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荊警 陳子揚 杜星鋮
摘要:本文運用社會學習理論,以來自甘肅、福建的三家企業的調研數據為基礎,對251份樣本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檢驗結果表明:道德型領導顯著正向影響環保組織公民行為。
關鍵詞:環保組織公民行為;道德型領導;環保績效
引言
當今,我國已經邁入了改革開放新時代,環境保護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核心話題之一,學術界和企業界對生態環保行為以及企業環境績效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建設美麗中國,這順應了儒家的傳統生態理念。企業掌握著主要的社會資源,具有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能力和資金,可以實施正式的管理系統,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創新,生產節能減排的新產品,以此減輕環境污染壓力。企業管理的生態環境保護承諾通常由組織層面正式的規章制度來約束。但是在該環保領域的員工自愿行為更加重要,環保績效的提高更需要積極主動的員工參與。環保組織公民行為是一種個體自愿做出的行為,旨在改善環境狀況,該行為并未受到組織的強制性要求,沒有受到正式的組織獎勵和規定,但卻是對企業環保行為的重要補充。但是現有研究卻忽略了組織內個體對環境保護的參與,關于這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從員工個體層面的角度出發,探討導致員工做出環保組織公民行為的因素。
企業領導者的行為和認知既影響著組織的整體價值也影響組織內部的員工個體行為,道德型領導作為一種新式的領導風格引起了學者們廣泛的研究。從社會學習理論的視角出發,道德型領導通常會做出符合社會規范和企業價值觀的行為,并和下屬進行溝通,促使組織員工也做出符合規范的道德性行為。Brown(2005)的研究表明,道德型領導通過自身的積極行為去影響組織內部員工,引導員工做出有利于組織發展的行為。環保組織公民行為是企業環保績效提高的重要部分,若領導者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員工的認知,傳遞環保的理念,那么便會對員工的環保行為產生影響。所以,研究道德型領導與環保組織公民行為之間的關系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討道德型領導是否會對環保組織公民行為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效應,從而為企業環境保護績效的提高提出建議,從非正式管理機制的角度出發推動環保組織公民行為在企業內部的落地,進而促進經濟與社會更好協同發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如圖1所示的研究模型。
一、理論與假設
1.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由美國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阿伯特·班杜拉提出,該理論闡明人怎樣在社會環境中學習,從而形成和發展它的個性理論。在日常工作中,由于領導者處于較高級別的位置,自然就會成為員工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員工會通過觀察和學習領導者的道德行為來塑造自己的道德意識并實踐自己的道德觀念。近年來,國內外諸多學者研究表明,員工自身的想法和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領導者領導風格的影響,并在這種影響之下員工可能會進一步采取相應的行動。
領導者是一個組織的核心,也是工作場所中員工可以直接接觸到的人,員工出于對領導者的信任和尊敬,會于日常生活中觀察和模仿領導者,并將觀察到的結果反映在自己身上。一方面,道德型領導會以較高的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通過言傳身教的雙向溝通模式正向影響員工的認知。在這種影響之下,員工自身學習和模仿道德型領導的想法被激發,會主動做出有利于企業組織的環保組織公民行為,即員工會學習領導者表現出節約資源、倡導環保等合乎道德標準的行為。另一方面,員工會通過觀察和學習領導的道德行為來塑造自己的道德意識,在自己和領導的道德觀念中尋求統一,通過總結自身或他人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以調整、規范自身的行為,這種觀察模仿行為除了會通過直接觀察之外,還會通過間接揣摩領導者的意圖來實現。因此,基于社會學習理論,道德型領導利用員工的榜樣學習行為,可以實現對下屬行為道德性的影響。
2.道德型領導與環保組織公民行為
領導者在企業發展與員工行為塑造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領導者引領企業價值觀,并且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更重要的是,基于社會學習理論,領導者行為會對員工的觀念和認知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員工的個體行為。班杜拉(2015)指出,如果觀察者知道他們所觀察的原型行為是有價值的,是符合倫理道德規范的,那么他們便會提高對該行為的注意力,進一步加強對該類行為的觀察和學習。當道德型領導的積極正向的行為被員工感知到的時候,員工受到領導者的影響,出于榜樣學習的動機,會模仿其行為,促進道德行為的產生。
環保組織公民行為是由員工自愿做出的一種角色外行為,這種行為從整體上給企業發展帶來了積極的正向影響效應。生態參與是環保組織公民行為的一個重要維度,即員工將主動參與到組織的環境保護活動中。領導者自愿對企業環保績效所做出的主動性努力可以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帶來積極影響,這不僅有利于企業環保績效的提高,更是一種利人利己的道德行為。據此,我們提出:
假設H:道德型領導顯著正向影響環保組織公民行為。
二、研究設計
1.研究樣本與程序
本文選取了甘肅和福建的3家企業進行調研,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在一線員工中發放322份問卷,問卷的發放采用現場方式。在問卷發放開始前,先與上司進行初步的交談以對該企業有初步的了解,再由管理者將問卷下發給各個一線員工進行填寫,提高了問卷填寫的質量。經過篩選和整理,最終回收251份有效問卷,問卷有效回收率為77.95%。
2.變量測量
本文根據研究需要,道德型領導的測量選擇了John等開發的10項目問卷,如“我的上司能夠傾聽員工的聲音”。環保組織公民行為采用了Erdogan等開發的項目問卷與張佳良等開發的項目問卷,最終整理成5項目問卷,如“我會幫助識別那些可以減輕企業環境惡果的路徑”。所有量表都采用了Liket五點量表,且來源于國際權威期刊,具有較高的信效度。同時,已有研究表明,環保組織公民行為很可能受到員工個人的性別、年齡、學歷、年齡、每周工作時間的影響(Tuan?Trong?Luu,2019)。因此,我們對以上變量進行了控制。
參考文獻:
[1]王成吉.習近平新時代改革開放重要論述研究[J].理論建設,2019(3).
[2]柳建國.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對策研究[J].理論建設,2019(2).
[3]桂英梅.從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哲學思想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J].理論建設,2019(2).
[4]肖紅旗,仇小敏.傳承儒家生態文明理念,夯實美麗中國建設根基[J].理論建設,2019(1).
[5]?Brown?M.?E.,?Trevino?L.?K.,?Harrison?D.?A..?Ethical?Leadership:?A? Social?Learning?Perspective?for?Construct?Development?and?Testing.? 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2005,?(97).
[6]劉家元.新中國70年社會治理的偉大成就與經驗啟示[J].理論建設,2019(3).
[7]?Bandura?A.?Social?Learning?Theory?of?Aggression[J]Journal?of? Communication?(pre-1986),?1978,?28(3).
[8]王一任.道德型領導與組織公民行為的實證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
[9]景洪.道德型領導對員工行為影響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16.
[10]Brown?M.?E.,?Trevino?L.?K.,?Harrison?D.?A..?Ethical?Leadership:?A? Social?Learning?Perspective?for?Construct?Development?and?Testing.? 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2005,?(97).
基金項目:華僑大學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項目(17SKBS103)。
作者簡介:文荊警(2000-),女,湖北荊門人,本科,主要從事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陳子揚(2000-),男,福建福州人,本科,主要從事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杜星鋮(1996-),男,甘肅平涼人,本科,主要從事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