就業原因,提出解決的基本途徑,分層分類,精準幫扶。要與每一名畢業學生建立起聯系,保持信息暢通,讓每一項就業服務舉措真正落實到位。針對來自重點疫區及就業困難、畢業困難和少數民族的學生,要主動關心其就業安排,全校一盤棋,努力完成疫情防控時期的畢業生就業工作。
四、增強社會影響力,搭建好與企業行業的溝通橋梁
加強校企合作,助推畢業生穩就業。新形勢下與企業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討適應學校畢業生的招聘方式,建立人才共同培養機制,優先錄取符合用人標準的應屆畢業生、全力支持高校舉辦的網絡招聘會和宣講會,加強與重點行業領域的對接,提供更優惠的創業政策,全方位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積極主動走訪畢業生就業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組織和重點企業,完善生涯教育指導體系,建立送培訓、送咨詢、送指導、送崗位的服務模式。加大對學校優勢學科專業、成功校友等的宣傳力度,積極培育學校就業創業知名品牌,增強學校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架起企業行業與畢業生之間的溝通橋梁,進一步優化服務能級,為企業提供最合適的“人才”,為畢業生提供最優質的“崗位”,夯實培養成長就業成才的聯動工作模式。
五、完善反饋機制,注重就業數據評價
畢業生就業跟蹤反饋工作是提升就業服務能力的需要,也是學校提高人才質量與辦學水平的需要。高校應開展多形式的畢業生跟蹤調查,了解人才需求信息的發展動態和知識更新的方向,提升學生職業素養,使人才產品“適銷對路”。同時,加強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全面、科學、準確地完成畢業生就業質量跟蹤報告,科學、客觀地反映學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和特點,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把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切實落實到招生、培養、就業及人才培養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去,實現高質量就業,向社會輸送一批優質的各行各業建設者。學校就業指導隊伍要努力成為專業化的“獵頭”工作團隊,堅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促進學校特色專業和學科建設,調整優化學科專業設置,下大力氣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完善學校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及“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既是決勝期,也是攻堅期。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不僅關系到國家發展戰略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關系到政治穩定與社會和諧,也關系到學校發展與聲譽,必須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并提供優質服務。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高校全體教職工應齊心合力,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感情,敢于擔責,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扎實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穩步推進就業創業工作,助力畢業生順利畢業、盡早就業、高質量就業。
參考文獻:
[1]?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EB/OL].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網站,2020-03-17.
[2]? 陳頔.高校大學生就業質量提升措施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1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