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近幾年,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已成為高校教學熱點,許多高校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能力教育摸索。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一直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率先開展“2+1”跨專業制創新技能班。文章基于雙創人才培養的創新型教學方式,對教學實踐與效果進行了反思。
[關鍵詞] “2+1”雙創班;跨專業;教學反思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3. 097
[中圖分類號] G420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0)23- 0237- 03
1 ? ? ?背 ? ?景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帶動青年就業創業。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繼續加大職業培訓力度,提高就業創業的能力和職業轉換的能力”“繼續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因此為了加強當代大學生對知識經濟時代的適應能力,更快地促進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更好地響應國家對雙創教育的政策,各大高校紛紛掀起了雙創教育的熱潮,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已成為高校教學熱點,許多高校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能力教育摸索。
2 ? ? ?“2+1”雙創跨專業專班模式的實踐過程
(1)前期籌備階段
與外專業確定好學分置換渠道以及規則,進行宣講招生,組建班級。進行教具完善。
(2)實踐授課及效果調研、課程完善階段(2018年9月-2019年1月)
對第一屆“2+1”跨專業創新創業班進行課程授課實踐,創業項目打磨。完善課程教學設計,進行課程效果調研與改善。
(3)項目孵化及實踐成果撰寫階段
將班級創業項目進行進一步打磨孵化跟蹤,推動落地或入駐孵化園。撰寫相關成果論文撰寫與總結匯報。
(4)課程實踐、完善及項目孵化
對第二屆“2+1”跨專業創新創業班進行課程授課實踐,創業項目打磨,總結經驗,完善學分置換方案,完善課程設計。
3 ? ? ?“2+1”雙創跨專業專班模式的教學價值
3.1 ? 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重要戰略,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
“2+1”創新創業班是全國高職院校第一個跨專業、整模塊、整學年學分置換的創新創業班。多專業學生交叉、自主報名,前兩年學習專業,最后一年加入創新創業班,整體進行學分試點置換,真實項目訓練,教研創產融通,教創孵投四位一體。
3.2 ? 推動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材體系的成熟與新教育模式的形成
本項目對創業教育課程進行創新性開發,進行采用創業模擬畫紙為道具進行啟發式教學,促進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將雙創教育真正做到實用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創業精神,訓練學生從構思項目、團隊分工到運作項目的思維模式,促進學生理解并經歷創業從想法到落地的全過程,不斷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創新能力、創業意識以及對企業與經營的思維能力和基礎運營能力。
3.3 ? 促進專創融合,真正實現教創孵投
“2+1”創業班以“專創融合、教創孵投”滲透式為理念,促進真實項目的形成,對真實項目進行訓練,促進項目的落地孵化,推動創新創業教學新模式的形成。
4 ? ? ?基于原型啟發式教材的“2+1”雙創專班人才培養模式特色
(1)自主研發以“蟻米模型”為核心的創業教育課程。開發一套畫紙模式的教學道具,促進啟發式教學模式的形成,填補了創業教育課程內容上的空白,完善了啟發式教學內容體系,并實現以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畫紙為課堂載體完成理論知識學習的課堂形式。幫助學生實現創業知識的遞進式與情景式的學習;
(2)以特創營課程為主體,專業課程與孵化園為兩翼的雙創課程模式。特創營課程知識與專業課相結合。專業課程是學科專業的基礎,特創營是創業實訓,專業課程建立在“已知假設”上,特創營課程建立在“自我尋知”上。專業課程在知識體系上與雙創教育相融合,孵化園在實踐中為雙創教育服務,實現了“教、孵”對“創”的兩翼作用;
(3)啟發式的雙創教學模式,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角度出發,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從基礎知識到高階知識的教學工具包,包括詳細的授課說明、PPT課件、遞進式原型畫紙、知識點拓展參考、畫紙說明等。便于該課程內容的推廣與復制;
(4)教創孵投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教孵創投一體化實施模型里的“教”是指專業課程內容;“孵”指孵化園對項目的孵化;“創”是指自主研發的特創營原型啟發式雙創教育課程;“投”是指對項目的投資,對校企合作方式的實踐。“2+1”雙創專班建立在兩年專業知識學習基礎上,實行自愿式1年創業專業教育學習與項目打磨,推動項目孵化落地;
(5)特創營課程知識與專業課相結合。專業課程是學科專業的基礎,特創營是創業實訓,專業課程建立在“已知假設”上,特創營課程建立在“自我尋知”上。專業課程在知識體系上與雙創教育相融合,孵化園在實踐中為雙創教育服務,實現了“教、孵”對“創”的兩翼作用;
(6)采用原型啟發式教學打磨項目每個模塊都會有相應的教學道具——畫紙(如圖1所示),結合團隊項目以及創業教學理論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教學,幫助學生從源頭進行梳理,層層遞進,每個知識點模塊之間相互關聯,通過畫紙這一教學工具將整個創業過程各模塊串成一條線,遞進式情景式地啟發與訓練學生從構思項目、團隊分工、運作項目的思維模式,促進學生理解并經歷創業從想法到落地的全過程。在創業課程中涵蓋了從創業基本知識到創業課程理論再到創業實踐,對學生項目進行一對一導師制的打磨。采用“主講+導師”的師資團隊模式,實行對團隊一對一的輔導與項目跟蹤。這樣有助于導師對項目的全面把控,確保每個項目團隊都能得到有效的跟蹤與打磨。大畫紙、便利貼等多樣化的教學工具的使用,改變了以往枯燥的講讀課程模式,將課程理論知識落于實踐。
5 ? ? ?基于“2+1”雙創跨專業專班模式的教學反思
5.1 ? 基于該教學模式的反思
5.1.1 ? 進一步完善學分置換渠道
從學校教務層面完善外專業與創業專業在該課程的學分置換,真正做到學生交換無顧慮,消除學生的后顧之憂。
5.1.2 ? 進一步豐富創業課程教學形式
置換跨專業學生往往面對的是有創業項目或有創業想法的學生,教學形式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創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應該能夠推動他們創業項目或創業想法的落地孵化,提高學生的創業激情。
5.1.3 ? 進一步合理化人才培養模式
作為全國第一個跨專業、整模塊,兩年專業學習,一年創業學習的創業專班,應該根據現代社會對創新創業人才需求的新趨勢,結合“專創融合,教創孵投”的理念與實踐經驗,在現有創新創業知識與經驗沉淀下,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上具有一定創新性與首創性。
5.1.4 ? 進一步完善創業課程體系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采用的課程仍然是以理論為主,采用的教材更多也是聚焦在理論知識層面,對于具有真實項目或是創業想法的學生,這些理論知識往往不夠,更多需要針對性的實操,因此如何更好地促進創業項目打磨,更好地貫徹“專創融合”“教創孵投”,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創業課程體系。
5.2 ? 對該教學模式的改進措施
5.2.1 ? 改革學分置換制度
從學校教務層面對學生學分置換渠道進行打通,實現學生無障礙學分置換,打包式置換學分。順利拿到學分的學生頒發相關結業證書,學分的置換不影響學生原專業畢業證書的拿取。完善相應的激勵機制,對于置換學生有成果輸出者給予一定實際意義的獎勵,消除學生覺得置換一年荒廢前兩年專業知識的顧慮。
5.2.2 ? 完善創業課程體系,豐富授課教學形式
(1)采用原型啟發式教育法。每個模塊都會有相應的教學道具——畫紙結合團隊項目以及創業教學理論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教學,幫助學生從源頭進行梳理,層層遞進,每個知識點模塊之間相互關聯,通過畫紙這一教學工具將整個創業過程各模塊串成一條線,遞進式情景式地啟發與訓練學生從構思項目、團隊分工、運作項目的思維模式,促進學生理解并經歷創業從想法到落地的全過程。
(2)采用成果導向教育法。在創業課程中涵蓋了從創業基本知識到創業課程理論再到創業實踐,對學生項目進行一對一導師制的打磨。采用“主講+導師”的師資團隊模式,實行對團隊一對一的輔導與項目跟蹤。這樣有助于導師對項目的全面把控,確保每個項目團隊都能得到有效的跟蹤與打磨。大畫紙、便利貼等多樣化的教學工具的使用,改變了以往枯燥的講讀課程模式,將課程理論知識落于實踐。
畫紙是創業課程內容的主要載體,結合項目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對項目的思考。每個模塊的內容都有數量不等的畫紙,每張畫紙承載不同的內容,畫紙之間層層遞進,一步步引導學生對項目該塊內容的思考與打磨,最終確定相應的內容。
(3)課程教學模式新型務實。該創業課程體系本著雙建設、雙融合的教學導向理念,對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創業精神具有積極的作用,采用畫紙,原型啟發式的新型教學方式,對于促進學生實現項目從理論到落地的過程具有關鍵作用,有效便捷地實現專業知識與能力訓練的深化拓展。
主要參考文獻
[1]亞歷山大·奧斯特瓦德. 價值主張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2]劉雋,陳宏.雙創教育中遞進式、工具式教學模式探討[J].西部論叢,2018 (9):115.
[3]劉雋,張錦喜.芻議教孵創投一體化模型在雙創教育中的應用[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6(42):28.