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教育全面均衡,在課堂效率與教學質量中彌補短板。
編前語
2020年3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2年,全面實現“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在中小學校常態化按需應用。全力補齊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的“三個課堂”硬件設施與軟件資源等短板,并鼓勵廣泛開展直播式、錄播式、植入式、觀摩式等多樣化教學。中央財政在相關項目中加大對地方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支持力度,引導地方加強對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的經費投入。鼓勵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三個課堂”建設,提供高質量的運維和支持服務。
近年來,教育部門一直致力于促進教育均衡。在“全面網課”的驅動下,教育均衡面前出現了一條新路——“三個課堂”建設與推廣,已成為教育全面均衡和國家發展新戰略的“對接口”。
教育部要求“三個課堂”在全國中小學校實現常態化應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一些學校長期存在的部分課程“開不齊、開不足、開不好”的問題將得到根本改變,課堂教學質量顯著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將持續優化;因此,學校辦學水平普遍提升,區域、城鄉、校際差距有效彌合,推動與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將落到實處,在教學效率與課堂質量中彌補短板。
彌補課堂與教學短板
“三個課堂”意即分別對應教育的專門性、共享性、開放性,針對不同的教育問題,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全面落實“三個課堂”,有助于推動我國教育,促進網絡教育全面覆蓋,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縮小東西部地區教育水平差距、城鄉差距,彌補我國教育短板,讓廣大中小學生能夠真正享受到均等的優質教育。
2020年是中國實現小康之年。醞釀多年的5G建設將全面投入使用。因為疫情影響,全國學校延期開學,同時全面開啟了“全面網課”模式,我國正式進入網絡教育時代。在5G應用的配合之下,網絡教育具有便利、普適、靈活等優勢,能讓全國各地的學生在家就能接收名師講課視頻,享受到最優質的課堂教學,有效填補了教育鴻溝,讓全國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由此可見,網絡教育發展前景可觀,全國推廣“三個課堂”有了現實基礎。
“三個課堂”場景應用
目前,我國推出新的網絡基礎建設目標,各地區經濟、網絡基礎設施差距較大,億萬家庭的網絡環境、系統穩定性、平臺、設備等各不相同,“全面網課”也暴露出新的問題:系統擁堵、平臺卡頓、網絡掉線、優質教學資源不足等。我國網絡教育的軟肋已暴露,教育不均衡問題凸顯;由此得出結論:只有統一推進5G在內的新基礎建設進程,才能有效促進教育優質均衡實現。
事實證明,全面落實“三個課堂”,首先要加強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完善的網絡教育系統,為低收入群體、貧困家庭子女免費配置上網設備,打通各地教育網絡系統瓶頸,落實網絡教育政策。其次,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充分的競爭環境,鼓勵企業與學校合作開發網絡教學資源,選拔優質課堂教學,向全國推薦;制定“三個課堂”輸出端學校和教師激勵政策,鼓勵更多優秀教師參與,共同提升網絡教育應用與質量。
“三個課堂”實質上是雙師課堂在三個場景下的應用。 “專遞課堂”強調專門性: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缺少師資,開不出、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采用網上同步開課、利用互聯網按照教學進度推送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名師課堂”強調共享性,主要針對教師教學能力不強、專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通過組建網絡研修共同體等方式,發揮名師、名課的示范效應,探索網絡環境下教研活動的新形態,以優秀教師帶動,提升普通教師教學水平,使名師資源在更大范圍共享,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名校網絡課堂”強調開放性,主要針對有效縮小區域、城鄉、校際教育質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優質學校為主體,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系統性、全方位地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區域或全國范圍內共享,滿足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全面落實“三個課堂”,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把教育鴻溝填平,讓絕大部分二、三、四線城市以及偏遠地區和農村學校,同樣能享受到最優質的課堂教學。
在“三個課堂”場景中,閉環的學校教學管理被打破,從以前管理者、教師、學生幾乎不使用教育信息化工具,到開始用在線直播工具上課,對教育信息化產品使用率、認知度由此不斷上升。教育信息化產品真正切入到教學的核心環節——課堂;不管是交互式平板、電子白板、直播、錄播系統等硬件設備,還是教務與教學管理軟件,或者是教育云、大數據、軟件市場,都會上升到一個新臺階。
課堂教學新套路
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階段一直存在教育如何均衡發展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投入不均衡、師資水平差距明顯,教育理念不同等方面。
城鄉學校、普通學校與重點學校、經濟發達地區學校與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學校的辦學水平、辦學條件、教師素養、教育理念的差異突出,同齡孩子得不到同樣的教育,也一直阻礙著廣大農村,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
“三個課堂”的出現,會立竿見影地解決教育均衡問題。當“三個課堂”達到飽和的時候,全國的中小學校的教學質量在理論上將達到空前的均衡狀態:城鄉之間,名師與普通教師之間,一般學校與重點學校之間。課程教學質量的差距將會大大縮小。
網絡課堂不退出
近年來,一些山村學校、新區學校因為使用了網絡課堂,有的還是智慧網絡課堂,徹底改變中高考升學率低下甚至空白的境地。有的學校,師資生源都沒改變,升學率居然連續幾年翻倍,應該認定:這是在線遠程課堂和人工智能介入教學的結果。使用遠程教學系統后,學校管理變得規范而輕松。對于邊遠地區學校來說,只要按照教育部規定,推進“三個課堂”教學,就能使教學水平快速提升。
確保課堂效率與質量
“雙師課堂”為兩名教師同時教學,一名在授課端教室進行在線授課,另一位在線下的聽課端教室,對學生進行現場管理。完備的雙師課堂(遠程互動教育)解決方案,可以發揮線上線下兩位老師的優勢,確保課堂效率及教學質量,使不同地域的學生能夠享受同等的優質教育資源。
最早由培訓機構推出的雙師課堂,適用于公立學校——地域差距導致師資力量及教學資源不平衡,部分教師需要在多個校區教室來回奔波上課,而借助“互聯網+教育”,實現了精準教育扶貧。
福建泉州晉光小學兩個校區相距12千米,有了專遞課堂,兩校區間就能更好地實現教育共享了。晉光小學校長黃加賢介紹,早在2017年,學校就進行過4G專遞課程。現在,明顯感覺5G沒有出現卡頓、延時的現象,畫面也更加流暢清晰。雙師課堂的優點在于師生授受同步,簡單易用、穩定流暢的優質課堂內容實時共享,需要操作便捷,聲畫穩定傳輸的音視頻終端,滿足各種規格教室的需求,設備采用一體化設計,部署更簡單;專業音視頻設備提供全高清視聽體驗,完美還原課堂聲畫及板書,搭配擴展互動設備,大屏專用控制平板,輕松實現課堂組織及課堂控制,可選觸控電視、答題器,能保證實現多方課堂互動。
在推進“三個課堂”應用過程中,如何把“三個課堂”建設落到實處,做出特色?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教體局電教室主任陳旭軍說:通過完善機制、改善環境、提升隊伍、樹立標桿和融合應用等舉措,形成“以建設‘專遞課堂為先導,推進‘區域網絡研修為主線”的應用模式,為周邊區縣提供可借鑒的新思路、新舉措。
“三個課堂”有共性,也有差異。不管是哪一種課堂的開展,都需要將“三個課堂”的建設內容落實到位,從最低保障到因材施教,服務于學生和教師的發展,推進常態化地應用構建現代化教育服務體系,最終實現區域內甚至全國的優質教育資源均衡。
“三個課堂”服務鏈接
資料顯示,“三個課堂”提供網絡課堂服務有三類企業:服務商、運營商與廠商。
第一類主要是阿里、百度、騰訊等企業。
作為專注于教育行業的一站式雙師課堂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百度百家云雙師課堂早在幾年前,就未雨綢繆應對趨勢,專門打造了雙師直播系統、雙師互動系統和雙師運營管理系統,以幫助教育機構快速進化,建立完備的雙師生態。2020年,百家云雙師課堂參與到“授漁計劃”中,攜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開展公益扶貧教育。
阿里集團開發的釘釘課堂,主打直播功能的TV版軟件,是為了學生或者一些需要看直播的人可以在電視上看直播,這樣就可以緩解視力疲勞,因此,更適應家庭場景的網課學習。為了方便有機頂盒的用戶,釘釘還開發了機頂盒版本視頻直播,稱為華數釘釘。數碼釘釘課堂應用,已經在當貝市場上線了,能流暢地切換不同的課堂,可以支持多名學生共同使用。
資料顯示,騰訊課堂拿下了北京全部中小學的網絡課堂。2020年3月,北京“空中課堂”第二階段的學習課程正式上線,在原有初三、高三復習課的基礎上,增加高一、高二的復習課。另外,初二年級地理、生物學科學業水平考試復習課與初三年級地理、生物復習課程相同。介紹稱,由騰訊智慧校園、企業微信、騰訊課堂三大平臺聯手,搭建的北京數字學校“空中課堂”騰訊頻道,全程提供點播服務。學生通過電腦端和移動端均可自由學習。
運營商主要是中國移動、電信和聯通。2019年12月,中國移動于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成功舉辦專遞課堂捐贈儀式。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副司長檀勤良,中國移動政企事業部副總經理方力等出席。中國移動目前已為9萬所中小學校園提供網絡接入。中國移動致力打造教育資源云平臺,著力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共享。未來中國移動將持續發揮5G網絡和資源整合優勢,進一步深化與教育部的戰略合作,積極推動5G智慧校園建設,助力教育脫貧攻堅。
硬件廠商方面,參與者眾多。以海信為例,海信專遞課堂系統解決方案為地方教育管理者、學校教學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等不同角色提供對應權限賬號,實現了“一人一空間、人人有空間”。
通過系統平臺,學校或區域可進行排課、督課、巡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教師可通過系統平臺進行備課、聽課、課程編輯、點播回放等活動,學生可進行直播聽課、彈幕提問、回放點播。系統平臺會自動生成本校或本區域直播開課、課堂互動、資源使用等教研大數據分析,幫助教育管理者實現可視化集中教研管理。
據悉,海信專遞課堂已系統解決通過中心式管理、分布式應用極簡部署,輕松實現區域大面積學校同步直播互動教學,并通過“人人通”空間,為教育管理者實現可視化集中教研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