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韓西紅 王曉輝 耿志剛 秦益民


摘 要 為對比不同生產工藝生產的海藻肥在空心菜上的使用效果,以不同生產工藝配成的3種海藻肥配方(酶法海藻復配液、化學法海藻復配液、酶解海藻液)按750倍稀釋液分別對空心菜的葉面進行噴施,以清水為空白對照,空心菜收獲后對其地上部生物量和株高進行測定。結果表明,3種配方處理的空心菜地上部鮮重、地上部干重和株高都要高于清水對照,施用化學法海藻復配液的空心菜地上部干重、地上部鮮重和株高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其中空心菜地上部鮮重、地上部干重和株高分別比酶法海藻復配液處理高19.0%、17.5%、11.1%,比酶解海藻液處理高27.4%、26.1%、13.8%,比對照高34.5%、33.5%、18.0%。
關鍵詞 海藻肥;空心菜;生物酶解法;化學法
中圖分類號:S6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0.073
海藻是生長在海洋環境中的藻類植物,是一種由基礎細胞構成的單株或一長串的簡單植物,無根、莖、葉等高等植物的組織構造。目前一般將大型海藻稱為海藻,而將浮游在海水中的微藻統稱為浮游植物。大型海藻主要包括褐藻門、紅藻門和綠藻門,目前我國海藻化工產品的原料主要以褐藻和紅藻類大型海藻為主[1]。海藻含有豐富的生物質成分,經過科學加工制成的海藻肥是多種有效成分的混合物,在農業生產的長期應用過程中已經證明了其優良的使用功效。海藻含有K、Ca、Mg、Mn、Zn、I等40余種礦物質元素以及豐富的氨基酸和維生素。在生產過程中,海藻肥保留了海藻植物結構中的海藻酸、氨基酸、蛋白質、生長素、赤霉素、多酚、甘露醇、甜菜堿、多種活性酶和維生素等活性成分,尤其是含有多種天然植物生長調節劑,如植物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等,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海藻肥料是指用生長在海洋中的大型藻類為原料,通過化學或物理或生物的方法,提取海藻中的有效成分,制成肥料,施給植物用作補充養分,促進植物生長,提高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已有研究表明,蔬菜、果樹、糧食等作物施用海藻提取物后普遍具有增產效果。大棚試驗結果表明,使用海藻提取物的番茄比對照株高、莖粗,平均坐果率顯著增加[2]。本試驗旨在利用不同生產工藝復配的海藻肥,探究不同工藝的海藻肥配方對空心菜的增產效果,為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合理利用海藻肥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化學法海藻復配液,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提供;酶法海藻復配液,其中的酶解海藻液為青島海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酶解海藻液,青島海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供試作物為空心菜。
1.2 試驗設計
試驗大棚為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張家樓鎮大棚,試驗有四個處理。處理1為化學法海藻復配液處理,將化學法海藻復配液稀釋750倍噴施葉片,在整個生育期內噴施3次。處理2為酶法海藻復配液處理,將酶法海藻復配液稀釋750倍噴施葉面,在整個生育期內噴施3次。處理3為酶解海藻液處理,將酶解海藻液稀釋750倍噴施葉面,在整個生育期內噴施3次。處理4為空白對照處理,不作施肥。每個處理有3行,完全隨機排列,2018年4月7日播種空心菜,4月15日定苗,三次葉面噴施的時間分別為4月17日,4月26日和5月7日,5月14日收獲,生長期30 d。各處理間作物的灌溉、除草、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1.3 指標測定與統計分析
1.3.1 空心菜測量指標
生長期內用直尺對空心菜的株高進行測量。收獲時期,分別從每個處理的3行中對50棵空心菜的地上部鮮重進行稱量,在烘箱中將地上部分植株烘干至恒重后稱量。
1.3.2 數據統計分析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繪圖,采用SPSS 20.0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差異顯著分析[3-4]。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肥處理對空心菜地上部分鮮重的影響
處理1的單株鮮重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處理2的單株鮮重顯著高于處理3和處理4,處理3的單株鮮重顯著高于處理4,處理1(化學法海藻復配液)的單株鮮重與處理2(酶法海藻復配液)、處理3(酶解海藻液)、處理4(空白對照)相比分別增加19.0%、27.4%、34.5%。處理2(酶法海藻復配液)的單株鮮重與處理3(酶解海藻液)、處理4(空白對照)相比分別增加了10.4%、19.1%。處理3(酶解海藻液)與處理4(空白對照)相比單株鮮重增加了9.7%(圖1)。因此,化學法海藻復配液處理對空心菜產量的增產效果最理想。
2.2 不同施肥處理對空心菜地上部分干重的影響
處理1的單株干重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處理2的單株干重顯著高于處理3和處理4,處理3的單株干重顯著高于處理4,處理1(化學法海藻復配液)的單株干重與處理2(酶法海藻復配液)、處理3(酶解海藻液)、處理4(空白對照)相比分別增加了17.5%、26.1%、33.5%。處理2(酶法海藻復配液)的單株干重與處理3(酶解海藻液)、處理4(空白對照)相比分別增加了10.4%、19.4%。處理3(酶解海藻液)與處理4(空白對照)相比單株干重增加了10.0%(圖2)。故以化學法海藻復配液處理對空心菜產量的增產效果最理想。
2.3 不同施肥處理對空心菜株高的影響
空心菜生長到第10天(4月17日)進行第1次株高測量。第一次測量時各處理間差異很小,但隨著空心菜的繼續生長株高差異逐漸明顯。在空心菜的整個生長期內,均以處理1的株高最高,尤其在收獲(5月14日)時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分別比處理2(酶法海藻復配液)、處理3(酶解海藻液)、處理4(空白對照處理)高11.1%、13.8%、18.0%。最后收獲時,處理3(酶解海藻液)的空心菜株高稍低于處理2,略高于處理4(空白對照),處理3、處理4之間無顯著差異(圖3)。各處理對空心菜的株高與空白對照相比均有促進作用,處理1(化學法海藻復配液)的效果最佳,其次為處理2(酶法海藻復配液)、處理3(酶解海藻液)。
3 結論與討論
(1)空心菜株高以化學法海藻復配液處理較高,在最后一次收獲時,該處理的空心菜株高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分別比酶法海藻復配液、酶解海藻液、空白對照高11.1%、13.8%、18.0%,酶法海藻復配液處理的效果僅次于化學法海藻復配液,略高于酶解海藻液和空白對照處理;酶解海藻液高于空白對照處理,但這兩個處理間無顯著差異。其原因可能是化學法海藻復配液的海藻酸含量對比其他處理高,更容易促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而酶法海藻復配液的礦物質含量要高于酶解海藻液,因此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長[5]。
(2)空心菜地上部植株鮮重及干重以噴施化學法海藻復配液的處理效果最佳,說明化學法海藻復配液對空心菜的生長和干物質的合成有促進作用[6-7]。
本試驗中用化學法海藻復配液處理的空心菜地上部鮮重與對照施肥處理相比提高34.5%,這與相關試驗所得的增產結論一致。
參考文獻:
[1] Rosalee SR, Michael TM. Marine Biotechnology for Produ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J].Advances in Food and Nutrition Research,2007,52:237-292.
[2] 鄭懷訓,許貴民,關愛年,等.海藻肥料對番茄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4(S1):124-127.
[3] 王婷婷,高進華,卞會濤,等.史丹利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在大棚芹菜上的肥效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13):85-89.
[4] 陳景明.海藻肥在作物生產上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5(9):1730-1731.
[5] Ramarajan S, Henry JL, Saravana GA. Effect of Seaweed Liquid Fertilizer on the Germination and Pigment Concentration of Soybean[J].Research & Reviews:A Journal of Crop Science,2012,1(2):12-16.
[6] Maria EL, Emilio FL, Rubén Villares, et al. Composting fish waste and seaweed to produce a fertilizer for use in organic agriculture[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1,9:113-117.
[7] Kalidassiven C, Jayarani S, Glory M. Effect of Seaweed Liquid Fertilizer on Growth and Bio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Brassica nigra Lin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Biotechnology,2010,3(3):307-311.
(責任編輯:劉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