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彥
[摘 ? ?要] 為了解決部隊協同訓練的效果評價問題,提出了基于灰元法的評價方法,并構建了部隊協同訓練效果指標體系。對于指標權重分配問題,考慮消除人為因素影響,引入組合權重法。為部隊協同訓練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效果評價方案。
[關鍵詞] 灰元;部隊訓練;協同訓練;效果評價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3. 074
[中圖分類號] E251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0)23- 0177- 04
0 ? ? ?引 ? ?言
協同訓練主要是指:多種力量共同執行訓練任務,按照統一計劃在行動上進行的協調配合。其目的是為了適應實戰化訓練要求,采用信息技術等手段,采取對抗演練的方式,培養指揮員指揮素養,錘煉和鍛造“能打仗、打勝仗”部隊。然而,受訓練環境、訓練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當前協同訓練存在著不少問題,如指揮協同、內部協同、多部隊協同等,如果無法很好地解決制約協同訓練的問題,那么部隊協同訓練也難以真正見效。同時,若部隊協同訓練難以落到實處,也影響部隊實戰化訓練效果和戰斗力的生成。因此,加強協同訓練相關的研究,掌握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對策,建立和完善部隊訓練的協同體系,是今后部隊訓練研究的一個重點。而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則能夠促進協同訓練工作的推進,理清協同訓練的思路,更好地指導協同訓練的展開。
在研究效能評價方法的過程中,常見的方法有ADC法(Availability,Dependability,Capability)、SEA法(System Effectiveness Analysis)等。但ADC法能力向量C不容易得出,且系統狀態較多時矩陣龐大,處理比較復雜;而SEA法對多種使命需求處理不夠仔細。又通過研究部隊協同訓練體系發現,系統中大部分信息特征是灰色的,而且,在協同訓練中,涉及定性數據和定量數據的融合問題,常見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以灰色物元法作為部隊協同效果的評價方法。
1 ? ? ?協同訓練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1.1 ? 協同訓練效果評價的原則
組織部隊進行協同訓練的影響因素包括指揮協同問題、內部協同問題及對抗協同問題。從某部隊作戰需求和戰場生存的內涵和特點出發,對部隊協同訓練進行評價,需要能反映協同訓練的綜合效果。所以,評價指標體系要以協同訓練的特點作為基本因素,綜合評價出該部隊進行協同訓練的效果情況。指標的劃分具體來說,應該遵循5個原則:(1)系統性原則。(2)合理性原則。(3)可比性原則。(4)定性定量性原則。(5)可操作性原則。
1.2 ? 協同訓練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部隊協同訓練效果的評價原則,分別從定性(基于作戰過程)及定量(基于作戰結果與影響)兩個層面出發,分析并闡述影響部隊協同訓練效果的關鍵因素,從而確定影響評估結果的核心指標要素。評價部隊訓練效果,除了研究部隊訓練是否符合作戰規則、規范,符合作戰計劃,還要考慮部隊訓練項目的成績,而最為關鍵的是,考慮對抗目標與結果的實現。基于以上考慮,然后依據Delphi法(此方法又叫專家規定程序調查法)建立指標體系,如圖1。
(1)規范性效果。主要考慮協同訓練是否按照作戰的流程和想定進行,考察協同訓練與作戰的擬合程度,通過面向作戰過程的角度對協同訓練的效果進行評估,評估過后可形成評估報告,并在訓練結束后進行講評和總結。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決策效果。主要是指揮所的決策效果,指揮所根據情報,經過敵我態勢分析,定下作戰意圖,擬制作戰計劃、保障計劃、協同計劃等。包括決策時效性、決策完整性和決策合理性等3個三級指標。其中決策時效性是指及時的決策必須在一定的時間限制內完成;決策完整性則考慮下達決心、制定計劃的要素是否齊全;決策合理性要逐項判斷影響決策的各要素合理性。
②控制效果。包括控制時效性、態勢掌控效果、資源調控效果和情況處置效果等4個三級指標。其中,控制時效性的依據是指揮所展開行動的反應時間;態勢掌控效果則是綜合情報的處理及整體作戰部署、實時作戰態勢的掌控效果;資源調控效果是對兵力的實時調配效果;情況處置效果主要考慮對突發情況的處置效果。
③業務效果。考察受訓對象的基本業務技能。包括文書擬制效果、戰術標圖效果、裝備操控效果和信息傳輸效果等4個三級指標。
④協同效果。包括內部協同效果和外部協同效果2個三級指標。其中,內部協同效果考慮同級受訓單位協同效果;外部協同效果主要指對上級協同計劃中關鍵要素的把握。
(2)對抗性效果。主要考慮協同訓練是否能夠提高作戰效能進行,考察部隊協同訓練的條件下提高打擊效果和毀傷效果,通過面向作戰效果的角度對協同訓練的效果進行評估,評估后可得到量化的數據,為進一步的訓練提高打下基礎。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偵查效果。包括截獲情報效果和數據融合效果2個三級指標。截獲情報效果考察部隊對抗訓練中情報收集獲取效果。數據融合效果則是存在多個數據源的原因,特別是進行協同訓練過程中多個部隊如何實現數據、情報共享。
②打擊效果。包括殲敵數、毀傷裝備數和打擊精確度3個三級指標。其中,打擊精確度主要是打擊數量與打擊彈藥消耗數量之比。
(3)合同作戰效果。考察整體的協同訓練效果,最終體現在合同作戰目標的實現上,也就是戰斗影響以及作用的實現(這里可以設置為藍軍力量或目標),將目標分為三類,重要目標、一般目標和次要目標。
①重要目標。對我作戰產生嚴重影響,如果無法打擊此目標,勢必造成我方戰術無法順利施展,所以必須重點打擊。
②一般目標。對我作戰產生較嚴重影響,不打擊將延誤戰機,增加作戰難度,所以也需要盡量打擊。
③次要目標。對我作戰產生較小影響的目標,打擊此目標有助于毀傷敵兵力,但同時也會影響作戰時間和效率,必要的時候應當進行取舍。
1.3 ? 權重確定方法
權重的確定方法有很多,如AHP方法、信息熵值法、環比法、PC-LINMAP藕合法等。這些方法各有優點,為了消除部分人為因素的影響,這里用組合權重法確定權重。設AHP方法得到第i個指標的權重為ωi,信息熵值法得到的權重為ωi′,組合權重法可由如下辦法確立:
2 ? ? ?基于灰色物元的評價模型
2.1 ? 灰色物元概述
物元分析是由蔡文教授創立的探討處理不相容問題的規律和方法的一套理論,其理論提出后被廣泛地運用于評價領域。灰色理論最早由鄧聚龍教授提出。所謂灰色系統,就是部分信息己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統。所謂灰元,就是以有序物元組:事物、特征、灰數白化值”作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記為?茌R。若用M表示事物,C表示事物的特征,表示與該事物特征相應的灰數白化值,則有。
2.2 ? 評價具體過程
(1)建立樣本矩陣,確定評估灰類
將效果等級劃分為4級,即差、一般、中、好,并分別賦值1、2、3、4分, 效果等級處于兩相鄰等級之間時,相應評分為1.5、2.5、3.5分。根據評估小組(p人)對某部隊協同訓練效果的二級指標進行評估的評價結果dij,得到其評價樣本矩陣D。
確定評估灰類就是確定評估灰類的等級數、灰類的灰數和灰數的白化函數。根據本文研究的實際情況,設定有4個評價灰類,設評估灰類的序號為e,e=1,2,3,4。通過確定灰類的白化函數,可將有限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處理,形成更豐富的信息。其相應的灰類的白化函數分為四類,如表1所示。
(2)計算二級效果指標值
3 ? ? ?實例分析
根據作戰想定,某部隊在演習中檢驗協同訓練效果。根據之前建立的指標體系,進行實例分析。通過聘請多位專家在演習現場對該部隊的訓練情況進行現場打分,并要求專家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獨立完成對演習部隊的現場檢驗和評估,獲取多位專家的打分數據后根據灰色物元法對專家的打分進行各個灰類的白化函數處理并根據式(b)~(l)進行計算。最后對各項指標所占的權重進行研究并按照式(a)的組合權重法確定數值。評價結果表明:某部隊該部隊協同訓練效果的最后得分為3. 229 ,處于中和好之間,并且偏向于中。
4 ? ? ?意見建議
通過對部隊協同訓練的研究發現,當前協同訓練還是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各兵種力量的融合效果一般、主攻和助攻力量協調效果較差、協同訓練不夠科學、基層對協同訓練重視不夠、協同科目設置不合理等。通過建立評價體系能夠有效地發現這些存在的問題,并為部隊協同訓練的效果提高打下基礎。但真正要提高協同訓練的效果還應當要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把實戰化訓練作為提高部隊協同訓練效果的基本途徑。當前各個國家都在適應信息化條件下的戰爭趨勢,并把信息化條件下的戰爭作為實戰化訓練的重點。比如美軍,就在研究太空及網電作戰力量與其他作戰力量的融合,并進行協同訓練。堅持實戰化標準,則必須考慮實戰化訓練中對協同訓練的要求,這是相輔相成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使部隊“能打勝仗”。
(2)堅持把信息技術作為提高部隊協同訓練效果的必要手段。采用虛擬現實及模擬仿真技術將部隊的協同訓練與信息技術實現融合,將有效打破時間、空間和地域限制,使協同訓練的組織能夠更廣泛的進行,同時還可以降低由于協同節奏不一致導致危險的發生,另外,也可以降低組織成本,提高投入與產出的效能比。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依托信息平臺建立協同訓練的指揮機構和健全相關的訓練法規和制度。
(3)堅持把對抗化訓練作為提高部隊協同訓練效果的終極方式。所謂“練為戰”就是要把戰爭作為訓練的終極目標,而對抗性訓練是最接近戰爭的訓練方式。要提高部隊協同訓練效果,首先要建設好協同訓練的訓練場地和設施,而且是盡量模擬真實復雜電磁環境和地形的戰場環境,讓部隊在模擬真實戰場中磨礪和提高協同訓練效果。其次,要建設好藍軍部隊,特別是要配好藍軍的武器裝備,盡量能接近想定中敵軍的配備。使我軍部隊能充分感受到實打實的作戰對象。最后還要建強導調隊伍,使導調更專業,使模擬對抗訓練的結果更公正,同時也使部隊明白自己的弱項和短板。
5 ? ? ?小 ? ?結
本文以部隊協同訓練效果為研究背景,建立相關的評價指標,又通過灰元理論,把各項指標作為灰元進行評價,又通過實例驗證,檢查此方法在部隊協同訓練效果評價的可行性,創新和豐富效果評價方法。最后,又對提高協同訓練的效果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對于部隊協同訓練效果的研究具有促進作用,期望能對新時期部隊訓練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意義的參考。
主要參考文獻
[1]霍雙龍,馬令行.人民軍隊軍事訓練轉變的歷史回顧及思考[J].軍事歷史,2013(3):21-25
[2]張杰,唐宏,蘇凱,等.效果評估方法研究[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
[3]胡杰民,孫曉民.信息化條件下實戰化聯合作戰協同訓練[J].國防科技,2014,35(5):5-7.
[4]杜澤海,薛磊.通信對抗裝備多平臺協同訓練效果評估[J].艦船電子對抗,2015,38(4):103-110.
[5]李彥彬,曹詡天,何小九,等.灰色物元分析法在導彈集裝箱運輸環境風險評估中的應用[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5(45):18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