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 李偉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智慧化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也得到了不斷地推廣與應用。本文從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對象與環境等方面進行入手分析,并從我校高職英語課堂實際出發,分析智慧英語教學實施過程和以及實施的初步成果并進行了積極的教學反思,并提出整改方案。
【關鍵詞】教學對象與環境分析;智慧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與成效;教學反思與改進
【作者簡介】王靖(1983.12-),女,漢族,內蒙古人,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中級,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李偉(1983.03-),男,漢族,內蒙古人,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2020年度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科學研究立項:基于移動智能終端探索高職英語智慧學習新途徑(編號:2019NMGJ026)部分研究成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與教育2.0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也在高職英語教育教學得到不斷推廣,引起高職英語教學的變革。在智慧校園中,利用信息技術創新英語教學,提高學生各項英語能力,并且從學生學習反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使高職英語學習變得更加有效。
一、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對象與教學環境分析
1.知識技能基礎。筆者所在學校高職大一新生是由秋季高考和自主招生學生組成,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學習主動性較差,但是喜歡關注社會熱點且信息獲取能力較強。開學初,教師以《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B級考試》對授課學生進行前測結果如下:
學生詞匯語法題平均分只有6.7分(滿分15分);閱讀理解題學生平均分為24.7分(滿分31分);英漢翻譯題學生平均8.5分(滿分為15分);寫作題學生均分為5分(滿分15分)。由此可知,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閱讀理解和翻譯技巧寫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學生學習特點。通過問卷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學生的學習方法較為單一,且自學能力不足。據調查,只有51%的學生可以提前制定英語學習計劃,58%學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學習進度。能夠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學生人數不足52%。有87%的學生平時通過英語APP進行自主學習,但是只有58%的同學認為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其英語學習興趣。
3.教學環境。為了推動信息化教學,筆者所在學校興建現代化錄播室、語音室等,為信息化教學的開展提供基礎設施保證。學院同時加強對全院教師信息化智慧化教學培訓。學院以賽促教,組織多次信息化智慧化教學比賽,同時為了滿足廣大師生對于信息化教學學習的進一步需求,我院圖書館采集了大量的現代化教學書籍以提高學生信息化學習能力。移動智能手機的普及,是現代化智慧化教學實施的前提。
二、智慧課堂模式指導下高職英語教學活動
1.在開學后的第5-9周,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基于學生英語水平考慮,教師要求學生手機下載百詞斬APP和關注《滬江英語》《VOA慢速英語》等公眾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選擇不同階段百詞斬英語單詞學習并進行學習打卡。教師從《滬江英語》公眾號里選擇學習內容定期向學生推送某個主題的英語音頻視頻,所推送文章英漢結合,精簡有趣,比較容易引起高職生學習興趣。教師要求學生每天進行百詞斬英語學習單詞打卡并截圖發微信學習群,教師做好學生學習記錄。學生自主學習兩篇《滬江英語》和《VOA慢速英語》公眾號推送的文章,并做好筆記上交作業。
通過調查問卷得知:有86%的學生能夠一直堅持百詞斬英語學習打卡,85%的學生認為通過公眾號學習英語視頻可以擴充其詞匯量, 5%的學生認為網絡平臺學習對英語成績的提高沒有幫助。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形成使用移動智能終端進行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的習慣,并且對大學英語智慧教學充滿著熱情與期盼。
2.在開學后的第10-13周,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習效果,英語課堂加入云班課作為教學輔助平臺。教師應要求學生提前自學云班課教學平臺內容,進行線上答疑,分享所學內容,真正地實現師生——生生——生機,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因大部分學生將面臨英語考級,教師在云班課平臺學習中特意增加三級英語應試內容,在教學方面更加側重英語三級題型訓練且初見成效。在課堂教學中以“產出導向”為切入點,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摒除傳統教學中的死記硬背學習方法,使學生真正做到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在教學中不斷加強教師與學生的合作與交流,建構網絡化、數字化、智慧化、個性化的學習模式。為了以考促學,教師細化了評分規則,學生將作業提交到云班課,教師在云班課里及時批改作業,使得平時成績變得更透明。
3. 2020年開學教師自建云班課教學內容,采用錄課和直播兩種形式進行教學。同時,結合中國大學慕課網一些國家級優質課程《實用大學英語語法》《高職英語》等課程內容,以“產出導向”為切入點,建構網絡化、數字化、智慧化、個性化的學習模式。同時,也實現了“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平臺人人通”的智慧學習模式。教師通過問卷調查與云班課討論等方式調查影響網絡平臺在高職英語課堂中使用的因素及其產生的積極效果。幾乎所有學生認為網絡平臺可以提高自己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有77%的學生認為網絡平臺對英語詞匯學習有很大幫助,68%學生認為網絡平臺確實提高了自己英語的學習效率,但是只有有50%的學生表示,可以不受環境干擾進行網絡平臺學習。
三、智慧化教學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1.通過提前自學,學生可以基本掌握課文大意,在課堂上學生更能夠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所學任務,所做筆記突出重點。
2.通過云班課平臺進行聽力、詞匯、閱讀、翻譯寫作測試,學生應試能力有所提高。網絡教學平臺能更客觀地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使用網絡平臺教學,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以三級考試作文題和翻譯題為例,由于各種原因,這兩道題都是學生在平時練習中最容易放棄的兩道大題。使用網絡平臺提交作業后,有80%的同學可以完成三級考試作文題,有92%的同學可以完成翻譯題。在教學效果上對比學生前測后測成績:經過兩個月的學習,學生平均成績提高8分,期中詞匯和語法題由前測的7.5分提高到7.8分,翻譯題由均分2分提高到均分6分,但閱讀理解兩次成績相差不大。
3.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將課程思政與英語學習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能夠更多地了解到職業精神與勞動精神,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傳承與文化精髓。課程思政內容的融入,培養了學生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通過調查學生課后學習情況,幾乎所有的學生認為通過網絡平臺學習使他們更加熱愛學習,熱愛祖國,學生勵志從此發奮讀書學好英語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四、教學反思與整改
1.教學反思。 (1)信息化教學手段更有利于全過程學生學習信息采集,提高了教學管理成效。教師應強調信息化過程采集的重要性。把信息化教學手段更多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
(2)在接下來的課程中,將繼續推進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以愛國敬業、職業精神為切入點,在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的實際運用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發音能夠使學生更加準確、有效、流暢地交流。模塊訓練加強學生職業素養,提升學生走向職場的競爭力,增強成就感和榮譽感。通過加強語言學習,增強學生自信心,鼓勵學生克服畏懼怕出錯心理,不斷學習本領。
2.教學整改。
(1)本次英語模塊設計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較快,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的英語成績提高較慢。教師在今后將繼續開發不同教學模塊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
(2)教師應克服在固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固有的教學理念,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應及時做出及時調整,以避免教學模式僵化的情況,真正做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3)學生參與度有待繼續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真正落實切實有效的考評辦法、以考促學、以評促學,以喚起學生參與網絡平臺學習的熱切愿望從而提高其自身的學業水平。
參考文獻:
[1]蔣洪新.關于新時代英語教育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2018(2):45-51.
[2]錢穎一.大學的改革(第一卷.學校篇)[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3]王美林.論微課與教師專業化[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16):194-196.
[4]胡鐵生,周曉清,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