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立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倍鳛榭茖W普及最有效的傳播方式之一,科普出版工作的意義深遠。
科普圖書通過廣泛地被公眾擁有、閱讀而發揮著對受眾科學素養的培養與提升作用。近年來,《時間簡史》《未來簡史》《七堂極簡物理課》《數學之美》等科普圖書的銷售數據證明了讀者對于科普的強烈需求。但就目前的圖書市場來看,我國的科普圖書大都以普及知識為主,長期重“讀”輕“做”,對于科學思想與精神層面的探求不夠深入。
事實上,科學知識是科學探索的結果,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為科學探索提供了動力和方法保障,規范引領科學探索的正確方向,并與科學知識共同構成了核心文化的核心內容。所以科普圖書所普及的“科學”內容應包括科學知識、科學能力、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多方面,以達到啟發科學思維,指導科學探索,讓科學在體驗中啟蒙,獲得一種過程、情感體驗,從而更好地提升受眾的科學素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