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祿 陳興佳
摘 要 金花茶屬于山茶科山茶屬金花茶組植物,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及廣闊的市場前景。基于此,設置5組不同扦插深度的金花茶扦插試驗,探究不同扦插深度對扦插苗成活的影響。結果表明,扦插120 d后,不同扦插深度的金花茶扦插苗生根率、平均生根數和新葉率存在顯著差異,平均根長無明顯差異;其中,扦插深度為2 cm和3 cm的金花茶扦插苗成活率較高。
關鍵詞 金花茶;扦插深度;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S685.1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0.070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屬于山茶科山茶屬金花茶組植物。花瓣金黃色,耀眼奪目,晶瑩而油潤,呈半透明,有“茶族皇后”“植物界的大熊貓”的美譽[1-2]。
目前已知世界上的金花茶有42種5變種,除越南北部產10多種和我國云南、貴州、四川各產1種外,其余均產于廣西南部和西南部,廣西成為金花茶的地理分布中心,被譽為金花茶的故鄉[3]。金花茶除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外,還具有很高的藥用保健價值。金花茶含有黃酮類、茶多糖、皂苷類、脂溶性成分、多酚等多種營養成分及鍺(Ge)、硒(Se)、鉬(Mo)、鋅(Zn)、釩(V)等微量元素,對增強人體免疫力有顯著作用,同時具有抗氧化、抗過敏、抗菌等多種藥理作用,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及廣闊的市場開發前景[4-5]。基于此,研究了5組不同扦插深度對金花茶扦插苗成活率的影響,旨在探索找到最佳的扦插深度,提高金花茶扦插成活率。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廣西南寧市青秀區長塘鎮巴蘭坡“金花小鎮”育苗棚,海拔66 m,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21.7 ℃,年平均降水量1 300 mm,年平均濕度79%,土壤為酸性紅壤土,pH在5.0~6.5。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設計
試驗剪取5組不同長度的金花茶插穗,進行扦插試驗,比較1 cm、2 cm、3 cm、4 cm和5 cm扦插深度扦插苗的生長效果。每組長度剪取50根長勢相近的插穗。
2.2 苗床準備
苗圃地選擇在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空氣流通、水分充足、地勢較高的育苗棚。育苗棚高度為3 m,蓋上兩層遮光率75%的遮陽網。
苗床高度為10~15 cm,畦面寬度為1.2 m,兩畦間的水溝寬度為70~80 cm。畦內鋪上由黃心土和椰糠10∶3拌勻的基質5~8 cm,將畦面耙平。插床準備好后,使用80%多菌靈+99%噁霉靈稀釋1 000倍淋勻淋透進行殺菌消毒。
2.3 插穗準備
插穗采自廣西源之源生態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種質資源圃,選擇防城港普通金花茶1年生健壯枝條作為插穗。枝條剪下后立即剪成一葉一芽的插穗,基部切口剪平整,按照試驗需求剪成不同的長度,在每節腋芽上端0.5 cm處平整剪斷,剪取過程中不可撕裂或損傷皮層。
2.4 扦插方法
按照株行距(2~3)cm×(5~8)cm進行扦插,將插穗基部全部插入土中,直到葉柄基部與泥土接觸。插穗扦插好后,使用5%吲丁·萘乙酸稀釋1 500倍淋勻淋透苗床,隨后搭上高度為50~60 cm的薄膜拱棚,并用泥土把薄膜四周壓實。
2.5 插后管理
扦插完成后,要不定時檢查薄膜拱棚是否破損,發現有破損要及時用透明膠封好,保持棚內的密閉性。3個月后掀開薄膜拱棚,并移除一層遮陽網,掀膜后要保持苗床濕度約70%,同時也要及時清除雜草。
2.6 數據整理
扦插120 d后調查每組插穗生根率、平均生根數、平均根長以及新葉率,計算方法如公式1~4所示。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扦插深度對金花茶扦插苗生根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不同扦插深度之間的金花茶扦插苗生根率存在顯著差異。通過分析可知,扦插深度為1 cm的生根率最低,僅有34%;扦插深度為3 cm的生根率最高,達88%;扦插深度為2 cm的生根率與扦插深度為
3 cm的相差不大,為86%;扦插深度為4 cm的生根率為60%;扦插深度為5 cm的生根率為48%。以上說明不同扦插深度對金花茶扦插苗生根率的影響很大,扦插深度為2 cm和3 cm的扦插苗生根率最高。
3.2 不同扦插深度對金花茶扦插苗平均生根數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扦插深度之間的金花茶扦插苗平均生根數存在顯著差異。扦插深度為1 cm的扦插苗平均生根數最少,僅有9.5條;扦插深度為3 cm的扦插苗平均生根數最多,為27.9條;扦插深度為2 cm的平均生根數與扦插深度為3 cm的相差不大,為25.1條;扦插深度為4 cm的平均生根數為18.5條;扦插深度為5 cm的平均生根數為15.6條。以上說明不同扦插深度對金花茶扦插苗生根數的影響很大,扦插深度為2 cm和3 cm的扦插苗生根率最高。
3.3 不同扦插深度對金花茶扦插苗平均生根長度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扦插深度之間的金花茶扦插苗平均生根長度無明顯差異。扦插120 d后,各扦插苗平均根長在3.9~4.6 cm,扦插深度為2 cm和3 cm的扦插苗平均根長比其他三組稍長。
3.4 不同扦插深度對金花茶扦插苗新葉率的影響
由表4可知,不同扦插深度之間的金花茶扦插苗新葉率存在顯著差異。通過分析可知,扦插深度為1 cm的扦插苗新葉率最低,僅有24%;扦插深度2 cm的新葉率最高,達82%;扦插深度3 cm的新葉率與扦插深度2 cm相差不大,為80%;扦插深度4 cm的新葉率為48%;扦插深度5 cm的新葉率為40%。以上說明不同扦插深度對金花茶扦插苗新葉率的影響很大,扦插深度2 cm和3 cm的扦插苗新葉率最高。
4 結論
在5組試驗中,扦插深度的不同對扦插苗的影響非常大,以扦插深度為2 cm和扦插深度為3 cm兩組的扦插效果最佳。扦插深度為2 cm和3 cm的處理生根率、平均生根數、平均生根長度和新葉率均較高,且都高于其他三組,所以在進行大量金花茶扦插育苗時推薦扦插深度為2~3 cm。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49卷第3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2] 朱積余,廖培來.廣西名優經濟樹種[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3] 梁盛業.世界金花茶植物名錄[J].廣西林業科學,2007
(4):221-223.
[4] 馮橋.金花茶的研究概況[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4):54-56.
[5] 秦小明,寧恩創,李建強.金花茶食品新資源的開發利用[J].廣西熱帶農業,2005(2):20-2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